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星月】江山的给予(随笔)
2017年4月,我加入江山文学网。到今天为止,三年多的时间,我从不知道将自己的作品往哪里投稿,不知道当地作协门朝哪开;到成为一个已经编辑完50多部长篇作品,顺利加入了青岛市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的文学爱好者,还于今年被当地市作协增补为作协理事会理事;在江山我也得到了不少长篇作者的友谊。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加入了江山文学网。
提到江山,我首先想到的是江山的人。在将自己的心血化成文字,却不知道将自己的作品往哪投的时候,有位老师给我介绍了江山文学网,介绍了江山文学网的长篇小说频道,介绍了长篇小说的主编吉林老兵老师。
怀里揣着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写成的长篇,不知道等待它的命运会是什么,心里很是战战兢兢。虽然说给我介绍的老师很热情,但是我还是百度了一下江山文学网。记不太清一开始的情形,可能是第一次输入的域名有错误吧?我首先百度出来的人是江山文学网长篇小说的主编——吉林老兵老师。可以肯定我第一次进入的不是江山文学网,而只是看到了一段话,是有位作者表扬吉林老兵老师对作者热情厚道的话。
虽然说再次百度我再也没有找到过这段话,可是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老兵老师的热情、厚道。
加了老兵老师的QQ后,恰逢老师在他的QQ空间里连载他的长篇小说《褪色》。我一看就喜欢上了。那时候,首先从我的脑子里蹦出来的一个词就是:不蔓不枝;其次是宋玉笔下的邻家之女。老师写得真好啊,感觉一章一章下来竟然没有一句废话。而这部作品的编辑未名书屋老师在作品结尾的时候也评价道:全文立意明晰,结构紧凑,叙事简洁……
可是,在欣赏着这样一部精品的时候,我发现老兵老师的作品里竟然也有错别字!这让我大跌眼镜。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给他指了出来。谁知道,吉林老兵老师非但没有我担心的恼羞成怒,反而“狠狠地”表扬了我。在有了这样的几次之后,老兵老师竟然对我发出邀请——来江山文学网做长篇的编辑,并且他将亲自编辑我的长篇小说!我是来投稿的,是一个文学路上的小学生,竟然可以做编辑?十几天前还不知道往哪里投稿的作品竟然可以得到江山文学网长篇主编的亲自指点?
从小到大,教我知识、一路护送我考上大学的,是教授我各科学业的老师们;而在文学路上,真正做了我的第一个老师的是吉林老兵老师。是他,耐心地、一步一步地教会我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编辑,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曾经,老兵老师笑称我是“山三本”——每天,我不问他三个问题我不会放过他。甚至,在后来能独立工作时,因为作息时间不同,我跟他说:“老师,您晚上临睡前把手机调静音,我会睡得晚些,编辑过程中很可能还有问题会请教您。”而他当时先发了一个笑的表情,然后说:“知道,反正你每天不奏完三本不会完事。你尽管发,不用说三本,就是再多,我这曾经在部队上听过炮声的也能睡得着。”
直到现在,尽管需要请教的问题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是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我自己解决不了的,不管多晚,我依然习惯随手发给吉林老兵老师。而第二天一早,只要他一上来编辑作品,他首先做的事肯定是会把我头天晚上问的问题按照顺序一一解答,从没例外。
而我的长篇更是得到了他的热心指点。记得《窗外雨潇潇(续)》一开始的结尾是一个悲剧,我用了一首长诗,来描写女主人公遭遇挫折后生不如死的心态。可是,老师毫不客气地否定了我这个结尾,帮我分析了这个结尾的弊端,而后提出了他的建议,这才有了我后来那个圆满、充满阳光的结局。
要说老兵老师对我的帮助,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如果把我曾经请教过老兵老师的问题汇总起来,按字数计算,也绝对应该达到咱们江山文学网长篇小说的范畴。
这样的老师,一生中能遇上一位都应该是极其幸运的吧?可是,咱们江山文学网的六月竹子副总,咱们的董事长赵兴华赵董,这样的在江山文学网大佬级的存在,都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这种忠厚的长者之风,感受到这种浓浓的人情味。
第一次跟六月竹子副总面对面,应该是在2018年初长篇栏目对上一年的工作总结晚会上。那次受到长主老兵老师的表扬已经让我的脸微微发热,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六月竹子副总也会用那么诚挚的语言给了我好评。我还是一个入职刚刚半年多一点的小编辑哦,就算我学习努力、认真负责,可感觉应该高高在上的副总怎么竟然能注意到我呢?
随着与六月竹子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我发现,她哪里是高高在上的领导,她就是一位博学、慈祥、和善的长辈呀。甚至,她跟我打招呼时总是亲切地叫我“雨歇”;说事时不但从来不以领导自居,反而频频使用敬称;麻烦她删除不该有的评论,她不但从来没有厌烦过,还总说是她自己应该做的……
六月竹子副总肯定不是只这样对我,在长篇群里,我也经常看到她这样对作者说……
难道这样的风范是江山领导们自上而下的要求吗?或者说是江山领导们的传统?如果算上社团,要将江山的编辑数一遍应该需要很长时间吧?我却有幸“近距离”感受过从赵董那里传来的长者之风。
2018年的元旦,我有幸接到跟赵董学习他的力作《院里院外》的任务。当我有点战战兢兢地询问,编发他的作品时如果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办时,赵董很洒脱、很亲切地跟我说把他当成普通作者就行。而在以后的章节跟评中,赵董从来没有一次批评过我的稚嫩,反而在2019年,在他在江山夜校做讲座时进行了表扬……
在文学之路上,帮助我成长的有江山文学网的老师、领导,也有江山长篇的、我跟编过的作者们。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信任、他们的友谊让我在文学之路上有了一点进步。
自己写过长篇,我知道长篇作者们的艰辛,我知道他们很多人的作品或许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才写出来的,我知道作品对于作者就像他们的孩子。每一位编辑手头跟编的作品都有很多部,但对于很多作者来说,他们发在江山文学网上的这一篇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
我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别人的心血呢?更何况我会从这些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在陈兵老师的《寻找阿米娜》里学到了一种雍容大气,我在寻找姚黄老师的《中国监狱白皮书》里学到了人物描写的绘声绘色、人物形象的多种多样,我在双双喜老师的《尧王射海》《益北原》里学到了天马行空的大写意、让人如身临其境的高超文笔,我在笔似青锋老师的《只有青山不改》里学到了波澜壮阔的场面描写以及大量的、可以为作品增色的成语,我在谷主老师的《最后的秘境》系列里学到了美妙的景物描写、铮铮的傲骨、满满的正能量,我在朝朝老师、太行飞剑老师、若冲君老师、在外飘泊的浪子老师、披着狼皮的羊老师、田禾老师、冯耀廷老师……的作品里、人品里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技巧、道理。
而在编辑过程中,与有些作者朋友建立起来的友谊,更是我成长的动力。有作者说“山雨歇,我的作品连载完了,可是我要与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有作者在发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时仍然愿意跟我一起进步,交给我跟编。
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位作者一直称呼我“贵人”,说我对待他的作品极其负责,能够认真地体会他作品里要表达的内涵。两年多以前,他跟我说,他的第二部作品已经在创作,预计写完需要三年的时间。等写完了,他一定还要我给他编辑。前一阵子,他跟我说,他正在趁暑假加紧写作,预计今年能够写成……三年之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任?我怎么能不让自己成为江山永远的一分子呢?
正是有了江山那么多领导、老师的帮助,我感觉我写东西不再仅仅跟着感觉走,而是学会了一些技巧;正是有了江山这么多信任我、支持我的作者,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胆大,敢于去申请三年前从来没有想过的,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知道的青岛作协、山东作协会员;正是因为在江山文学网这个大家庭里有着浓浓的文学氛围,我才对文字越发地热爱,我才早就忘记了自己这辈子是为《窗外雨潇潇》而来,而一发不可收地写出了《窗外雨潇潇(续)》,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短篇。与江山文学网的签约已经到了2024年7月31日,至少还有七年的时间,有着江山文学网的熏陶,我应该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感谢江山文学网的领导,感谢江山文学网的作者,感谢江山文学网!我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您,江山的给予,是我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