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偷盗的代价(小说)
俗话说:小时偷油,长大偷牛。小邱从小就游手好闲,走到哪绝不会空手而归,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偷。大家虽然憎恨他,恨得牙痒痒,但是报案条件不允许,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没有电话网络,更是顾忌到乡情的份上,没有去揭发他,所以纵使他野心满满,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有期徒刑十五年。
小邱中等个头,典型的中国人的黄皮肤,大眼睛双眼皮,长得眉清目秀,但是有一双罗圈腿,别看是罗圈腿,可能是时常偷盗练就了一双飞毛腿,跑起路来没有人能追的上,一眨眼功夫他便跑的无影无踪。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后院养上一些羊,少则三五只,多则上百只。农民日常开销都靠卖只羊维持。可是时而听见张三家、李四家的羊被偷的现象。但是小偷像一个神话一样的存在,人们都是只看到羊少了,却抓不住现实。
农村老少妇女时常抽空在固定的地点,三五成群惬意的聊着天,谁家的羊被偷了、谁家的儿女有出息有好工作……纷纷闲聊着家长里短。男人们称那块固定的地方:“女人们的闲话台”。饭后老少妇女们又在“闲话台”聊天了,说着刘大妈家的羊又少了一只,赵大妈暗自庆幸自己家的羊没被偷过。夜幕降临,赵大叔出远门看望生病的外孙女没回来,赵大妈领着女儿妮妮回家休息了。晚上,赵大妈由于胃痛难忍,一夜未寝,隐约听见羊羔“咩咩”的叫声,起床查看,刚出门却又没有了动静,觉得可能是胃痛难受,睡眠不足的幻觉吧,就继续回屋躺下休息了。
早上,天气雾蒙蒙的,下着小雨。“咕咕咕”大公鸡像闹铃一样催促着人们天亮了,该起床喽!赵大妈起床第一件事――照着老伴的样子按部就班的去喂养。因为养的羊少,到羊圈一眼就看到羊少了一只,羊圈的围墙上有明显蹭过的痕迹,羊被人从围墙掉走了。赵大妈慌了神,吓得又叫又哭,想走近围墙看个究竟,不料被脚下的蛇皮袋一绊,差点摔倒,这时才看到蛇皮袋上有几个大字,可是自己不识字,人在慌忙之中没有了思想,拿着袋子愣了半天又接着又骂又哭。妮妮听到妈妈的哭声,三步并作两步边跑边喊着:“妈妈,您怎么了?”没等妈妈回答,妮妮就跑到了羊圈,看到妈妈手里拿着袋子哭的伤心,妮妮就知道是自己家的羊被贼偷了。她先安慰妈妈不要哭,然后拿过妈妈手上的袋子想把妈妈搀扶回屋,低头的一瞬间眼球被蛇皮袋的大字吸引了——小邱。早就有人怀疑羊是被小邱偷的,但是凡事需要证据,没有确凿的证据,谁都是私下里议论质疑,不敢当面质问。七十年代兄弟姊妹多,虽然成家了,由于农活大多数得用人力完成,所以弟兄们干活都在一起,丰收的季节,兄弟们把麦子割回来堆在麦场上,用一道道手续把麦子收拾干净,再用事先毛笔写了各自名字的装过肥料的蛇皮袋一袋一袋装起来,扎住,最后由各自把写自己名字的麦子袋拉回家。(写名字做记号以免混乱)所以小邱家的蛇皮袋上也不例外,写着他的名字。他想用蛇皮袋把羊装进去,然后背走,正巧赵大妈听见羊叫声出门查看,开门的哐当声,惊动了小邱,慌忙之中背起了羊跑了,把袋子落在了羊圈里。这时肯定了羊是被小邱偷的,妮妮吵着叫着要报警,但是七十年代的人大多数心存善意,虽然气愤,不去报警,只是站在自家门口或是“闲话台上”骂上几句,给邻居诉一下苦,吃着哑巴亏自认倒霉就罢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邱偷盗的事传遍了整个村子,尽管大家都在议论,他却掩耳盗铃旁若无人。带着侥幸心理又去偷时被主人抓了个现行,踢了两脚。挨了打还是不知悔改。他不满足于现状,有一天夜里趁邻居家没人,贪心的他撬开邻居的门锁,索性一次赶走了六只羊。邻居本身家庭条件困难,以养羊的收入来源维持生活,回家一看羊全没了,生活没有了指望,气急之下骑自行车到县城报了案。
一会儿,警车飞驰而来,伴着震耳欲聋的警笛声,响彻了整个村庄,人们纷纷前来看热闹。警察首先给小邱戴了手铐,然后带着指认现场,审讯中从一件事牵扯出了多年来他不为人知的好多案件,偷羊、偷钱、偷农机零件,他家的零件坏了,趁晚上人们熟睡,就翻墙到别人家,把别人家的卸了按在自家的农机上使用。就这样,数件罪行,他被判了有期徒刑十五年,为他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被警车遣送到省城监狱劳动改造,先是由狱警看守种地,由于干劳力长时间营养不良,体力不支,又被安排织地毯,十指磨破了皮,也受了不少不为人知的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自从小邱走后,妻子被人议论唾骂,儿女在学校被同学们指责排斥,也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被人欺负看不起,早早的辍学回家跟着母亲外出打工。小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给家庭带来的严重性,对自己所做的事非常后悔。期望着能有回家陪伴妻儿老小的一天,未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努力突出表现自己,通过劳动改造争取立功机会,最终减刑五年,坐牢十年。
事过多年,有的人还是恨得牙痒痒,因为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偷的不只是羊,是有的人养家糊口的依靠。
万里晴空,喜鹊叽叽喳喳在空中飞过。“闲话台”的人们再次把小邱的事提上了日程,“小邱在监狱改过自新,表现突出立功减刑,坐牢十年,今天是出狱的日子。”
“不会吧,这么快就出狱呀!”
“怎么不多做几年牢呢,放出来又是害。”
“就是,就是,不知道出来再偷不偷,好不容易安稳了几年,这下还得提防。”
“他已经通过劳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次吃了不少苦,回来肯定不偷了,这次再也没有小偷了。”
“哼,狗改不了吃屎,不是没有小偷了,而是小偷老了偷不动喽!”
人们又在“闲话台”上,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议论着。这时一位大爷走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已经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而且他自己也认识到了错误,你们就别揪着不放了,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人们也意识到大爷的话有道理,闲谈人非不好,就陆续散了台。
出狱回家时,小邱虽然将近五十岁,却像年过六旬的老人。拖着虚弱并且佝偻的身体,蜡黄的皮肤,一双罗圈腿越发弯曲,看到乡亲们他耷拉着脑袋,不由得满脸通红,羞涩的眼神,显得很不好意思。
做人要安分守己,时常通过广播、书籍增强法律常识,知法、懂法,不去触碰法律底线。以身作则去影响身边的人和后辈们。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荣事迹,但最起码不要有恶劣的影子让后代们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