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毕业季,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毕业季,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随笔)


作者:生活的另一半 白丁,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9发表时间:2020-08-13 13:07:58


   小县城的毕业季,也无非就是这样,偶有一个或是两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大家都高兴坏了,颇有普天同庆的味道,空气里都弥漫着兴高采烈的味道。县上的领导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你来我往的登门“慰问”,送上“奖金”,送上“有福了”,“面子”,“祖上冒青烟”诸如此类的话语,自然是说者滔滔不绝,听者也欢喜不尽。也自然是领导高兴,父母高兴,孩子也高兴,真是皆大欢喜的和谐了。
   当然了,谁肯去理睬那些名落孙山的“失败者”呢?我当年高考落榜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总是挥之不去,那点点滴滴如影随形的跟了我很多年,时时刻刻提醒我,我,不过是个失败者。想当年大概是太伤了父亲的心,当时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眼神慢慢黯淡下来的样子总不时浮现在眼前,也许是历史的原因,父亲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有的恐怕是能够离开农村,不再过他的苦日子。有了这些,特别是断了唯一离开农村的机会,父亲突然眼光犀利得有点可怕,一个老实人愤怒起来,也是可怕的,他嫌弃地、恶狠狠般甩出来一句话:
   “明天跟着你姑父,去工地上打小工吧!”
   如果说“谁的青春不迷茫”轻飘飘的一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看不到这许许多多人曾经的心酸与无奈。
   毕业了,学校自不必说,就如工厂里流水线下来的产品,自然是没有售后的,虽然是合格品,但就业的几率低得可怕,百分之十到二十罢了,如果是工厂早就倒闭了,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时候,我也会在想,那些“父母们”做人家的父母,通过考试了没有,都合格了吗?这念头也常常在脑海里转过来转过去的,自然是不敢说出来,以免会被别人乱棍打死,或者被口水淹死。因为很多父母花钱按着孩子们的头,让他们感恩了。从何来的就业指导,人生明灯去,想都不能去想。
   社会上很多人自然不会怎么善待“失败者”。历史上失败的英雄少得可怜,也大多喜欢跟胜利者站一起,如果说弹冠相庆说的还很委婉的话,鸡犬升天说的就很露骨了。
   我们也自然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人生哲言。又何尝对一时的失利者有些许的温暖和关心,雪中送炭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而锦上添花普遍愿意去做。不说考上清华北大的,这些人中常常出了国,许多连国都不回的;就说“211”“985”这些,也或者是一本二本的,自然是去一线城市的去一线城市,去二线城市的去二线城市,人才会被大城市虹吸过去自然无可厚非,谁让我们都希望“人往高处走”呢!
   一个县城里,留下来的大多是那些高考失利者,父母膝前留下的大多是那些没有出息的孩子,他们的失败是我们的失败,他们永久的失败也自然是我们永久的失败。
   对他们好些!毕竟,他们才是这个地方的底色。

共 1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到高考,在人们的观念里,似乎一直是无数学子跳龙门的机会,尤其对那些在高考发挥中考出了佳绩的学生来说,那一种荣耀真的是耀目的。也因此带给了学校、家庭、本人无上的荣光。其实,话说回来,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次考试失利并不是句号,人生并不是华山一条道。所以,还是要给那些高考失利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0-08-13 13:08:40
  一篇推心置腹的随笔。
回复1 楼        文友:生活的另一半        2020-08-13 18:44:14
  谢谢!好久不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