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神医“牛眼”(散文)

编辑推荐 【浪花】神医“牛眼”(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9发表时间:2020-08-09 05:37:54

【浪花】神医“牛眼”(散文)
   牛眼是神医的绰号,神医是我对他的戏称。他是我在外区读高中时的同学,同窗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但毕竟也算是同学一场了。
   牛眼中等身材,五官长得很像五官,耳朵是耳朵鼻子是鼻子的。有一特点,就是眼睛特大,睫毛特长,扑闪扑闪的,像一对水牛眼睛,白天亮闪闪,晚上放光芒。因此,大家就都叫他“牛眼”。
   在学生时代,牛眼的架子就摆得挺大。他的父亲是个公社干部,母亲从事何种职业不详。平时与同学们一起吹牛瞎聊,他张口闭口就是一句:你们这些群众。优越感十足。一分班,他就被班主任委任为班长,终日踩着番鸭步,与我们说话的时候牛眼朝天望,说:你们这些群众,全都给我打扫卫生去。
   三个星期过去,同学们就不买他的账了。他说:张三,你帮我把作业做了,那作业太简单了,我都懒得去看。
   张三说:你看都懒得看,还交啥作业?
   班主任知道后,就把他的班长给摞了。从此,他的目光遂从天空回归到了大地,遇到同学们便低头视而不见。也许他在心里说:我是谁,你们这些群众。
   牛眼就是牛逼。高中毕业后,我们这些普通群众或去继续读书,或去当兵,或去外地打工经商,他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直接就进入了仕途,与群众真正地打起了交道来。
   在没成为神医之前,牛眼一直在乡镇工作,手上提着一只黑色的牛皮包,转到东山有鸡啃,逛到西村有酒喝。他的口头禅是:在乡镇工作,如果不深入基层,不与群众打成一片,你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
   我在外区仅读了半年高中,便转学回老家了。此后,我与牛眼就天各一方。时间一久,他的形象像一朵小小的浪花,在我的记忆里被风干淡去了。
  
   二
   再次见到牛眼,那是在若干年之后了。
   那时我在县府办工作。春天的一日,我跟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老陈到江弯乡检查早稻生产。当时,上头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视,号召各地要大力扩大早稻种植面积,颇有些种“政治稻”的味道。
   江弯乡处在飞云江上游,水田不多,也不是早稻生产的重点乡镇。老陈的工作方法有点特别,他说越不是重点乡镇就要越重视,不是咱们重点盯的地方,任务如果能落实,就说明乡镇真重视早稻生产了。老陈农大科班出身,到县政府工作之前曾当过多年的农业局长,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地头奔走,对基层情况了如指掌。他的信条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去江弯,事前一不发通知,二不先到乡政府,直接就赴江垟村作微服私访。
   江垟村依山傍水,村头一片沃野,人称“三百亩”,是江弯乡的重点村。我们在村头下车,步入开花的阡陌,站在芒花摇曳的田埂上,了解春耕实况。
   山上桐花开得如雪如云,白茫茫一片,田野上斜风细雨,有一头青牛的影子隐约在远处青灰色的山坡下。老陈拿下头上的草帽,搭帘朝田野上只看了一眼,脸就沉了下来。正值插秧季节,水田里仍然是杂草丛生,野花迷眼,只有三五个农民在田间劳作。
   我们来到乡政府,便坐在会议室召开春耕备耕工作汇报会,重点是汇报早稻生产。
   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开了个头,就被老陈打断了,他叫乡长亲自汇报。乡长与我陌生,又似曾相识。他的口才不错,滔滔不绝地说:对于今年的春耕生产,尤其是早稻生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举全乡之力,明确责任,多管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老陈插嘴道:你们的早稻主要种在哪里?
   乡长胸有成竹摇头晃脑地说:主要在江垟村,该村共种植两百亩,目前已完成一百五十亩。
   老陈铁青着脸,耐着性子说:很好,你实地去看过吗?
   乡长拍着胸脯说:当然,我咋天刚去检查过,秧苗全下田了,一片绿油油的……
   老陈再也按耐不住,炸雷般拍着桌子喝道:你放屁!老子干了一辈子工作,还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说假话不红脸的混蛋。
   乡长的脸顿时犹如血泼,不知所措地嘬嘬道:我们的计划就是这样安排的呀。
   老陈说:下个计划就算是落实任务了?你这个乡长是怎么当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我告诉你,今年的早稻任务如果完成不了,你头上的这顶乌纱帽就别戴了。
   气氛尴尬极了。开完会,乡长拽住我说:老同学,你不认识我了?我细一瞧,看到了一双眼眶发红的牛眼睛,原来他就是牛眼。
  
   三
   过了不久,牛眼被调离到另外一个更加偏远的乡政府工作,官降一级,当一个委员丁。此后,他的岗位就屡遭调整,走马灯似的把全县的乡镇几乎都轮了个遍,不见擢升,反而越当越小,最后沦为了一个平头干部。
   多年前了,我在同学会上遇到了他。在座谈会上,牛眼说:惭愧呀,我大半辈子皆在仕途上沉浮,不料一沉就不浮啊!不过没关系,老子对官场算是看透了,我不是一个虚头巴脑的人,官场不合适我。现在我在老家试种冬虫夏草,到时,同学们如果需要,尽管找我,我给大家打折优惠。
   过了两年,还是在同学会上,我又遇见了他。我问他冬虫夏草试种成功了没有。他踌躇满志地说:搞那些小儿科我没兴趣,我现在改学医了。接下来,他就挑着眉头,滚动着两粒牛眼珠子向我吹嘘说:我以前认为自己的特长是从政,其实,我就是一个天生的神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才是我人生的大道。
   牛眼改从医了,而且还是神医。他不治普通的疾病,一般也不轻易出山。按他的话讲,那些小儿科他根本就瞧不上眼。他是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也就是说,有人病入膏肓,医院宣布无药可救就待一命呜呼了,这个时候患者家属登门求他,他才原意出手。而且往往是一个一条腿已经迈入坟墓里的人,只要他圣手一摸,施以几帖由他自行研制的秘药,便药到病除,春回大地。我说:你可能是华佗转世也。他说:不,我乃时运不济的重生扁鹊。
   好几年前,同学阿虎的老父亲中风瘫痪于床,长卧不起,不能开口说话。阿虎乃一华侨,长期在意大利米兰经商开酒店,腰缠万贯,是一个不差钱的主。他对我说,他有一心愿,要求也不高,如果有哪个神医能让他的老父亲开口跟他说一句话,他愿意出五十万元以表谢意。我说此话当真?他说当然当真,父亲养我不容易,我就想父亲在临死前能对我说句话,否则,太遗憾了。我说咱们的同学里就有神医。他说谁呀?我说牛眼也,牛眼现在成神医了。
   我们立即把牛眼招了过来。阿虎说:牛眼,你如能让我父亲开口说句话,我给你六十万。
   牛眼的双目像电灯断电前闪亮了一下,颤声说:你是说真的吗?
   阿虎说:是不是需要我先打给你二十万?
   当夜,牛眼提着药箱便往阿虎家里跑。第二天,我打电话问阿虎:你爸开口了吗?阿虎没好气地说:别提了,我爸差点就被牛眼折腾死了,什么狗屁神医?
   于是我想:这世间,确实有神医,但不是牛眼。牛眼不是神医,而是一个神仙。
   前些日,有消息传来,牛眼现在改做生意了。说他在闹街上开了一家“牛鞭馆”,不仅炖牛鞭、烤牛排、炒牛肉,而且还卖牛头,生意十分红火,日进斗金,牛气冲天。
   于是乎,我又想:这次,牛眼总算把牛蹄踏在牛路上了,踏实。
  

共 27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作品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写人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几件故事发展的细腻刻画,以“形”传“神”鲜明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文章主旨。“牛眼”是“我”高一的一同学,平时说话时牛眼朝天望,开口闭口,你们这群群众,姥姥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再次见到牛眼,那是若干年之后了,“我”与副县长老陈直赴江湾乡的江垟村作“微服私访”,正值插秧季节,水田仍杂草丛生,野花迷眼,当我们来到乡镇府,可当乡长的牛眼却瞪着眼睛说瞎话,拍着胸脯说昨天刚去检查了,秧苗全下田了,绿油油一片。老陈气不打一处来,拍着桌子说今年早稻任务如果完成不了,你头上的乌纱帽别戴了。牛眼的岗位屡遭调整,最后沦为一平头干部,在老家试种冬虫夏草。再过两年见他时,他说搞那些“小儿科”没兴趣,现在改学医了,专治疑难杂症,并药到病除。作者通过牛眼对老同学阿虎的老父亲那段“治病”的细致描写,有力地讽刺了牛眼那空腹高心的丑陋嘴脸。全文铺陈有致,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让读者对人物特征心领神会,“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位“神仙”人物像浮雕一样“定格”在读者眼前。作者见识独到而深刻,以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用感悟和故事相结合的描写,以一颗真挚的心,书写了适宜“时代口感”的好文章!力荐品读,问候作者祝秋安!【浪花诗语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09 05:51:36
  好文章,一篇贴近现实生活的好文章!人物描写栩栩如生,令人感觉就是身边人,身边事。感谢投稿浪花,辛苦了,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8-09 07:36:45
  我曾见一老乡,喜欢烙画这门手艺,他在自己的家具的某个腿上都烙个乌龟。他不说什么喜欢这个画,我猜是延长家具或家人的寿命,这种隐喻,在我们的文化里尤其盛行。牛眼神医,可能是岚亮老师同学的最终最好的归宿,仕途在高中已经被注定,这不是宿命论,是一个好高骛远的角色,公务员队伍里,不会存在这种人的,这篇文章的深度,我想就跟那个画龟的事有点接近,无为(不作为),乱政(瞎弄),吹牛的,都不应该出现在公务员队伍。如此看,作品的时代意义就放出清晰了。岚亮老师好,你同学里还有什么样的神仙啊?这个人物被你写得活灵活现。不一样的精彩,特别的好文!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8-09 07:45:40
  配个发笑的图吧,我理解岚亮老师的同学牛眼也就是个鸡蛋黄,胆固醇多点,外片多点,我期待续集,神医做不成,会去干什么?做点小买卖吧,买个菜,或许可以安分点。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岚亮        2020-08-09 09:27:29
  谢谢老妹子精准的编评和解读。你辛苦,我满意,给你献花!
5 楼        文友:岚亮        2020-08-09 09:34:22
  谢谢兄长留评。感谢兄长懂我的文字,这让我觉得无比欣慰。牛眼现在的生意不错,他是个半仙,一半仙气一半人间烟火,逍遥自在得很。问好握手了!
6 楼        文友:岚亮        2020-08-09 09:40:23
  牛眼属剑走偏锋之类的人,社会上不乏有把死牛当作活马医的乱投医者。前天在街上遇到他,他说又救活了一个被医院判死的人。哈哈,世界就是如此奇妙。祝秋安!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09 10:01:18
  是呀,怀才老师问老哥呢,同学里还有什么“神仙”,统统写出来,让我们“乐一乐”。老哥笔下的“神仙”让老妹子“乐”半天,怀才老师的留评又让我“乐”起来。湘莉真幸福,遇上两位才华横溢,又善解人意,说话又风趣幽默的好哥哥!遥握问好!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8-09 10:28:52
  岚亮老师写文真是妙趣横生!主人公“牛眼”真乃奇葩,起起伏伏的人生,不按常理出牌却在“神医”方面颇有奇招怪招,边读边乐呵。风趣幽默的用词,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宛在眼前,活灵活现!拜读受益,问候岚亮老师浅秋安康!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8-09 11:21:45
  我不这么认为牛眼是个负面的典型,其实,一个人的性格的多元化的,个性特别突出的人,在这个社会,被接纳,接纳度是最高的,我才应该去做买卖,看来我也是“神眼”啊,忽悠的本事也需要,只要不犯法,忽悠一下也好。一个社会的接纳度大小,最能够看出这个社会的温度。是这样吧,岚亮老师?
怀才抱器
10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8-09 12:50:07
  一下飞机,点进江山,就瞅到岚亮大哥的牛眼同学。谐诙幽默的笔触,把个牛眼神医描摹得活灵活现,题材很有现实意义,看后让人深思。太阳弱弱地问一句:我有一同学父亲,卧床不起半年已久,四处寻医问药不见好,若请你那牛眼神医同学去医治,不会医得半死不活状吧?ヾ(≧▽≦*)o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