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盛夏时节 游走草原(散文)

精品 【心灵】盛夏时节 游走草原(散文)


作者:黄皮人 秀才,1474.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0发表时间:2020-09-01 15:00:32
摘要:盛夏,是季节与草原相约的日子,我们绝不缺席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与草原延续一年一度的亲密接触。

【心灵】盛夏时节  游走草原(散文)
   盛夏,是季节与草原相约的日子,我们绝不缺席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与草原延续一年一度的亲密接触。
   天梦源农庄,紧邻张北草原天路,农庄的郑老板是我朋友的孩子,每年盛夏我必去小住几日。不是仰慕农庄温馨浪漫的名字,而是流连那里清凉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清静的环境。至于草原天路,我不仅专程游玩过多次,而且居住在农庄的房间里凭窗眺望: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和茂密的丛林尽收眼底。因而,对草原天路有一种审美疲劳;旅游,我喜欢有新鲜感。
   今年盛夏,朋友专程从武汉驾车来张北旅游,我则由北京驱车到天梦源与朋友相会。
   郑老板说:“叔,我带你们去个新地方。”
   我问:“什么地方?”
   郑老板说:“去了后你就会知道的。”说完,嘻嘻一笑。
   嗬,还很神秘。郑老板知道我的爱好,故意吊我的胃口。
   于是,一行五辆车上路了,出门便驶上了草原天路。这是一条铺设在草原之中、群山之巅的柏油公路,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绵延百余公里。沿途有高山、沟壑、河流、草甸、丛林,黑色的公路宛如长龙与蓝天相接,与白云为伴。驾驶车辆有一种在云中行驶,在空中飞翔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夏季的草原天路,虽然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各种植物都盛开到了极致,但色彩过于单调,绿色为主旋律。秋季却一反常态,各种植物唯恐辜负了大好时光,竞相展示最曼妙的本色,万紫千红,依地势而连绵起伏,聚色彩而形态各异。
   汽车驶上高速公路,在康保县城出口,又继续朝西北方向行驶。我们惊异地发现,窗外的风景渐次丰富起来,立马拨打郑老板电话,要求停车观赏。自驾游就是这么方便,想停即停,说走就走。
   这里的风景与草原天路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草原天路是随意的、粗犷的,仿佛大写意;而这里是规整的、精细的,宛若小写意。这里是庄家,按照不同的农作物分类种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阵势,或长形,或方形,或棱形,浩浩荡荡。加之正值成熟季节,农作物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看起来壮硕丰盈、绚丽多姿。
   油菜花金灿灿的,热烈而奔放,微风中像少女一般摇曳着轻盈袅娜的身姿;向日葵黄澄澄的,矜持而典雅,阳光下似娇娘一样低垂着妩媚含羞的圆脸。至于那绿油油的荞麦叶,白晶晶的土豆花,更像勤劳而厚道的庄家汉子,根须深深地植于土壤里,守卫着希望的田野。
   如此优美的风景,别说亲密接触,甚至好久都没见过。我们像蜜蜂一样在田地里、花丛间东奔西跑,寻找最佳的角度、最美的景色,摆弄着不同的姿式,拍摄瞬间的影像。正游玩在兴头上,郑老板催促我们赶紧上车,说还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们都恋恋不舍,没有挪动脚步,郑老板见状,说:“前面就是康保县著名的景点--南天门,比这里不知好玩多少倍。”
   听说比这里更好,我们赶紧上了车,仅仅走了几分钟的路程,便来到了南天门。这里四面环山,仅一条马路通往山里,前方再无路可走。这是一处正在开垦的旅游处女地,当地人称作康保坝上草原,连绵不绝的大山突兀于草原之上,将草原一分为二,形成了奇妙的自然景观。山是草原雄关,两边是宽广无际的草原与田野,既有平原地带的特征,又有山峦丘壑的风貌。
   郑老板介绍:这里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大山是冀蒙两地分界线。
   由于这里尚未对外开放,知名度不高,如果不是郑老板做向导,我们决然不会到来。然而,这里的历史背景和风景颜值却丝毫不逊色于周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原本无门,亦为一处无名之地,因山深林密,人迹罕至。然,一段传奇故事使这里名声大振,南天门之名流传至今。
   当年成吉思汗挥师南下时,途经此处,忽然前方探马飞报:前面有大山挡道,无路可走。成吉思汗命令再探,不一会,探马回报,确实无路可走。成吉思汗听后勃然大怒,即刻策马前往,果见一座大山横亘前面,遂下令军士:给我抬弓箭来。成吉思汗的弓箭并非我们所了解的竹制弓箭,而是用千年古藤制成的弓,用最硬的锋钢制成的箭,弓箭合起来重达500余斤。成吉思汗一般很少动用,既使用时,也得8个军士才能抬得动。弓箭运到,只见成吉思汗双臂用力,展弓搭箭,弓张如满月,但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大山撕开一道缺口。一面通天绝壁宛若一扇通天大门洞开,脚下现出一条通天大道,高数丈,宽两丈余,直上直下,光滑无比。从此,这里开辟了一条山路,取名南天门。
   我们来到这里,由于山路崎岖,乱石遍野,当地旅游部门正在组织人员修建木质栈道。沿着栈道朝前走,豁然出现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南天门”三个大字。抬头仰望巨石后面的南天门,它由两座山势迥异的石峰组成,山石叠嶂,东山呈嶙峋之态,西山现悬垂之状,峡谷绵延三、四公里,山口天然成门。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山谷间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从石罅间汩汩流出;山上一条瀑布呈抛物线由上而下,落入一潭碧水之中,与清泉交汇。泉水顺着两峰间蜿蜒狭长的山谷,一直流向北部草原腹地,形成众多淖泊,供游牧饮用。由于泉水含有诸多矿物质,又因山石周围长满野生药材,因而,这一带的人少病且长寿健康,畜无疫且质优肥壮。我们在游玩过程中,看到不少游客拿着大瓶小壶,在灌装泉水。
   为了敬奉老天爷赐予的这块宝地,清康熙11年间,蒙古民族在此建普慈寺,常住众僧,高峰时诵经的喇嘛、蒙人多达3000余人。数百年过去了,如今具有蒙古特色的石雕牌坊、尖顶石塔和红色寺庙依旧残存。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袭,早已字迹模糊、面壁斑驳,但依稀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我们在参观这些建筑物时,禁不住久久地凝视、沉思,分明感受到了它那厚重的历史,不由肃然起敬!
   如今,南天门因水而秀、因绿而美、因山而奇,因稀而贵,前来观光旅游的人逐年增多。近年来,当地旅游部门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柏油马路刚刚修通;我们抵达时,一条通往山顶、另一条通往峡谷的木质栈道已经基本完工,施工人员正在刷油漆。
   由于山路陡峭,通往山顶的栈道盘山而建,蜿蜒悠长。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毫不费力地登临山顶,大有山高人为峰之感慨。俯瞰山下,远山近野历历在目。北边,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白蓝相间的蒙古包,牛羊群像星星般散落其间,河水映射着蓝天白云,一派草原风光。南边,康保大地秀美如画,田野五彩缤纷,高楼鳞次栉比,马路似宝石般镶嵌在大地上,汽车往来如梭,彰显出勃勃生机。
   刚才我们停车游玩的地方,此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就像一幅浓缩的油画: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坪为底色,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农作物涂抹其间,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棱角分明、或弯曲有致,这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绘制的一幅杰作。
   此时,正值盛夏,虽头上烈日暴晒,但凉风呼呼地刮,倒有几分寒意。原来,这里是风口,山风毫不吝啬地将草原的体温送达过来,让我们免受夏热之苦。原来,这里还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山脚下、草原上,搭建了许许多多帐篷和蒙古包,游人住在这里,能够享受宁静、舒适的草原生活。
   伫立山顶,还能够欣赏另一番难得的景致——风车。周边群山连绵,山峰林立,几乎每座山顶上都竖立着一架白色风车。不是一架两架,而是结群成片,像森林一般,风叶此起彼伏,甚是壮观。我身边的风车转动着巨大的风叶,发出“嗡嗡”之声,我只能对它仰目而视。人类真了不起,借助风力创造了电力,点亮了千家万户,推动了社会进步。
   只有此时,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密切相汇,蒙古习俗与汉族风情和谐相处。这就是康保草原,不仅让我见识了“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文化、汉民族的“农耕文化”,还领略了蒙古特色的佛教文化、现代文明的工业文化。
   我们在这里纵情地玩,肆意地笑,享受草原对我们的恩赐。直至夕阳落山,暮色四合,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返。临上车时,武汉朋友像下命令似的对郑老板说:“明年,我们还要来,必须找一处比这里更好玩的草原!”
   郑老板笑着直点头。
   我心想:“明年,我也要来,因为我与草原早有约定。”

共 31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语言优美,描述详细,写景与抒情相得益彰的游记体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张北草原夏日的风景。对于张北草原,作者已经游览过多次,原本以为没有更多新鲜的景点和风景可供欣赏的了。这次是应友人之邀请,特地来这里与远方的朋友相会的。然而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作品详细地介绍了在去南天门的路上,所遇上的美景。让我们看到了,一行旅人,随即下车,在小写意的山水间流连,拍照纪念,游了个痛快淋漓。然而,更美的地方却是南天门,这是正处在开发中的旅游景区。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那里的情况。美丽的风景,动人的传说,细致地描述,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篇看完,竟然有了意犹未尽之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9-01 15:01:12
  拜读了,很好的作品,把我们带到了天边。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09-01 15:10:19
  感谢秋语老师悉心点评和厚爱!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9-01 15:01:53
  有了老师真好,在这大热天里,足不出户就游览了天下。谢谢谢谢!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09-01 15:11:25
  向老师学习!还得更加努力,回报老师。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9-01 15:02:19
  期待更多佳作在这里首发。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09-01 15:12:25
  一定!文学是我俩相识的桥梁,但愿更宽更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