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日军的狂轰滥炸与萧红之死(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日军的狂轰滥炸与萧红之死(散文)


作者:修成国 童生,95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6发表时间:2020-07-25 18:43:42
摘要:文章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害著名作家萧红的罪恶行径

最早知道萧红,是1980年春天阅读了《呼兰河传》以后,不仅被她那朴素、美丽、明朗的创作风格所吸引,更为她描写的呼兰河畔与我的家乡松嫩平原小村有着极其相像的风土人情所感染。同时,了解到萧红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还是一个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后来,又于1983年读到一本《萧红散文选集》,从萧红的那些近乎自述的散文中对她的身世和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得到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认可和热情的帮助,并于1936年6月作为发起人之一,与鲁迅、巴金、茅盾、曹禺、萧军、胡风等42位作家首批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呼吁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联合起来。随着日月的挪移,又知道萧红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以及大量的散文等其它文学作品,总量达百万字之多,令人佩服不已。唯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个才女的人生仅仅走了31年的历程,正值青春年华正值创作的旺盛时期便早早逝去了。
   最近,购到一本由袁权女士著,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萧红全传——从呼兰河到浅水湾》,于是便怀着对文学前辈萧红的崇敬心理,于三伏天里迅速拜读完了这部近24万字的作品,在对萧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景慕的同时,不由得在胸中燃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和愤恨。从阅读中了解到,萧红的疾病所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导致英年早逝,正是日本侵略者对香港的疯狂轰炸造成的,对萧红的死,日本侵略者难辞其咎。
   萧红生于1911年6月1日,在萧红20岁的时候即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便在中国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我国东北并把东北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还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从此,萧红和所有的东北人民一样,成了亡国奴。也正是从这时开始,萧红便开始了她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1934年6月,萧红离开了哈尔滨去往青岛,她在青岛居住不到5个月,因掩护她的青岛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她只得又“重做逋客生涯,逃离而去。”1934年萧红去了上海,在上海,她在衣食住无着的情况下,得到了鲁迅先生的信任和帮助,得以安顿下来。在鲁迅的指导和鼓励下,萧红的文学创作继1933年之后,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她在上海居住不到3年时间,1937年,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之战烽烟燃起,国民党政府迁到武汉,这年10月,萧红被迫撤到武汉。在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下,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又被迫离开武汉,去往山西临汾以李公朴任副校长的民族革命大学,决心为抗战出力。在那里,萧红结识了李公朴、丁玲等,同时和端木蕻良、田间、艾青和聂绀弩等人一起,开展了丰富的抗战文化活动。之后,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和战事的变化,她们又运城又西安又重庆,一年之内被折腾多次。1938年9月,她到了战时陪都重庆,在那里也是又城里又乡下,又江津又北碚,还是被日本飞机的轰炸搅闹的不得安宁。尽管如此,萧红还是日以继夜地从事着文学创作和爱国的文化活动。在萧红看来,虽然自己没有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作战,但是,自己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抗日。正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硝烟的摧折下,在躲避日本侵略者战火的频频逃离中,在繁重的文学创作和抗战文化工作操劳中,萧红的身体日益衰弱。
   为了躲避日军不停的轰炸,1940年1月,萧红离开重庆来到香港,在香港稍微安定的环境里,萧红以顽强的毅力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作品,并和茅盾、戴望舒、黄苗子、叶浅予、蔡楚生、徐迟等文化群英开展了纪念鲁迅先生六十诞辰等一系列抗日爱国的文化活动。到了1942年的1月,萧红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咳嗽、心悸、气短、失眠,经检查,萧红患的是肺病。这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的铁蹄踏进了香港,连日不停地对香港进行狂轰滥炸,不久,香港沦陷。这对于病中的萧红,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日军轰炸,当时连走路都很困难的萧红,只能被迫从居住的酒店撤出,藏到偏僻的山里。1942年1月12日,萧红病情恶化,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她被安排住进私人的跑马地养和医院,手术后,萧红喉中插入金属管,无法说话,又时时高烧不退。后又转到玛丽医院,可玛丽医院被日军接管,无奈萧红又被转到一家法国医院,可是,这家法国医院随即又被日军军管,萧红又被赶了出来。至此,萧红已经陷入了无医无药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有其丈夫端木蕻良的照顾,有当时在香港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的帮助,有当时在香港的大陆作家和文化人士骆宾基、柳亚子、于毅夫等人的竭力关照,怎奈时势所迫,无力回天,仅仅10天的时间,1942年1月22日,萧红便停止了年轻的生命,年仅31岁。读到这里,我们说,萧红固然是有病,但是,如果不是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和狂轰滥炸,如果不是日本香港侵略者对香港医疗机构的强行霸占,如果不是日本侵略者对病中萧红的一次又一次的残酷的驱赶,萧红的病应该会有个很好的治疗,甚或会有个根本的好转,怎么也不至于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逝去的,怎么也不会在那样的一个年龄段上就殒身的。因此说,萧红的死,日本侵略者难辞其咎,是完全有根据地的,是完全合乎事实情理的。
   在举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阅读《萧红全传——从呼兰河到浅水湾》,缅怀这位令人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时候,特别是在痛惜她英年早逝成为中国文坛一大憾事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从内心里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然而,更让人愤怒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举世皆知的历史事实,日本的现任领导人居然矢口否认,并且对被他们伤害过的中国和亚洲人民拒不道歉,同时,还蓄意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企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重蹈侵略战争的覆辙,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共 23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品读散文;日本的狂轰乱炸与萧红之死 作品充满对英年早逝的青年作家萧红扼腕叹息,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文官提笔安天下,武将拔刀定乾坤”文人一支笔,远胜千军万马,她对国人苦口婆心的教化,对执政者执迷开悟,起到很好很超前的作用,她社会的舆论工具,规范人心,鼓舞人心,为保卫家国摇旗呐喊。三十一岁的作家 萧红 正值大好年华,被日寇的狂轰乱炸搞得祖国到处不得安宁,贻误了治疗的良机,导致 萧红 之死,日寇真的难辞其咎,欣赏老师的作品,叙述层次分明,表达精准到位,而且艺术性思想性清纯可读,褒贬分明,立场分明,不愧为一位爱国军人的典范。问候作者,欢迎赐稿 菊韵 念安!【编辑:飞云流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7-25 18:45:57
  推荐深度好文,艺术性思想性双绝,请读者先睹为快!致敬作者老师。看茶1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7-26 07:46:04
  谢谢飞云流瀑老师的推荐和鼓励!辛苦了!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7-26 08:19:45
  有历史知识,可学, 喜欢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