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故事】【山河】死不闭目(微小说)
大兴安岭脚下,有个偏僻的村庄叫刘家屯。屯子西头,一处由四间土坯房组成的院落里,住着刘姓家老太太一族人。
老太太四十岁那年,老伴因病撒手人寰,给她留下了两儿一女。大儿叫德才,二儿叫德智,女儿叫小翠。
七十年代初,因家里比较穷,老太太平时十分俭朴,掉地上一颗豆粒,都会把它捡拾起来。半斤油,能吃两月还有结余。菜叶子不扔,摘巴摘巴实在不能吃的,其余全都淹了酸菜。每到秋收完,她家地里都找不到一颗遗落的高粱米,都被老太太捡干净了。
全屯的人都知道,老太太生活很吝啬。但都尊敬她,因为她很善良。
这天,吃完长寿面,老太太感觉头晕,躺在炕上,不一会,就没了气息。
德才和德智见状吓坏了,急忙跑去叫来了乡医。
乡医赶来,立即进行抢救。一把脉,乡医摇了摇头:“准备后事吧。”
德才和德智乡医这么一说,立刻跪在了老太太的炕前,放声痛哭起来。
哭了一会,大儿子叫自己的孩子,到十里营去接老妹小翠。
邻居闻知老太太过世,都赶来帮忙。
专给村里做红白喜事的六婆也赶了过来,给老太太擦洗身子,换寿衣,然后让大伙抬到寿床上,点上两支蜡烛。
几位上年龄的老人,开始折叠纸钱,以作备用。
刘家儿孙们都戴上了孝帽,按辈分排列,一起跪在了老太太寿床前。
等这些张罗好,已到晚间。
按当地风俗,家人不全,没法给老太太盖脸。
看老太太侧着个头,眼睛睁着,大儿子德才哭着问道:“妈,您是挂念您的孙子们吗?放心吧,您的孙子们都很听话,爱学习,他们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妈,您就放心上路吧。”
德才说完,用手在老太太眼睛上划了一下,老太太的眼睛闭了一下又睁开了。德才再连续划几下,老太太都没再闭眼。
德智看到这个状况,赶忙给老太太磕了个头,说道:“妈,我知道,您是担心我们的以后。妈,您放心,我和我哥都有了自己的生意,生活会越来越好。妈,您就放宽心吧。”
德智说完,也用手在老太太眼睛上划了一下,老太太的眼睛闭了一下,接着又睁开,再也不闭上。
准备盖寿布的二婶一看,对德才和德智说道:“看这情况,这是要等你老妹来了,一家人,少一个也不行啊。”
正准备哄孩子睡觉的刘家老妹小翠,听侄子说他奶奶已经不行了,紧忙把孩子托付给婆婆,一路十分伤心,流着泪跑着回到娘家。
一进门,小翠就跪在了地上,用膝盖着地,移动到老太太寿床前,拍打着床沿,放声哭叫起来:“娘啊,我的娘啊,您为什么就不等等您的女儿呀……”
小翠哭得伤心欲绝,引发德才、德智和一应后代们跟着哭起来,一旁的邻里们也都陪着掉泪。
二婶走来对老太太说道:“大娘啊,您闺女也回来了,一家人都齐全了。大娘,您可以安心上路了。”
可老太太还是歪着头,只是眨巴了一下眼,没有要闭的意思。
六婆走了过来,嘴里一边念叨着什么,一边为老太太扶正了头。可六婆刚一松手,老太太的头又歪了过去,三番五次都这样。
六婆见状,十分惊骇,这种情况她也是第一次遇见:“四个时辰已过,她的魂还不愿离身,一定有什么她放心不下的事。”
近旁站着的人群里,几个手脚有点不干净的,腿肚子开始抽筋,平时对老太太不敬的,此时也产生了恐惧。他们的心,都惴惴不安起来,怕被老太太给带走了,不由得腿脚一软,都给老太太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
见过几次场面的二婶,对小翠小声说道:“小翠,先不要哭了,你妈总不闭眼睛不行啊,咋盖布呀?你看咋整?”
听二婶这么一说,小翠才注意到老太太的头正歪着,眼睛睁得老大。
小翠顺着老太太的目光一看,八仙桌上的煤油灯在闪动着,似乎有一股力量要将它熄灭。
小翠擦擦眼泪,站起身,在大伙疑惑的目光中,走到八仙桌前,将那盏煤油灯吹灭。
当大伙再瞅向寿床上的老太太时,都呆住了:老太太竟自己端正了头,脸上带着满足和安详,闭上了眼睛。
大伙这才明白,老太太为什么不闭眼了。
二婶摇摇头,叹口气,给老太太盖上了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