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柳岸】五更灯火亮在柳岸(散文)
睁开一双眼,大约凌晨五更时分,在黑蒙蒙的空间里搜索,随即,脑子也从混混沌沌的梦境中慢慢苏醒了过来。轻轻地起床,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关门的动作阻隔了家人的鼾声。走进书房,打开一盏灯,启动电脑……在等待电脑屏幕显示桌面的空档,洗一把脸,端一杯温开水返回书房,打起精神,端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开始工作。
仿佛走进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编辑时”的美妙意境,在这极其安详宁静的凌晨,我打开了江山文学网站,鼠标轻车熟路中点进了自己所在的社团——江山柳岸花明社团。在这里,文集页面显示,我是副社长,也是编辑。
熟练地点击“后台”里“未编辑”的作品,如果作品标题后面标注了“审”字,就说明社长或总编已经将此篇文章审查过了,可以直接打开,进行编辑,写出“编者按”。如果作品后面没有写“审”字,自己就要先审稿,而后再编辑。
整个过程,我都是轻手轻脚的,敲击键盘时的声音尽量压低,生怕打扰了正在香甜中酣睡的江山文友们。在我潜意识里,他们都很辛苦,特别是各个社团管理层的社长和总编们,好多都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辛勤工作的。从QQ群里、微信群里、编辑群里、微信朋友圈里可以看出,大多数作者都有晚睡的习惯,有些在深夜零点左右还在工作、发文、编辑、沟通。这样,我自然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睡觉,所以,不到早晨八点以后,我是不会将任何东西发至QQ里和各个文友群的。
独处的我陶醉在这“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奇妙节点上,感到自己正在亲临一个唯美而妙曼的境界,盘腿坐在一个山顶上打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凝神静气中,提升了自我修炼的气场,淡泊明志,万物皆空。空灵的思绪,总是萦绕出初来江山文学的一幕幕情景,点点滴滴中,那些过往的人,那些温暖的话,总是挥之不去……蓦然回首间,捡拾起了方寸荧屏上留下的一步步成长的足迹,惊叹时过境迁,还是那样清晰,又着实感人。
一、进驻花团锦簇的江山,让我梦想成真
从小,我就有一个当作家、编辑的美梦,却一直没有实现。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注册了江山文学网,了解到江山文学是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是一支聚集了近十万名来自大江南北的文学创作者的大军。虽然大部分都是草根作家,但高手如云,星光闪烁,大家怀着同一个初心,结束了漂泊的脚步,驻扎在了江山这块纯净的心灵平台,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们带来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好作品,让文字的魅力,绽放出了缤纷的异彩。
新奇的目光在众多灼灼耀眼的社团间徘徊,因为喜欢杨柳青青的那副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选择了给柳岸花明社团投稿。从此,笔下的文字一头驻扎在了柳岸丰厚纯朴的土壤里,就再没有去过别的社团。为什么呢?因为我相信世上的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我在毫不知情中选择了柳岸,柳岸却在知我是初来乍到之人的情况下,用一双双热情的大手接待了我。
万事开头难,回想起那些对江山投稿什么也不懂的日子里,是老百社长和刘柳琴副社长手把手地指导我投稿、改稿,耐心地与我多次沟通。特别是我被社团任命为“编辑”后,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编辑工作的我来说,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就在柳岸编辑群里说自己恐怕不能胜任,即刻得到了群里其他编辑老师们的热情鼓励。特别是几位社长和总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安慰,让我恐慌的心绪尽快镇定了下来。他们教我如何审稿,把好作品第一关,告诉我写编按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督促我写出质量上乘、令作者感动和满意的编按。我也从柳岸老师们写的“编者按”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得到了很多启发。毫无疑问,他们是我做编辑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江山这个文学艺术的殿堂。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反思自己的编辑之路,我深深地感悟到自己在与江山文学同成长,与柳岸良师益友共进步。从投稿者转换角色成为一名编辑的过程中,我从心底里懂得了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写编者按,而且是对投稿作者和其作品的尊重与负责,是对作者心血与付出的肯定,编辑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有一丝敷衍和怠慢的态度,要及时在作者投稿后最短的时间里进入作品,写好编按,将文章发表出去。
是的,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怀揣梦想的人必定要奋斗。虽然,这个跋涉的过程很艰辛,但看到自己的文笔一天天变得成熟了起来,作品与过去几年前的一对照,进步很大,是我意料不到的效果,惊喜中,内心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二、苦练编辑功夫,力求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编辑
关于写“编者按”,前提是编辑要怀着一颗敬畏、感佩的端正心态,对待每一篇作品,在编按里要让作者感受和体验到江山文学的真诚与温暖。拿到作品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根据不同的题材,抓住要领,开辟多方角度着手编辑,写出精准到位的编者按,给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就此,谈谈自己做编辑工作以来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认为写“编按”也是需要灵感的。如果幸运地遇见令自己赏心悦目的作品,当然是最好不过了。这类作品往往让编辑眼前一亮,脑海里跳出“耳目一新”这个成语来。不论何种题材或多少字数,包括散文、随笔、小说、诗歌,以及影视剧本,多数在标题上就基本点明了主题,会与编辑在短时间内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奇妙效果,再加上“文如其人”,让编辑比较容易揣摩到作者的创作心路、思维方式,找到契合点与共识点,这样,写编按就水到渠成,有的放矢了。
如果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篇包罗万象的纪实类作品,那就要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析了。因为这类作品内容不但丰富厚重,文笔也多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比如游记散文、杂谈随笔类,多有引经据典的特色,善于引用历史人物、名人名言、典故、传说,以及时代大背景等。这样,要求就比较高了,编辑不但要做到知其然,还有做到知其所以然,要懂得文中提及到的典故、名言、传说等的来龙去脉,了解所说的历史特点和状况,不清楚的地方应该“百度”一下,搞清楚。切忌不懂装懂,在懵懵懂懂、稀里糊涂中,写出含含糊糊、令读者似懂非懂的编者按。我知道,自己很浪漫,而编辑工作并不浪漫,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苦差事。
针对赏析文,让我想起了江山曾经举办的【江山人赏江山文】征文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要编辑这类文章,我第一感觉就是首先要了解原作品的内容。编辑至少要认认真真阅读一遍原作,因为只有在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才能知道此篇赏析文的水准,是否剖析的正确、客观,是否提炼出了精华所在,找到了引人入胜的亮点和看点,以及写作方法上的独特处,论据是否在理、精辟、深刻。只有打入原作与赏析文这两个作品的内部,投身于他们丰富的思想境界里融会贯通,才能以实事求是的笔触,写出精准到位、真实可信的编者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对于寓意深奥的意象性作品,作者往往善于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让作品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这不由自主会调动起来编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这类作品,编辑要一遍遍重复阅读,一字一词一句细品和敲打,放飞想象力,挖掘作者埋藏在文字皱褶、缝隙和根部里的立意、内涵、哲理,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竭力弄懂作者心灵深处的诉求、渴望、企盼,找出与自己情感、理念上的共鸣点,继而写出与作品相匹配的编者按。
编按写好后,我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总也忘不了郑重其事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在作品发出后,及时跟帖,以鼓舞作者的创作热情。
三、编辑工作带给自己的可喜收获和成就感
一是见多识广,让自己开阔了文学视野。拜读和编辑江山作者们的作品,我仿佛打开了一处处知识的宝藏,游走在祖国的天南地北,目光在大好河山之间穿梭,内心涌现出一幅幅出神入化的景象。仿佛伫立在小桥流水之上,聆听一段段优美的音乐旋律,一边品尝着各种风味的美味佳肴,一边喝着沁人心脾的美酒……灌醉了自己的心,撩动了自己的情,震撼了自己的魂。亲临了以前从没有过的场景,见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美文和写法技巧。特别是作者们饱含在作品里丰富的生活阅历,坚强的个性,顽强奋斗的精神,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独特的思维,这些都深深地感染着我,鞭策着我在心智方面以快捷的方式成熟。
二是快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其实,编辑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与作者的一次文学激情互动,这也是编辑工作的真正内涵。在亲身体验作者也是编辑、编辑也是作者的角色互换中,深感互动互赏,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阳光与美好,同时也显露出了我心灵深处蕴藏着的强烈求知欲。值得感激的是老百社长和刘柳琴副社长,还有醉里清风总编,他们让我深切地领悟到了以文会友,交流心得,沟通思想的快乐与价值,在与他们共同管理社团的潜移默化中,激发了我潜在的能量,让自己弄懂了许多以前写作的盲点,突破了自己电脑操作上的困难,从编辑工作的门外汉逐步转化为编辑时的得心应手,连续被评定为优秀编辑。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不断地得到了提高,看到自己发表的文章从蓝色的汪洋大海变成了精品连连的红豆一片,内心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三是从编辑中感受到了精神生活的美感。有人说,编辑就是一个为人作嫁衣的苦差事,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是啊,岁月无情,文字不老。编辑过程中,作品文字勾勒出的不同场景、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轮美奂的语言,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愫,点燃了我对生活的激情,充盈着我以往干涸的心灵。在我笔下“去其糟粕,吸取精华”的操作中,获得了精神力量的升华。我从大量的散文中看到了抒情的优美灵动,叙事的淳朴自然,游记的真实贴切,看到了情、景、理相互揉和在一起促成的画面美。从诗歌中感悟了美轮美奂的意境,透彻心扉的表达,与众不同的诗人风貌。从小说和影视剧本里看到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那一篇篇作品语言里喷射出来的亮点与我这扇晨雾里的灯光交相辉映,给我平凡的人生抹上了惊艳的一笔。当然,这种美感只有亲临其境的我才能体验到。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几年来,我已经养成了“五更早起”的习惯,以至于影响到我去娘家小住几日或外出旅游时,不管晚上几点钟睡觉,总能在凌晨四、五点钟,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自己醒来,而且还是那种所谓的“自然醒”,起床后精神饱满,神清气爽,没有任何倦意。
不知何时起,我家书房里凌晨的一抹光亮,成了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每天最早的一道风景。曾经因为电脑坏了几天,有保安问我:“您家早上的灯怎么不亮了?您不写作了吗?”这让我感到异常惊奇,因为我总是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以为别人没有发现呢。后来我得知,不仅现实生活里有人关注了我家的“五更灯火”,就连柳岸社团和记者部的老师们也发现了我“早起”工作的习惯。那扇窗户亮在小区保安的眼睛里,也亮在了江山文友们的心坎里,这也说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忆往昔,展望未来,群星璀璨的江山文学网,营造了此起彼伏、万家灯火的绚丽时光,作为江山的一员,我真的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白驹过隙,光阴如梭。不知不觉中,编辑工作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五更灯光也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将我与江山柳岸老师们的心灵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精神上有了寄托,心底有了归属感,我的文字自然就有了方向,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独立。这说明我走的道路是对的,是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奔跑的,也彰显了江山文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及我与柳岸花明社团无法割舍的缘分。
人生自有诗意,我愿做一株小草,长久地青翠在花红柳绿的岸边,默默无闻地为江山文友们奉献。让笔下富有生命力的编者按,酒逢知己千杯少,日日陶醉。希望每一篇作品因我的五更灯火而熠熠生辉,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新美画卷里,向着梦想,“精”彩绽放。
2020•7•28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真情实感的编者按精准到位,发自肺腑,令人动容,辛苦了!
愿我们同在江山这一温暖纯净的文学殿堂,携手共进,互赏互学,共同进步。
献花一束,敬茶一杯!表达我对您最真挚的谢意与祝福!
向你们致敬。祝江山的未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这清新而美好的早晨,就着一缕清凉的晨风,拜访了老师您的文集,看到老师佳作连连,硕果累累,很受鼓舞,向您学习!致敬!祝福快乐!
再次深表感谢!
敬茶一杯!祝福写作快乐,生活幸福,一切美好!
敬茶一杯,略表心意!
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实里,我们手持文笔,静伏精神之岭,是否也像一名战士?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横扫全球的日子里。
再次万分感谢!向您致敬!敬茶!
感谢!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