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暖爱(随笔)
一
这人世间,要遇到多少喜欢的物品,最后都收入囊中。有些你看到的,在网络上,找不到,便随你而去。就像你很爱很爱一个人,最后分手了。原来生活不是什么都是你的。
有一颗童心是多么珍贵的事物啊。
可以有好多美好的词语形容她,描述她。比如,那个喜欢穿黑色裙子的女孩。比如,那个喜欢玩滑板的女孩子,比如,那个爱骑单车的女孩子。她们都是一群出水芙蓉的女孩子。她们都愿意化妆,却不知道素面朝天才是另一种真正的美,内在的美与外在的美不一样。
我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经质感的女孩子,爱幻想爱演内心戏。也去过乡村。喜欢乡村的生活。也想过,去乡村租--间平房,种几亩地,用木板搭一个秋千,养一只金毛狗养一只猫一定要是波斯猫。
爱文字的孩子,总会爱写点什么。也有属于自己的手账摘抄本,当然是带着小密码锁的。写点小日记,记录点每天的花销,打印出的小账单是最好的证明。还有就是突然间出现的一丝丝转瞬即逝的灵感。
也喜欢买些花花绿绿的本子,也舍不得写下一个字。多是因为插图好看买的,封面好看买的,要不就是空白的纸,还有就是打折便宜买的。妈妈也经常说我乱花钱,而遇到喜欢的真的挪不动步子。
一条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它会想起什么,什么都记不起,只知道饿了吃鱼食。家里也曾经养过金鱼,在鱼缸里。我也爱吃美食,却想起厚重壳的蜗牛。
我也一-如蜗牛拖着厚重的外壳行走,只觉身体越来越累,在一个城市里艰难地爬行有多累。于我而言,山东虽不是故乡,但是也有让人留恋的东西。我生活的城市,有几个公园,花开是让我最兴奋的事情,可以去拍花。我也是个爱花的孩子,自认为也是属于花的孩子,虽是在下着雪的冬天出生的,雪花也是花,落地就化的花,绽放时间最短的花。
二
大抵问我何为爱,我说不出来。爱和暖一样,都是美好的词语。
高中时,有喝咖啡的习惯。每每晚上回家,便有一杯热气腾腾地咖啡等着我。是母亲泡好的,伴着咖啡的香。写完未写完的作业,那时佩服于自己,喝完咖啡也能睡着。现在想来,大抵是脑子累了吧才会睡得这般香甜,这是母亲给我的爱,伴随了整个高中。
现在想想,大学何时这样的熬夜学习过。只是改不了喝咖啡的习惯,也只有考试前会点灯夜读。整整浪费了四年。
现在,夜摊经济成为主流。在雨后的晚上,和母亲去夜市。有卖奶茶的,炸串的,大抵对这些没有了兴趣,甚至旁边那些卖毛绒玩具的也没有了兴趣。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卖鞋垫的摊位前,一位小伙子蹲下,选了几副鞋垫,给旁边的姑娘说:“我们多买几副,好让卖鞋垫的老奶奶早点回家。”男孩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女孩温和地笑着说好。我看着,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记得多年前,下晚自习回家,有些饿。看见有个老爷爷在卖红薯,那是个冬天,下着雪。心想,这样冷的天谁出来卖红薯啊,怔一怔便奔着烤红薯的炉子走过去买了一只烤红薯。咬一口,仿佛吃到了山珍海味。很香甜很香甜,心想若不是为了生计,谁会大雪天来卖红薯呢,卖完了好回家。生存就是这样的。
摆摊需要勇气,书桌上有几个发夹。即使坏了也舍不得扔。那也是高中的时候,星期五放假。妈妈来接我,在外面吃完饭,顺便去了广场遛弯。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姐姐。前面有些小饰品,选择了几个喜欢的。她和我差不多的年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看着她,注意她好久,很羞涩的样子。据说,她是因为给妈妈治病才来摆摊的,还是个学生。过了许久又看见她,我买走了一部分的小饰品。希望她不要为了家庭这样累。
三
而对我来说,真正喜欢去的地方是美食街。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甚至动物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植物也要每天或者隔天给它浇水。
对美食也有别样的感情在里面。我的老家在哈尔滨,美食自然有好多。现在是夏秋交替的时候。
冰箱里放满雪糕,也只是解馋解热暑用的。其实,真正忘不了的是东北大板和马迭尔冰糕,仿佛不吃上几根,就过不了一个完整的夏天。只是现在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品尝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记得高中的时候,爸爸每天早上都会做土豆面,吃完上学。爸爸说:“这是他小时候奶奶给他做的面。”也是属于一份对美食的传承,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对爸爸来说。
现在,奶奶年纪大了做不了饭。我也学会了如何去做土豆面,下次回家一定要做给奶奶吃,这是份美好地期盼。
现在的早餐习惯了不吃或者豆浆油条,爸爸因为工作忙也没有时间早上做土豆面了。
今天中午,妈妈做的海鲜宴也没有吃的胃口。我在回忆另外一道美食,姥姥做的鸡蛋羹,那是我的独享。
妈妈做不出姥姥的味道,而姥姥已经去世多年,现在只能靠回忆。
暖爱,源于小美好,源于美好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