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笋,美味的诱惑(散文)
一
对于笋,我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特别喜欢挖笋,也爱吃笋,到了“宁可餐无肉,怎可盘缺笋”的地步;也有可能是笋的粗纤维,有助消化,还特别美味,所以特别喜欢。即便不是这样,也有可能一直怀念那种感觉,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情结。每次只要到了挖笋的季节,只要有空,我总是很积极。我挖笋的技术很烂,特别是挖冬笋的时候,总是高兴而去,失落而归,但还是乐此不疲。
经常看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节目中介绍全国各地的特色美味,这给我的触动很深,于是有了写此文的冲动。
挖笋,说难不难,说易其实并不容易。比如挖春笋,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能舞动锄头,会观察笋子破土痕迹或直接找破土而出的笋,几锄头下去,春笋就会到手。而挖冬笋就不一样了,会挖的感觉很容易,去楠竹林,只要几个小时,就会满载而归。不会挖的,不管去楠竹林里多久,最终都会两手空空,失落而归,我就属于后者。
小时候,其实有人曾经传授给我挖冬笋的技巧,那就是看楠竹的枝叶是否茂盛。竹叶越茂盛,越青绿,有冬笋的机率就越大。再者,就是看竹尖方向,这样可以找到竹鞭的所在,然后就可以顺着竹鞭挖,就有机会挖到冬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是没什么耐心的,几锄头下去,没有看到冬笋,就急,就会放弃。这样周而复始,几个小时下来,往往收获甚微。近几年,冬笋价格好,竹林里人来人往。当然,不要担心他们会毁坏竹子马鞭,他们会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它,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些楠竹继续为自己提供资源。
二
春暖花开,春笋破土而出的时节,挖一般的春笋是相当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做到。一般的笋,我是不屑一顾的。只要钻入竹海,我就会满山遍野地搜寻我心中那特别美味的“白牙笋”。找这种笋的过程是辛苦的,要有鹰一样的眼睛,还要有狼一样的毅力,才能在茫茫竹海里发现它靓丽的身姿。在竹海里穿梭,发现一个金灿灿的、嫩得滴水的尖儿冲破大地的禁锢,沐浴春天阳光和雨露的小生灵时,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每当此时,我都是悄悄地走近它,小心翼翼地扒开它的“掩体”,像哄孩子似的,慢慢地挖掉它周围的沃土,直到它将自己的真容全部呈现在眼前,我放心了,一锄头下去,“吱呀”一声轻脆的响,一个笋壳尖金黄,笋蔸处笋肉乳嫩的白牙笋,就会应声而倒。去掉泥土,拧在手上,掂量着分量,感受着收获,想想就令人心醉。白牙笋是春笋的变种,即使长成竹子,也是肉竹,当不了材料,所以,我们当地人都会把它挖了,让它为我们的餐桌添一道难得的美味。一般情形下,只要深入竹林,随便挖一挖,都能挖到了不少。我这种人,不贪心,只要挖几十斤,就会兴致勃勃、乐呵呵地回家。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现在。
鲜笋虽然好吃,但不容易保存。每年春季,“白牙笋”正当旺季时,只要有空,我都会回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顺便多挖一些白牙笋。挖到白牙笋后,去掉笋壳,竖刀切成四块,过沸水一焯,放在竹席上,在太阳下晒干,做成干笋。对于干笋,有很多种吃法,如干笋蒸扣肉、干笋炒腊肉、干笋炒干辣椒……但到现在为止,我最钟情的,还是把它做成干笋扣肉。干笋扣肉,肉油而不腻,肉皮颜色棕红,肥肉入口即化,瘦肉松软可口,泡好的干笋经高温蒸后,笋子融合了笋和肉的香味,闻着香,吃起来更带劲,那绝对是人间美味。我常想,这笋对于肉而言,就是一道可随意调味的食材。
做干笋扣肉,首先要把干笋用水泡软,然后处理好五花肉。处理五花肉程序稍微复杂一些,我们家里是这样做的:开水先煮肉,沥干水,肉上浇透甜酒汁,过油,炸成枣红色备用。五花肉处理好后,就可以正式做扣肉了。做干笋扣肉,第一步,就是把处理好的五花肉切片,放在用酱油加盐调好的卤料里卤制,为了让做出的扣肉既好看更入味,每一片五花肉都要把卤料沾匀。第二步,在瓷碗或不锈钢碗里,按肉皮在下,瘦肉朝上,依次摆放好。第三步,盖上已切碎泡好的干笋,入高压锅蒸一小时即可。第四步,把蒸好的扣肉倒扣在盘子里,美味的菜中佳肴就此成功。只见盘子中枣红色的肉片整齐排列,肉下干笋被油裹住,一看就会让人口水直流。若要扣肉口感好,蒸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就没有入口即化的感觉。我估摸着,“扣肉”可能是因为这最后的一倒扣,所以人们很形象地把这种美味称为“扣肉”吧。
其实,在我们南方,笋的品种还是很多的。比如,在黔城,有一种笋,叫“苦竹笋”。每年,其他笋慢慢地谢幕,它姗姗来迟,粉墨登场,那时是比较贵的,市场上一般卖七八块钱一斤,虽然贵,但仍然挡不住那独特味道的诱惑,被很多人热捧着。这种笋,外壳上斑斑点点,似泪撒其上。去壳,笋肉米黄色,放在鼻子底下闻闻,有一股苦竹笋特有的清香味。炒时,只要斜刀切薄片,加点老干妈豆豉,味道特香!吃起来那是苦中带甜。虽然同在一个市,但我的老家却没有这种笋,所以有时想想,大自然实在太神奇。笋也分地域,也有势力范围。
可在老家,有一种从小到大一直无法忘记的笋,那就是“烟竹笋”。这种笋,特别适合炒“爆竹笋”;也可晒干,作为菜青黄不接时的主菜。在炒前,用刀子拍碎,切段,放入烧热的油锅,迅速大火翻炒,加入拍碎的青椒段,几分钟过后,一道家常菜——青椒爆竹笋即可装盘上桌。这道菜清香入鼻,脆嫩可口,略有辣味,别有一番风味。
三
2020年“五·一”小长假,回家看望母亲,正好是烟竹笋旺盛的季节。虽然节日期间,“新冠病毒”仍然在我们国家肆虐,有些省的人们仍在水深火热中,但在我们这样的小山村还是比较安全的,可以上山采些山珍。
“五·一”那天,六点多钟,我和哥哥、嫂子商量好,带上蛇皮袋,往有烟竹笋的地方出发。当时,我和哥哥边走边说着小时候的事,一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一路有说有笑,走过油菜田,穿过玉米地,看着茁壮成长的玉米苗,走过柑桔园,闻着浓浓的柑桔花香味,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眼前的山坡不是很高,漫山覆盖着烟竹。在山脚,我们略作商量,就各自拿着蛇皮袋,迫不及待地往竹林里钻,开始了寻找山上的“小可爱——烟竹笋”。刚钻入竹林不久,我就有发现,在不远的前方就有四五根比拇指还粗的“小可爱”,高的七八寸,矮的三四寸,高高低低,姿态各不相同,有如小媳妇,含羞涩涩。它们努力着,似乎想冲破这满山绿的牢笼,寻求阳光之路。看到这样的场景,平静多年的心难免有些兴奋。这是我时隔多年后,在山里“扯笋”,心情自然不一般。看到这么多“小可爱”,我等不急了,立刻手脚并用,披荆斩棘,爬往发现笋的地方。到后,先摇后扯,烟竹笋轻易被整根拔出。虽然早上凉风习习,但在茂密的低矮竹林里,仍然比较闷热,汗水既湿透了衣裳,也模糊了眼镜。在整个过程中,我是一边用衣袖擦着汗水,一边搜寻着“小可爱”的踪迹。虽然脸上汗水如注,衣服全部湿透,但我觉得,丰厚的回报是最好的灵药,可以让人喜笑颜开。两个多小时后,我们三人在烟竹林山顶会合。我发现大家都扯了二三十斤烟竹笋,收获颇丰。我背着大半袋子的烟竹笋,迎着朝霞,踏着山间小路,兴奋异常地往家里走。
回家后,便是忙碌的时候,嫂子做饭,我和哥哥、妈妈就忙着剥笋。双手将笋尖揉烂,左手握住笋,用右手食指缠绕笋皮,一路卷下,只需两次,笋便成了裸体,露出鲜嫩的笋肉。由于早上扯的笋多,我们三人足足剥了一个多小时。预留出炒爆竹笋的材料,其他的都用开水焯一焯,撕成两片,晾晒干,储存。
笋,既是美味佳肴,也给与我们一种生活情趣,回家扯笋,只不过是引子,更多的是想多陪陪老娘,让她老人家有更快乐的晚年。假期是短暂的,回味却无穷,只要有心感受生活,感受自然的神奇造化,感受家的温暖,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许谢晋写这幅对联时,只是讽刺某些官员,说他们立场不坚定,利益熏心,牙尖嘴利,脸皮超厚,而肚里却是空空,毫无素养,毫无道德底线。我知道谢晋是鄙视这种靠关系爬上领导位置的官员们。但在毛主席的笔下,却焕然一新。他的引用主要是为了批评有些干部只说空话,不干实事;写新八股文,只知道罗列12345和ABCD等,毫无意义。
我在此不想做高深莫测的评价,只想说,笋的品格与众不同,虚心是它的本质,虚心是其全部。虚心可以让人进步,虚心可以让人尊敬,虚心更可以让人感觉有亲和力。
我们都知道,笋有她的空灵,兰有她的幽香。所以,历代很多国画家,都会画笋和竹子,表示自己的品格与众不同。
笋,是我便不够的美味,更有着令人顿开茅塞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