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巍巍井冈伴我行(散文)
世上的山有千万座,险、峻、幽、奇形态各异,但能给我强烈心灵震撼的只有井冈山。在我心里,这里的山有铮铮铁骨,土地洒满热血。它是岁月铸就的一座丰碑,牢牢地矗立在人们心中。
巍巍井冈山,八百里画卷,眼里的美景看不尽,卷中的故事写不完。它隐藏着太多感动,给每一个中华儿女留下无限深情。今年8月的井冈行,在一天的户外拓展中,一场模拟的战斗生活,更加让我感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令人反省沉思。
初秋的井冈山,气温宜人。在井冈山培训的七天时间里,一天理论学习、听红军后代讲故事,一天在历史景区户外拓展交替着进行。
一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按培训老师制定的计划出发了。当天的活动内容是:穿红军服、戴红军帽、背红军包,去参观三湾改编旧址,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身临其境还原当年红军行军打仗抢救伤病员的场景,做红军粮、吃红军饭。
大巴载着我们一路翻山越岭,整个路程都是呈S行穿梭,左边是峰峦叠翠,右边是万丈悬崖,峡谷峭壁都长满修长挺拔的翠竹,给井冈山平添一股清俊之气。
俯瞰山谷,云雾缭绕,在竹林深处听涛声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既有绿意沁人的视觉美感,又有惊奇险刺激。人在画中行,心早已飞到了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
到达拓展基地,第一件事就是发枪。每人一把汉阳造步枪,不过里面没有子弹,是击水枪。教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帅哥,穿着一身迷彩服,带着军帽,很神气。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列队前往三湾改编旧址。
到达目的地后,教官给我们讲解三湾改编的历史:那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主席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的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其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实行民主,官兵平等。从而保证了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这里还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诞生地。工农红军实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军纪得到明显改善,军民关系更融洽。有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此,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呈燎原之势。
我从中看到,铁的纪律是成功的保障。无论是军队、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严于律己,谨小慎微,杜绝自身存在的一切不良习惯,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行稳致远。
二
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路面狭窄,坎坷不平。当年红军在朱毛的带领下,从宁冈将三十多万斤粮食挑上山,为红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我们轻装简行来回走了一小段山路。下山的路很滑,我走得小心翼翼,深怕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摔下山涧。上山的路很陡峭,走了一会便气踹嘘嘘,汗如雨下,想想当年红军每人挑着几十斤重的粮食,在风雨中负重前行,是何等的艰辛!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我由衷钦佩。暗自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坚持下去,这点苦都吃不了,就是十足的懦夫。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的坚持,都能带给人一种胜利的喜悦感。
三
重走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教官给我们安排在峡谷的羊肠小道上。一边是密林,一边是溪流,路面蒺藜丛生,时常有蛇出没。我们一路穿行,有人唱起游击队之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歌声响彻山谷。清溪奔涌,鱼虾逐浪,一种忧患意识弥漫林间,如果战争突然来临,我们会怎么做?上井冈山,踏着先辈们的足迹,爱国的信念更坚定了。
行到一段地势险要处,教官要我们打一场遭遇战和阻击战。那是全程最宽的一条溪流,溪水很深,几根竹子架在岸边的岩石上就是桥,先一队人马过去埋伏溪岸的丛林,后一队人马要从桥面冲过去占领对岸的领地,我们以水为子弹相互射击,谁的衣服被击湿那就是中弹,衣服湿得最多的那一队就败了。
我作为冲锋队从桥面过去,还是战战兢兢的,因为桥面并排只有三根竹子,既要注意脚下,又要防备对岸的阻击手疯狂击来的水,还好,我事先穿了雨衣。
如果这次战斗是真实的,那结果就是遍体鳞伤,血流成河。除了自己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还要面临同伴、亲人、好友的离去带来的伤痛。只有一种强大的信念才能战胜死亡的恐惧,才能超越个人生死。
行军路线结束后我们演习抢救伤员。大家挑选了两名个子瘦小的女队员为伤员,把事先准备好的红药水倒在白纱布上,给伤员缠头缠胳膊绑腿,大家七手八脚的忙开了。包扎完毕,抬上担架就向前跑,后面的追兵继续拿着击水枪追杀,场面很惊险。一场追击歼灭战下来,大家气喘吁吁。
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长期行军打仗和营养不良都会导致伤口反复发炎无法愈合。想到战争的残酷,心情就很沉重,突然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人的烦恼,往往由于心胸不够豁达,眼界不够高远。这次行军,照见了我的狭隘与脆弱,我为之羞愧。
四
体验了半天行军打仗,到了午饭时间,教官把我们带到一个农庄,让我们自己动手做饭。农庄背靠着山,前面是盘山公路,旁边是开垦出的一片农田,公路对面的山坡上有散养的鸡、鹅、猪、牛在各自觅食。
农庄前面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大棚,很敞亮很透气,坐在里面吹吹山风,看看四周的风景,遥想当年烽火战乱,很感恩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
桌上已摆满了食材,有小鱼小虾、山野菜、山蘑菇、竹笋、绿壳蛋鸡等;厨屋是搭建在正屋旁边的一间传统瓦房,两口土灶,大铁锅,屋角呈井字形架满了短竹片;这就是我们要烧的柴禾,放进灶里一点就燃,散发出淡淡的竹清味道,闻着很舒心。
庄主事先已经准备好了具有井冈特色的四大碗硬菜,我们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洗菜、切菜、炒菜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随后,几道小菜很快上桌。不得不承认,用柴禾铁锅烧的菜带着大自然原生的质朴气息,特别的鲜香味美。
我对庄主说:这么好的竹子,烧了多可惜,真是浪费资源啊。庄主说:我们井冈山竹子特多,竹子生命力很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都能生长,砍了很快又长出新的,所以我们不缺这个。我突然想到了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咏的是竹更像是井冈山的人。
午餐完毕已是下午两点,我站在院子的高台上眺望远方起伏的山峦,以此为背景玩起自拍。教官走过来说:井冈山处处是景点,你看,你眼前就是第四版人民币100元的背景五指峰。我一看,远处的山峰的确像五根手指。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是井冈山主峰,因山峰并列如五指而得名,山势雄壮巍峨,气势磅礴。大家一听前面是人民币的取景地,都纷纷跑来留影纪念。小憩片刻之后,我们奔赴下一个景点。
一天的户外拓展并没有让我感觉疲累,倒像生出一种无穷的力量。返程途中,金色的夕阳洒在万顷林海,巍巍群山更显庄静肃穆。
这次井冈之行让我受益良多,我不仅攀越着眼前的一座座山,也在心底默默地为自己树起了一座山,想着毛主席在《重上井冈山》中的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我以后面临困难和逆境时,我就以此为信念,多了一份战胜的勇气和力量。因为在井冈山的所见所闻,已无形之中增加了生命的高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