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月亮湾的笑声(散文)
楚子河与汉江河的交汇处,有一条湾湾的沙扒,像一个湾湾的月亮。因此人们叫作“月亮湾”。不管是冬天或是夏天,只要是天不下雨,就有人在那里玩耍。
大人带着小孩,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哥哥姐姐带着弟弟或妹妹。女人们集聚在一起洗衣服,闲聊,调皮的女人们在一起互相追逐、嬉戏、浇水。引来一阵阵欢快笑声。
那是一个很大的沙扒,是大河涨水,小河冲击所淤积起来的细沙砾。在太阳或月亮的光照下闪闪发光。像金子泼撒在大地上,金光灿灿。耀眼夺目。
大人们集在一起聊天,年轻人谈情说爱,小孩子们玩耍嬉戏,跳绳,斗鸡、丢沙包。
特别是早晨,天还没亮就有人跑步。只听得沙子声“咯嚓咯嚓”,这是一个人的声音。如跑的人多了就“嚓、嚓、嚓”,声音厚重而有力。我最爱听,脚踩沙子的声音和脚踩沙子的那种感觉,像握雪、像弹一首钢琴曲、像是在吟一首诗、朗诵一首词——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我们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把衣服脱得精光。在大河里洗了澡、游泳,起来在沙扒里滚一滚,又洗一洗。如此反复的动作,像驴打滚一样的快活着,无忧无虑——不知愁滋味。
大伏天太阳火辣辣的,沙子晒得滚烫滚烫。一些不怕死的就下了河,在沙扒里打滚。受不住了就跳进水里浸泡一会,再起来在沙子里滚、烫。烫得像长虫一样地扭。两只脚替换着站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坚持不住了就往水里跳,一个猛子扎到水里,看谁能坚持得时间最长。从河这边到河对岸有两百多米宽。看谁能一口气划到河对岸,又一口气划回来。
练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领和艰苦条件下生活的能力。
大河滔滔,冬去春来。时间像流沙一样一去不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长大了,常在月亮湾的沙砾里踱步、散心、聊天、背书、叽里呱啦地学英语。看大河那不紧不慢的流淌;看大河和小河水互相交流汇聚在一起;看过往船只往来穿梭从未停息;听船工们拉纤的号子声和揺撸声;听船工们在挂帆扬航时的呼风声和口哨声……。兴致来时背诵《唐诗三百首》吟咏李白的《行路难》或《毛泽东诗词十九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奋斗不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横渡沧海,在沧海横流中勇往直前!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理想和远大抱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读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读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气势磅礴豪迈的词句。好像是身临其境感觉,与伟人毛泽东在一起。在一个严寒的秋天里并肩站在湘江的橘子洲头,看着向北流去的湘江,那漫江碧透湘水,那百舸争流的船只。雄鹰展翅在高空,鱼儿翱翔在湘江的浅水里,万类霜天竞自由。万事万物都在自由自在的生长发展着。
慢慢地踱着步,慢慢地吟咏。思想其哲理。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远处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我远远地望去,是一群年轻的女人们在嬉闹。她们列成两队,用洗衣服的塑料盆在互相泼着水,一个个像落汤鸡一样,浑身湿透也在所不惜。衣服、裙子、薄衫紧帖在身上尽显突兀,像一群仙女一样偷入人间也毫无顾忌。简直是一群人间尤物。
她们的嬉闹和欢笑声,把正在跑步、跳绳、斗鸡、聊天的大人小孩子们都吸引了过去。她们不管身上穿成什么样子,湿成什么样子,管它怎么显示凸凹,原形毕露。一切都忘得干干净净,抛却于脑后,忘情的嬉戏,忘却了一切的烦恼。浇得更起劲,更欢快……赢得了在场的人们一阵阵的掌声,喝彩声和欢笑声。
此时的人们,一个个看得傻了眼,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还在人间。怒目圆睁,垂涎欲滴,得意忘形的手舞足蹈。姑娘小伙们也跃跃欲试,大人小孩们也狂呼乱叫。浇水声、欢呼声,鼓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响声一片。
末了,大家也一齐跃入水中,追逐、嬉戏、浇水欢乐的笑声响彻了月亮湾的上空。在月亮湾的上空久久的盘旋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