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乌鲁木齐,我的家园(散文)
繁华的街道,依然喧嚣,即将来临的夜幕华灯初上,如同星星一样的街灯,拉长了匆匆归家的行人疲惫的身影,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依旧守候着一束属于你的亮光,温暖的如同张开双臂拥抱孩子的母亲。夜空下的乌鲁木齐霓虹闪烁,宛如七色彩带,绚丽夺目的灯光映照着一座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我的城,真美!
如今,我的家园依然美丽,可是她受伤了,我从三十七天前说起。
那天的一个晚上,我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吃过晚饭悠然地走过阳台信手推窗,一缕微风吹过耳际,感觉瞬间驱散了白日劳累,正在享受着此刻清浅时光。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伴着悠扬的歌声。我喜欢的手机铃声响了,一个小同事打来的电话,他说:“张姐,你赶紧下楼去买点菜吧,因新冠疫情又要封城了,沿途已经看见各大超市菜店前的市民排起了长队,我现在去单位喂鱼,浇花……”
感谢小同事的好心提醒,挂电话时我有点懵了,这个突如其来消息让人瞬间有点措手不及。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时针已指向十点三十八分,脑子里也不知道去“抢”什么?就下楼了。走到小区门口才发现社区的蔬菜店菜架已经空空如也,角落里孤独地躺着两瓶酱油,旁边的超市里也是挤满了抱着方便面拎着鸡蛋筐,排队扫码的年青人和拿着现金的老年人。
小区楼下的灯光有点昏暗,看不清擦肩走过的你我,也看不见空气中是否飘着肆意的病毒。我两手空空头也不回地上楼了,我知道疯抢囤货的那些人只是少数而已,我也知道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人民的钢铁长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让一个百姓没菜吃没水喝。我虽然没有落寞,没有焦虑,可内心充满了对新冠病毒的憎恨和愤怒,新冠病毒又是不请自来。今年的春节原本应该是每个人盼望已久和亲人团聚的日子,谁曾预料来了这么个不速之客,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收起了走亲访友的脚步,响应各级政府及各街道社区抗击疫情的号令,安静地待在家里,守着一方净土静待消灭疫情凯旋归来的勇士。这些可恨的新冠病毒,终究在春暖花开之际,已被我们的党及各级政府还有意志坚定的医务工作者消灭殆尽。现如今它又一次肆虐了我的家园,再次迫使美丽的乌鲁木齐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各族人民绝不会屈服于一个小小的病毒,会用坚强的意志,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之城,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自从我的家园受到了伤害,宽敞的街道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我的家园,安静极了,静得可以听见草坪里知了地叫声。每天小区里的社区工作者和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在楼宇间不辞辛劳地穿梭,口干舌燥地宣传疫情期间要求居民不得出门、不得扎堆聊天、不得悠然散步……顶着七月流火的烈日,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他们的工作。如今,居民都封闭在家里,大疫当前,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无非就是琐碎的衣食住行问题,各小区各居民点蔬菜配送、买水买电、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例外,做到了事无巨细。每天居民写个纸条列个清单,写上门牌和电话,交到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手里,每天晚上八点小区里的志愿者每栋楼,每个单元挨个收集居民写好的菜单汇总,第二天他们再去指定的蔬菜店里,认真仔细地拿着菜单一张一张进行配菜。一家不管写了几种菜,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如数配好,再装进一只大塑料袋里,再把各种菜的单价分别贴在袋子上,并且加好合计金额,再重新贴个纸条写上几号楼几单元等等……排列整齐地码在三轮车里,送到小区各个楼下。再挨个打电话通知菜到了,可以下楼来取,直到放心地送到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他们再回去重复着今天所有的工作流程。这些看似非常普通且简单的工作,看起来轻松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如果让你每天都头顶烈日不厌其烦地去做,并且把它做好,那么,你从他们汗水湿透的衣服和恰巧滴落的汗珠里,就能感觉得到不平凡的工作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而且非常的辛苦!
一日,我接到一个志愿者的电话,让我下楼取菜。当我从他(她)们手里接过菜瞬间,我看见了他晶莹汗滴自发间流下,汗流浃背。他(她)们顾不上擦一把,甚至不会抬头看你一眼,只想节约时间,赶紧把每家每户需要的菜送上他们的餐桌。提着手里的菜,心里满满地是感动,犹如一股暖流经过我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使我的眼眶里满含着热泪。在这个疫情卷土重来的炎炎夏日,每个志愿者的辛劳付出,又如山川江河中的涓涓细流,把点点滴滴的清凉融汇在一起,滋润着乌鲁木齐的每一个角落。
我感动之余轻轻地拍了拍志愿者的肩旁,由衷地说了一声:“谢谢!您辛苦了!”
你们和那些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伟大,只是你们选择的战场不同,但你们都是奋战在抗击病毒路上的逆行者,致敬,战役中的英雄!
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也让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来不及多想,每个医务人员都自觉地投入到战疫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无声战斗,一样要把这可恶的新冠病毒彻底赶尽杀绝。医院就是勇士战场,测体温、抽血、输液、提取咽拭子标本……我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他们每天身体,都裹在严严实实的防护服里,眼睛上是密不透气的护目镜,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当他们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连双手都被汗水浸出褶皱,回到现实也是一模一样的工作流程。他们都是随时听从命令,不言退缩,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正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恪尽职守医务人员,坚守在抗击疫的第一线,广大的老百姓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他们才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在家里封闭了一周时间,社区干部群里通知每个居民报如实填写个人信息。要进行一个滴水不漏汇总信息,准备汇总完数据以后,在家里待命等待通知做核酸检测,做到人人如此无一疏漏。报完信息第三天,我便接到了小区志愿者送来的小纸条,裁剪得非常整齐的一个有筷子那么宽度的小纸条,上面打印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社区工作人员,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小区,要收集并统计每个人的上报信息,一个一个录入电脑系统做成表格,打印出来再进行一个人一个人地裁剪成条,再由几个志愿者拿着小纸条,挨家挨户地爬楼送到每个居民的手里。当我在凌晨一点多打开房门接过纸条时,听着他们气喘吁吁地声音,看着他们满头大汗,心里挺不是滋味。我不是他们的家人,你也不是他们的亲人。可他们此时此刻却行走在黑暗中,敲开千家万户的门,不厌其烦地递过纸条交代你,记得明天早上要做核酸检测……这份工作是如此繁琐过程,但他们却做得如此精分细化。平凡的工作岗位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追求,没有怨言没有逃避,把父母和孩子都放在家里,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奉献着自己不一样的青春年华。其实这是一个灿烂的夏夜,举头仰望星空,那里终有一颗是属于我们的星星。那些辛苦行走的人们,不仅给漆黑的夜空带来了一丝光明,尽管只有一缕,也能给迷茫等待中的人引向黑暗的尽头,照亮着你我回家的路途。
等到我们小区做核酸检测那天,我便早早起床了,心里暗想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志愿者,他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迎着朝霞出发,伴着夕阳归来,我们小区全民要做核酸检测,也要早早起来,做好准备工作。只要楼下志愿者一声招呼,就要听从指挥,迅速下楼排好队,尽量不耽误这些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时间。虽然说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了,可总有些人领悟能力较差,随意乱排队,要按照楼栋号单元号楼层数字排队,看着歪七扭八的列队形象,志愿者要不停地给他们纠正一下,那天气温35度。热!
排着长长的队形,依次来到社区临时搭建的棚子下面,这里就是核酸检测点。依次排着六张桌子,旁边简陋的水泥台阶上坐着三个替换医生,还有三个社区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每个桌子前面有两个医生。
她说:“你可以坐在椅子上了。”
一名医生接过我手里表明身份的信息小纸条,剪下来贴在一个登记本子上,另外一名医生和蔼可亲地说:“别紧张不难受。”医生手里拿着三根棉签和一个试管:“摘口罩、抬头、嘴巴张大一点,啊……地声音大一点就可以了。”在她的指导下,我的头部微微往后仰起,露出两侧咽喉扁桃体,医生手里的棉签会伸过舌面,在扁桃体深处来回擦拭几下就完成了检测。正式检测应该没有四秒,只是我有点紧张,其实整个过程挺快的,有点酸也没有太大不适感,没有想象中恐怖。在我起身的瞬间,快快地看了几眼眼前的医生,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见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医生。我看见了她护目镜下汗滴,顶着35度高温,再大的阴凉也遮不住四周烘烘热浪。每天这些天使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从早上一直重复一个动作到晚上结束,真的是太辛苦了!小区居民还好,能够按照要求井然有序排队走过,并且能迅速离开检测点。我无法表达内心感动,只有说声:“谢谢!”因为你们真的是广大百姓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每个人的相遇都是注定的缘分,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同住在一个小区里,都共同拥有一个家园,美丽的乌鲁木齐我的家。以前的时候,大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住在一个单元里,互相也不认识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因为疫情,大家共同进到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小区群,因为百姓共需的油盐酱醋,生活小事儿,逐渐熟悉一点点,渐渐地凝聚在了一起。其实,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或许就是千载一瞬,茫茫人海中,从来都觉得相逢是一种偶然,邂逅是一种机遇,如果彼此不相知,那也只会日复一日地淹没在喧嚣的城市里。现在疫情当下,病毒肆虐的日子每天在上演在谢幕,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冲锋在前的医务工作者,各个社区和志愿者同胞,他们每天都奔走在赤裸的空气中,或许会和空气中传播的病毒擦肩而过。我们更加没有理由,不服从党和各级政府及社区工作者传达的命令接受管理,不要出门安心在家里抗击疫情,才会少给社会添麻烦。
疫情依然没有消灭彻底,每天大家还得继续宅在家里。生活上不能像正常的日子那样方便,不是想吃啥就有啥,也不是你菜单上列了啥菜就有啥菜给你配送的。现在各区所需生活物资供应正常,有的时候个别物资匮乏,是完全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的。只要大家都抱有美好的愿景,一定会早日消灭新冠病毒的。只有个别时候有一两个居民不能通情达理,不能完全理解目前这种生活状态,我期望个别居民素质还得提高,也总有某件小事我不得不写下来,说出来至少心里会好受一些,也希望在疫情当下,我们能致敬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各岗位的辛勤工作者。
那天天气还是燥热不忍,我的楼后是7号楼,那天有个志愿者骑着小三轮车,在36度的大太阳下面烤着,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走在楼前面。他的身子因为用力而前倾,因为天气太热而汗水湿透了衣衫。我在六楼都看得见他的衣服上的汗渍。他们嘴里一边喊着:“几零几的住户下楼,提一下你订的菜到了……”他挨个单元在分发菜品,快一个小时了还没送完。这时候,有一个非常不和谐声音敲打着我的耳膜。我站起来,走到阳台推开窗户,这个声音是从五楼的一家阳台上传出来的,只见有个女士大声对楼下的志愿者隔空喊话。
她说:“我要的长辣子你们怎么给我配送的圆辣子?”
楼下的志愿者抬头回答她说:“没有长辣子了,只能给你配了圆辣子。”
本以为她该满意了。殊不知她又喊一嗓子:“菠菜我就要一小把怎么装一大把?我一个人在家里又吃不完?我要的红萝卜没有为什么装了空心菜?”
志愿者依然耐心地给她解释说:“菜店绑好的就都按把销售的,眼下蔬菜品种有的时候不全,有啥菜就配啥菜了……再说现在因为疫情突然卷土重来,本来蔬菜瓜果菜店就没有太多的囤货,你今天就将就吃吧。”她不情愿地关上了窗户,最终连声谢谢也没有。我就在对面窗户看着她,他们的对话我听得很清楚,心里一阵莫名恼火。我真想告诉她,疫情当下,居家隔离,安全第一。居民不能出去随便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志愿者们辛勤为小区居民服务,我们在家里应该更要懂得理解宽容,为志愿者点赞!
夜色渐渐退去,太阳依旧会冉冉升起,疫情终究会被践踏消灭殆尽,永世不会让它有翻身之际。那时的百姓安居乐业,且听风吟,静赏花香,任记忆厚重,叹一世繁华。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园,虽然现在浸入了一小股新冠病毒,在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关怀下,我们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定会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我们不能为抗击病毒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只能安心地待在家里,为那些坚守在第一线的坚强的医务工作者默默祈祷!默默祝福!
你看,我们的家园依旧美丽,我们的百姓依然祥和安宁,人民的生活依然井井有序,那是一幅水墨丹青的中国画的欣然景象。
乌鲁木齐,我的家,你依旧是一座和谐温暖的城,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闪耀在祖国的西北边陲,腾飞吧,巍然耸立的年轻之城!一座坚不可摧牢固之城!各族人民在你温暖的怀抱中,正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