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征文 >> 【鬼故事】【山河】 西海子金库(微小说)

编辑推荐 【鬼故事】【山河】 西海子金库(微小说)


作者:吴金泉 布衣,469.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3发表时间:2020-07-25 07:39:22

很久以前,北庭西海子边上来了一对逃荒的夫妇,他们起早贪黑,砍伐树木,在荒无人烟的荒滩搭起了一座小窝棚居住下来。两口子在窝棚周围刨去一人多高的蒿草,开出了一块油黑肥沃的土地。夫妇将那块土地整平,种上小麦、玉米,留出一块地种了西瓜。
   男人是个中年汉子,叫刘林,为人忠厚老实,非常勤奋。女人叫翠花,性格开朗,勤俭持家。两口子恩恩爱爱,配合默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那片土地。他们种的小麦和玉米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那块西瓜也扯秧、开花、结果,时日不多,地里便摆满了青翠、碧绿的小西瓜。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云游僧人,在他们的瓜田边转了几圈,突然指着一个拳头大、长得奇形怪状的瓜对刘林说:“施主,请将此瓜卖给老僧如何?”
   刘林和翠花十分惊奇。心想:“瓜还没长大,怎能出卖?”
   和尚看出了他们的心事,笑嘻嘻地说:“施主放心,我不是现在要买,而是百日之后。这瓜让它再长一百天。等百天瓜熟蒂落时我来取。请施主务必精心护理。”说罢,给刘林付了十两银子就走了。
   刘林看和尚对这个怪瓜如此上心看重,心知有异。但,一个西瓜又能给和尚带来什么好运呢?他在心中暗想:“真是个傻和尚,拿着银子不当钱。”但和尚即然已出钱买了此瓜,自己就得精心看护,绝不能让此瓜出任何差错。于是,他们便精心地伺候这个瓜,并留心观察这个瓜有什么变化,究竟和别的瓜有什么不同。说也奇怪,这个瓜稍长大点便显出和别的瓜不同了。它长得四四方方,大得出奇,快到成熟期足有二、三十斤。在那块碧绿的瓜田分外惹眼,来瓜地的人远远便能看到它,并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刘林扯了一些瓜秧盖在方瓜的四周,他很担心这瓜如此显眼,不要让谁惦记上了。
   后堡子有一闲汉叫黄三,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一日看刘林在后堡子集市上卖瓜,便凑上前去和刘林搭话套近乎,一番闲言后,他便得知这个西瓜原来是在本地种的。黄三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西瓜,对西瓜大加赞赏,并招呼乡邻前来购买。刘林收摊后,黄三便随刘林来到西海子,准备买两个大瓜回去。反正他闲来无事,一边看风景,一边到瓜园再骗吃一肚子便宜瓜。
   黄三在瓜园转了一圈,一眼便发现了那个怪瓜。他好奇地望着瓜园,不由地惊叹道:“咦!还真奇怪了。你的瓜园怎么长出了一个方瓜?这样的瓜不要说没见过,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不知这瓜有什么特别的?我要买它。”
   刘林急了。慌急中对他说了实话:“这瓜拳头大的时候便被一个和尚买下了。他已付了银子,再不能卖给别人了。”
   黄三不屑地说:“和尚买下了?那这个瓜更神奇了,说不定吃上它能长生不老呢!和尚可是精通长生不老之术的人,有先见之明。别等和尚了,我们一块把它吃了,你、我不就都变成神仙了。哈哈哈……”
   刘林吓坏了。连说:“不行。不行。我把和尚给的银子都花了,他来了没有瓜,我拿什么还他的银子啊!”
   黄三鼻子一哼,显出一付无赖相,愤愤地说:“好心买你的瓜,你却不卖。只怕那天这个瓜就不见了。你可要看好了。”
   黄三气呼呼地走了。边走边说:“你可要看好了呀!哈哈哈哈。”
   这下,可给中年夫妇种下了心病。他们只从黄三走了以后,便担心起这只瓜,将那个方瓜一天看三遍,摸三遍,生怕不慎被黄三偷去。瓜长得越大,他们越担心。最后,夫妇俩干脆昼夜轮班守护在方瓜旁边,生怕这个方瓜有什么闪失。
   到了九十九天,夫妇俩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刘林说:“是不是要出什么事了,我的心中像被什么挠了似的。”
   翠花说:“我的心里也急得很,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
   刘林想到了黄三。他今天看到有个人影在瓜地边一闪,背影很象黄三。担忧地说:“难道,是这个西瓜要出事?”
   翠花满脸忧愁,脸上布满了阴云。她轻声说:“就剩最后一天了,如果西瓜出了事,明天和尚来,我们给他咋交待啊?银子被我们花了,我们拿什么赔他呀?”
   刘林说:“明天就一百天了,我们把瓜摘下来,扛回窝棚藏起来。横竖只一夜了,何必让人担心受怕呢?”翠花也同意这么做。
   于是,夫妇俩就把这个怪瓜摘下来,抬到窝棚放在床下,又把床下用一些东西堵了起来。而后,他们一眼不眨,在窝棚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和尚果然来了。一看夫妇俩把瓜摘下来了,后悔不迭地说:“施主啊,凡事都有个定数。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唉,还是缘分不到啊!施主,请随我来。”他让刘林搬上一个小桌,自己轻轻地抱起西瓜,领他们一起来到西海子边上,将瓜放在小桌上。
   西海子其实不大,只是一个小池塘,方园不到百米。池塘下边有泉,便在那块洼地形成了一个水池,常年汪积着一池清幽幽的泉水。水从北边的一块洼地流出,把池塘下边冲刷出一条小渠,便顺着小渠流进了下边的田地。和尚在池塘边摆放好小桌,将瓜放在桌上,然后盘腿坐下。只见他双手合什,眼睛微闭,口中默诵着经文。默念了一会儿,和尚猛然睁开双眼,举起右掌,对准西瓜十字交叉地连劈两掌,那只方瓜便分成了四瓣,却是黄籽黄瓤,透出一丝粉红色。和尚拿起一瓣,向西海子扔去,刹时,平静的水面像开了锅的水翻腾起来,掀起了一股股浪涛。和尚又扔进了第二瓣。西海子水顷刻像被刀切过了一般向两边分开,中间闪出一道深沟,而两侧则出现了两道陡立的水墙。紧接着,和尚又扔进了第三瓣西瓜。两道水墙的深沟露出了一座红漆大门,大门上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锁。铜锁闪耀出一股金光,直刺人的眼睛。和尚扔进了最后一瓣西瓜。两扇大门徐徐启动,从门缝里闪出一朿刺眼的金光,直刺的他们眼睛生疼。
   原来,大门里珍藏着闪光的金子和珠宝啊!中年夫妇正看得入神,突然,两扇大门停止不动了。紧接着又缓缓合拢起来。那两道水墙也如海水退潮般合围在一起,水面顿时恢复了原样,一平如镜。那两扇红漆大门最终没被打开。和尚高念一声:“阿弥陀佛。施主啊,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们提前摘瓜的原因。啥事都有因果。唉,真是功亏一篑啊!”和尚无奈地摇着头,叹息着走了。中年夫妇呆愣在西海子边,望着平静下来的水面,追悔莫及。
   此后,这对夫妇仍然年年种瓜,祈求好运再次降临。但瓜园里再也没有长出那种四四方方的怪瓜。而他们的庄稼却连年丰收,使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共 24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海子金库》是吴金泉老师即将推出的北庭传奇故事的另一篇。讲述的是北庭西海子边上刘林翠花夫妇种植西瓜,卖西瓜的传奇故事。话说,刘林翠花夫妇种了一块西瓜地,时日不多,地里便摆满了青翠、碧绿的小西瓜。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云游僧人,在他们的瓜田边转了几圈,突然指着一个拳头大、长得奇形怪状的瓜,要买此瓜,并预付了十两银子,约定百日后来取。他们夫妇精心务弄这个瓜,并留心观察此瓜有何异同。这瓜稍微长大,就与众不同了。四四方方,大的出奇。刘林扯了一些瓜秧盖在方瓜的一转,他很担心这瓜如此显眼,不要让谁惦记上了。后堡子有一闲汉叫黄三,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黄三从没有吃过这么这么甜的西瓜,并招呼乡邻去刘林的瓜地去购买。黄三在瓜地转一圈,一眼就发现了那个方瓜。黄三立即表示要买,刘林急了,赶紧说了和尚已经预付了银子。黄三建议他和刘林把这个方瓜吃了,和尚精通长生不老之术,他看上的西瓜,有先见之明。刘林不同意。黄三威胁刘林可要看好了。这下把刘林夫妇落下了心病。将那个方瓜一天看三遍,摸三遍,生怕不慎被黄三偷去。瓜长得越大,他们越担心。最后,夫妇俩干脆昼夜轮班守护在方瓜旁边,生怕这个方瓜有什么闪失。就剩最后一天了。他们决定把瓜摘了抱回家。第二天一早,和尚果然来了。和尚后悔不迭,让他俩抱着西瓜随他来到西海子边上。和尚在池塘边摆放好小桌,将瓜放在桌上,然后盘腿坐下。只见他双手合什,眼睛微闭,口中默诵着经文。默念了一会儿,然后用右掌劈开西瓜,方瓜分成了四瓣,和尚拿起一瓣,向西海子扔去,刹时,平静的水面象开了锅的水翻腾起来,掀起了一股股浪涛。和尚又扔进了第二瓣。西海子水顷刻象被刀切过了一般向两边分开,中间闪出一道深沟,而两侧则出现了两道陡立的水墙。紧接着,和尚又扔进了第三瓣西瓜。两道水墙的深沟露出了一座红漆大门,大门上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锁。铜锁闪耀出一股金光,直刺人的眼睛。和尚扔进了最后一瓣西瓜。两扇大门徐徐启动,从门缝里闪出一朿刺眼的金光,直刺的他们眼睛生疼。原来,大门里珍藏着闪光的金子和珠宝啊!突然,两扇大门停止不动了。紧接着又缓缓合拢起来。和尚给他们讲解了原委,刘林夫妇追悔莫及。此后,这对夫妇仍然年年种瓜,祈求好运再次降临。但瓜园里再也没有长出那种四四方方的怪瓜。而他们的庄稼却连年丰收,使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小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生动有趣。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07-25 07:40:09
  感谢吴金泉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07-25 07:48:22
  您的北庭传奇故事开始精彩了。期待欣赏。o(* ̄︶ ̄*)o
极冰
3 楼        文友:极冰        2020-07-25 07:51:12
  其实刘林夫妇也是怕方瓜有个闪失。好心办了坏事,倒不是不守信用。只不过形成了不守信用的后果。却坚持了表象的守信用。百日如数交付了方瓜。成长差了一日。遗憾!o(╥﹏╥)o
极冰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7-25 07:53:06
  “此后,这对夫妇仍然年年种瓜,祈求好运再次降临。但瓜园里再也没有长出那种四四方方的怪瓜。而他们的庄稼却连年丰收,使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也许这才是和尚的终极目标。o(* ̄︶ ̄*)o问好!再次感谢老师赐稿!o(* ̄︶ ̄*)o
极冰
5 楼        文友:吴金泉        2020-07-25 08:52:00
  感谢极冰老师精彩的编按与点评!
6 楼        文友:吴金泉        2020-07-25 09:07:33
  北庭,新疆天山北麓早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唐代武则天曾在此设北庭大都护府,雄踞天山,管辖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是新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北庭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景色如画。在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无数仁人志士、守边将士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建功立业,无数封疆大吏、文人墨客曾亲历北庭故城,挥豪泼墨、激扬文字、咏物舒怀,留下了豪情飞扬的诗词歌赋,成就了边塞诗的独特风韵及绚丽的华章,成为西域文化的宝贵财富,形成了厚重的北庭文化,源远流长。
   古往今来,以北庭这块古老的土地为中心,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犹以东汉疏勒城守将耿恭和唐代北庭守将高仙芝、封常清为代表人物,开创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先河,他们的事迹可昭日月,气壮山河,谱写出了留芳后世的不朽篇章。还有不畏艰难,奔赴西域,为北庭写下不朽诗篇的岑参,记录北庭发展和演变的王延德。这里,有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故事,有经济商贸往来的动人传说,有著名历史人物的足迹和文学作品,还有历朝历代遗留下的宝贵遗址。悠久的北庭历史,灿烂的文化长河,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给北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深入挖掘与延伸的宝贵资源。挖掘整理历史遗迹,让历史的遗留重放光茫,对当代和今后北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间故事是文学殿堂一块富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化瑰宝,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传承价值。特别是盛唐时期的北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它在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重新展现北庭的历史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将封尘的历史面目展示给世人,通过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北庭的古今,从而起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在反映各个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对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北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致力于挖掘、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存,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把那些精彩的民间传说改编成故事,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使生长在这块土地的人们能够更多的了解历史和北庭文化,让北庭文化和北庭人的精神走出吉木萨尔,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北庭传奇故事、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