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药锅子,一朵墨色的花儿(散文)

精品 【八一】药锅子,一朵墨色的花儿(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03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12发表时间:2020-07-25 11:03:22

【八一】药锅子,一朵墨色的花儿(散文)
   这是谁家呀?小庭院里,最早升起烟火,那些花草也早早醒来,盛开着,鲜艳,翠绿。再细细一看,就看到了,烟熏火燎,药香缭绕。最显眼的,就是那只药锅子,仿佛一团最大的墨色花儿开在当庭的灶上。那药锅子,就它夺目,就它耀眼,把所有花儿草儿都给比下去了。虽被熏得烟色斑斑,乌漆墨黑,可是小庭院子因它而飘着草药独有的香气,缕缕袭人。
   这药锅子被一位母亲守着一个早晨。那母亲好似守着一宝似的,一刻也不离开药锅子,一会儿揭开盖子看看,一会儿用木筷子翻动几下,再盖上盖子。那位母亲也一刻不离地盯着那只药锅子,她总是低着头,弯着腰,前刘海遮着半个脸儿,汗水在额头晶晶亮,珍珠儿似的。每一抬头,她就会向屋子里望一望,自语道:“这孩子,起来了吗?药就要煎好了,不趁热喝,药效就减了。”
   不用说了,这儿就是我家。那位母亲就是我最慈祥最善良的母亲,也是最勤劳最漂亮的母亲。母亲口里说的孩子,就是我。那煎的药是给我煎的。悄悄地说一下,那药可苦了!实在是难喝极了,我一点也不想喝。
   其实,我早就醒了,只是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我也早就闻到药香了,一缕缕飘散在我家小庭院里,也飘散到窗前,直往我的鼻子里钻。说来习以为常了,走进我家庭院,若是没有这药香,还以为走错了门。
   我还没学会吃饭时,就开始吃这药喝那药了。每天给我煎药,是母亲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母亲一早起来,什么也顾不上去做,就先将药给我煎好。这药,我不感兴趣,又很抵触,让我感兴趣的是煎熬药的那只药锅子。我每次看到它,就会疑心这只药锅子准是三寸金莲的姥姥,或者姥姥的姥姥传不来的。
   这只药锅子,是我姥姥从老家给送来的。那时候,我刚出生不久,小孩子什么也做不了主。我真心不愿喝中药,可是,自己说了也不算,都是姥姥和母亲做主给我喝的。那时,当姥姥得知我生病身体弱时,她没有灰心,就像我母亲一样的坚信,只要肯喝苦药,苦水喝尽了,什么病都能医好。于是,姥姥毫不犹豫将这只药锅子找了出来,不远万里巴巴地送来,还悄悄地对我母亲说:“闺女呀,亲闺女呀,别不听娘的!这只药锅子,不知医好了多少人的病呀!咱家搬过好多少次家,也不知砸过多少东西,又丢失过多少东西,可是,就是它不声不响的,一直跟随着咱们家。”
   母亲说:“娘,我记得我小时候,娘就用这药锅子给我奶奶煎药喝的。奶奶长寿,活到九十多岁的高龄,说不定就与这药锅子有关。我知道,这药锅子,太好了!”
   姥姥听了面带笑容地说:“可不是嘛!我一嫁给你爹,咱们家就有这只药锅子,也不知道上几辈子了,家门里有人开过药铺子的。呵呵!开药铺子好呀,给人医病,现在不是说救死扶伤吗?行医积善积德,好呀!”
  
   二
   母亲和姥姥说话,那时我不懂。我慢慢长大,她们经常说,我就渐渐记住了。我记得姥姥说过,一个村子里没有几户人家有药锅子,一般都是借着使用。只要一个村子里有一两家有了,别的人家就不会再去买,直到用坏了。除非有的人家是急等着用,才会再去买的。
   想到此,我眼前就会出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比我姥姥还要老的姥姥。她穿着藏青大襟衣服,白色衬领子,挽着高高发髻,簪着银簪子,闪闪发亮,越加显得干净利索、亲切和蔼;她必定是三寸金莲的小脚,端着药锅子一步步向我走来,口里说着和我姥姥一样一样的话语:“恨病吃苦药,黛玉你给我记着呀,中药医病好着呢!没有副作用,见效也快。”
   这人绝对不是我姥姥,或许,是母亲奶奶的奶奶。她就有这么老,老得不仅掉了牙,而且老眼昏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喘着粗气。但是,她的记忆依旧好,身子骨也算是硬朗,还能煎药,这不是给自己喝,而是给上门来医病的。说不定,老老姥爷家里开着药铺。每日里,背对着一排药厨子,穿着长衫,戴着圆圆的一副老旧的小眼镜,瘦骨嶙峋,却是精神矍铄。只见他左手持戥杆,用拇指和掌心扣住砣弦以固定戥砣,空出右手来取药放入戥盘,并根据需求称量选择头毫或后毫,然后提起称毫,再将戥杆举至与双目平齐,左手将砣弦移至欲称量的戥星刻度上,放开左手并检视平衡,称出所需的药,慢慢地将一份一份草药放到草纸上。称完了,再一份一份地包起来,并用以麻绳儿捆起来,打个结,递给来人,嘱咐如何煎药,如何服用。注意事项一一说完了,来医病的人就起身,由人搀扶着,出门回家,按着医嘱去煎药服药去了。
   当然,必定有不拿回去的,就在这里用药锅子煎好了。有的拿着煎好的药回去服用,或是就在这药品铺子里住下,边吃药边诊治。不知多少次,这只药锅子被三寸金莲儿的小脚姥姥的姥姥端着来来回回,烟火缭绕之中,药气氤氲着……
   那药味十足的香,只是很少人喜欢这味道的。
   我正在胡思乱想,找寻着药锅子的来历,就听母亲冲着屋里喊我:“黛玉,快起来了,药已经煎好了,趁热喝了,好吃早饭。”
   这声音,我早已习惯了,前面我不是早就说了嘛!我一出生就开始喝药,也就有了那只药锅子。而这药锅子,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姥姥给拿来的。
   三
   我一出生,医生一看到我,就连连摇叹气说:“唉,这孩子生得倒是挺可爱的,虽很讨人喜欢,可是这病不好医呀……”
   姥姥听说后,二话没说,就将老家里的那只药锅子送来了。姥姥劝我母亲说:“黛玉妈,你别听医生吓唬你,没有医不好的病,咱家里这药锅子给多少人都医好了,要说咱黛玉,没问题,煎上几次药吃了,就好了。”
   药锅子时常有人家借用,关于药锅子的说道还真挺多的。姥姥说,药锅子在用之前,要好好刷几遍,还要在熬药前烧开水撒一捏子麦子面溢一下子,说是可以化解了先前熬的药性。
   煎好药后,药锅子里的药渣子,也有说道的。那最后熬完的药渣子,是不能随便倒掉的,须在天亮前无人影时倒在十字路口,让匆忙的脚无意间踩踏,疾病方才痊愈。还说,这可是老中医药方之外的药方,药效之外的药效。
   姥姥经常来我家,我一直在吃药。姥姥还特意嘱咐说:“要是有一天,咱家去借别人家的药锅子用,还的时候,也有说道。还药锅子,是绝不能空锅子,否则,这等于把疫病带给人家,遭埋怨甚至挨骂都无理可辩的。约定俗成,空锅子里要放一把麦粒子,最好放一枚硬币,也就什么都破解了。”
   姥姥说,说一千道一万的,最关键的还是这熬药有大学问,用水用火都要注意。用水,要用质地清洁透明、符合饮用标准的水;用火,要掌握火候,该用武火用武火,该用文火用文火。而且,还要不停搅拌,既不能搅拌太勤,也不能太懒,一般五分钟搅拌一次为宜。
   或许,真的是恨病吃苦药吧!我虽然很讨厌中药的苦,还有那味道,实在是闻着就受不了。但是,我仍然坚持喝下去,毫不含糊的,只要母亲端到我面前,说一句:“黛玉,快喝了,趁着热有疗效。”我就端起来,憋一口气,咕嘟咕嘟喝下去,没有半丝惧色。
   现在我的身体没有一点疾病的影子了,姥姥也早已不在了,而那只药锅子,更是早已不知哪里去了,或许早在穿借中香消玉殒了。可是,想起它来,满是怀念,更是思念姥姥,还有我那亲亲的母亲,也不知为我熬了多少苦药。为医我病,可以说想尽一切办法,求尽世间药方。
   夜晚,做梦,我竟然又一次梦见那药锅子,梦见了三寸金莲的小脚姥姥,袅娜向我走来。那步摇轻颤,环佩脆响,好美,好温暖,好亲切。
   醒来时,不禁又想起姥姥和母亲,就喊了一声:“姥姥。”没有回声,我就又说了一句:“妈,好久没有熬药了,不如把那只药锅子找出来熬粥喝,咋样?”
   “不知道是借出去了没还回来,还是早已打碎了。你身体好了,药锅子早就不用了。你这一说,好久没见到那只药锅子了,看来它是穿着三寸金莲走远了!”仿佛间听到母亲,在轻声地说着。
   不知为什么,我竟然一下子流出泪来,默默地在心里低语:“亲亲的姥姥,香香的药锅,黛玉,想您了,知道不?”
  

共 31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姥姥的亲情散文。开篇描述了小院的一个清早,小院里最显眼飘香的不是花草,而是那只药锅子。药锅子,顾名思义,煮药所用。“这药锅子被一位母亲守着一个早晨了”,“那位母亲一刻也不离眼地盯着那只药锅子”,“这孩子,起来了吗?药就要煎好了,不趁热喝,药效就减了。”从中不难看出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爱。这只药锅子,是姥姥从老家给送来的,也不知道用了几辈子了,其意透着呵护着几代人的健康,而我小从就在这种呵护之下。想起药锅子,就会想起三寸金莲儿的姥姥。当初,自己一出生,身体就不好,医生怕病不好医,而姥姥却坚信用自家的药锅子,身体一定会好走来。就这样,通过姥姥的传教和母亲的用心,自己的身体变得好起来……文章如叙家常,娓娓道来,简练流畅,情感饱满。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0-07-25 11:09:38
  一篇回忆姥姥的亲情散文,文章如叙家常,娓娓道来,简练流畅,情感饱满。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回复1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25 15:54:23
  感谢墨林老师编审,辛苦您了,问好老师,葳蕤敬茶!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0-07-25 11:44:57
  一篇不落俗套的美文,引人入胜又有血有肉。
回复2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25 15:55:05
  感谢老师留评,问好老师,葳蕤敬茶!
3 楼        文友:溪水一石        2020-07-25 12:37:43
  好文章。作者把对姥姥的怀念,以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用叙写常熬中药的药锅子来表现,有创意。文字也优美,读着感到愉悦,同时又获知当地的一些民俗习惯。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25 15:55:49
  感谢老师留评,问好老师,葳蕤敬茶!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7-25 15:41:11
  丢失的药锅子,出现在梦中。曾经的母爱,一直记心间。药锅子,承载着姥姥和母亲对孩子的爱,那三寸金莲的姥姥与药锅子连在一起,成就了老师的这篇精彩美文。感谢分享,珊瑚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遥祝夏祺,并祝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4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25 15:56:49
  感谢珊瑚老师留评,问好老师,葳蕤敬茶!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7-25 17:44:22
  表达自然而然,情深意浓,细腻传神,生动有趣。药锅子里的药飘着香气,但不好喝。良药苦口,身体最终好了,让人欣慰。好文章共赏!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26 07:36:35
  感谢云彩老师留评,问好老师,周末愉快!
6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20-07-28 08:24:22
  散文里有故事,有亲情,读起来轻松自然。
红袖揽叶
回复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8-01 21:51:16
   感谢红袖老师点评,问好老师,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