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楼山行(散文)
大宁、永和有一界山,东边叫高山,西边叫楼山。
楼山在钟楼山东向,山势由低而高,呈层峦叠嶂之状,巍巍峨峨的,远望就像堆砌起的层楼。
东边的高山有刘金定的传说,西边的楼山一带也有刘金定的传说。传说中也都有一山名叫双锁山,东边说双锁山是大宁的,原有庙,已经塌毁;西边说永和有双锁山,有刘金定庙,现在仍香火旺盛。我难辨纷纭,如坠五里雾中。于是,择一吉日,走楼山,访刘金定。
那是2018年的7月28日。正是炎热的时候,可这一天天上偏布满一层阴云,遮住了那颗炎炎的毒日头。外孙小剑开车,原说是从大宁通往永和的公路上走,临启程,他却找了车上的导航作指引,说是从大宁西川走路最近,于是,我们就向西从北桑峨村开始爬坡,路原是柏油路面,却弃用多年,破烂不堪,车摇摇晃晃,走得很慢。到山顶了,又转向一面土坡,要经过几个偏僻小村,路便成了土石路,窄窄的刚能容一辆小车通行,而且路面土石混杂,被雨水冲刷出了一道一道的深深壕沟。车轮常会碰上一块一块大的石头,我们的车车盘低,小剑就得不断地停下车来去捡石头,车一停,在车尾紧追着我们的尘雾便会急速地从开着的车窗口猛兽般地扑了进来,肆意冲撞,最后尘埃落定,不走了,却让你满身满脸都是灰土。
小剑紧盯着路面,小小心心地扭动着方向盘。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心颤颤地一直提到喉咙眼上,嘴里就直叨叨着这路面太坏。谁知小剑竟风趣地一笑,说:“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果不是有脚下的坎坷与艰险,我们哪会看到那无限美好的风光呢?”他的话让我的心里有了平衡。
又艰难地爬下一道长长的大坡,沟底很窄,两山像要往一起挤;于是,又急忙再艰难地爬上一道长长的大坡,车终于上了山塬,在永和县南楼村的一棵大树下停了下来。
问一杨姓村民:“哪里是刘金定的遗迹?”
他用手指着方向,让我们去远远就能看得见的钟楼山。钟楼山是一座兀立的山峰,圆圆的峰顶满边满沿地修建了一座东西向洞开的塔形建筑,中间悬挂起一巨形古钟。这里并没有刘金定的传说,可也应该是她当年军伍曾经驻守过的防地。山下就是滚滚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我们撞响了古钟,钟上有字:韵谐秦晋,我们祈愿秦晋沿黄人民都能幸福安康。
我们就又在楼山停车,进庙去拜了三位圣母娘娘,然后按着护庙人的指引,攀着碣石,沿着山路去各个山头拜了山神、土地、龙王等各路神仙。楼山真是人间仙境,苍山如海,碧涛滚滚。可神仙们都很寂寞,金身蒙尘,庙宇破败,人迹稀疏,荆棘丛生。不过,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和旅游项目,永和县的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规划、维修,山前铺砌了水泥路面,庙里的神仙也都披上了大红锦帔,每个神位面前也有了零星的香火和供品。
永和县的刘金定神庙在石门山,也叫双山,在交口乡,距楼山不远。这是楼山热心的护庙人对我们说的。可我们从楼山下来却走错了路,到桑壁村去问村人,说已超过有几十里路了。这时夕阳已经压山,远天布上一层浓云,隐隐听到了雷声,只得急速返归。虽然经受了一天的坎坷疲累,还没有访到刘金定的遗踪和传说故事,可还是看到了永和楼山和钟楼山的美好风光,我觉得满足。
也许是满足了,夜里睡得很香。谁知半夜却竟然醒了,耳畔轰轰隆隆地,似有什么声音响动,细听,又是一片静寂。眼前晃晃惚惚地,仍是在楼山、钟楼山看到的一些情景和画面,挥之不去,就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就在肚里酝酝酿酿了一阵子,咏出两首诗来,一首是咏钟楼山,一首是咏楼山。
一、咏钟楼
淡岚紫霭有无中,危耸楼台迎远风。
迤逦千山腾细浪,深幽万壑聚葱茏;
凝眸大峡乾坤近,倾听湍流霞霓红。
钟韵悠悠福秦晋,炎炎丽日映高空。
二、咏楼山
叠起层楼立嵯峨,云飞雾绕锁清波。
苍松丛簇崖通古,神庙参差老洞阿;
盘曲阶径开夕照,凌空峭岫客思多。
传承文化享盛誉,烟壑奇峰处处歌。
咏罢,又随手翻出一页纸片,用铅笔抄写下来。这时,身体也顿觉轻松了许多,于是就又睡着了,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