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伟人像的故事(散文)

精品 【浪花】伟人像的故事(散文)


作者:习之乐哉 举人,339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7发表时间:2020-09-03 06:10:24


   一
   昨天下午,我正在书房读季羡林大师文集《读书万卷香》的“开卷有益”篇。这时妻搬着一盆这两天刚插活的绿萝悄声来到房间,对我说,插了几盆绿萝都活了,客厅阳台放了两盆,这盆就放在书房,看放在哪个位置合适。我反问妻子放哪里好,因为妻子在料理家务上是个非常精细的人。妻子在书房环视了一下说,你不是喜欢主席像么,就把这盆花放在主席像跟前吧,这花能净化空气,让主席老人家“呼吸”新鲜空气,多好?我从妻的手中接过花盆,很自然而虔诚地把花放置在端庄肃穆的主席像前的台座上,而且,在主席像前深深地鞠躬致敬。抬头看看主席像,我仿佛看到老人家那微笑的面容更加灿烂和慈祥了。
   妻子知道我喜欢主席像,始终不渝地热爱主席他老人家,然而,妻子何尝不是呢?自从搬到新居,将主席像从城里的旧家也搬到这里的书房,是妻子每天一早清理打扫书房卫生时,第一时间就是用专门干净的绸巾,轻轻地,仔仔细细地将主席像抹一边,不留一丝灰尘在上面。镶嵌在主席像上的镜框玻璃,如镜子般透亮。妻子对主席的爱戴是默默的,是付诸于行动的。妻子开玩笑对我说:“你比我幸福,你天天守在主席老人家身旁读书写字,你可要对得起他老人家,要读出点名堂来,让他老人家看看。”我也戏称妻子:“必须的,我一定听他老人家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我与妻子相视而笑,他老人家似乎也看着这对秀恩爱的“小”夫妻而露出会心地“微笑”。
   一个月驻京工作,一个月照顾母亲。这样以来,几乎没时间回城里的家。由于我深爱着伟人,主席像一直在书房陪伴我读书。妻把主席老人家请到新书房来了,合了我的心意。其实,我是把悬挂着主席像的书房看作是“思想风景”之地,内心追求着读书的境界。
   今天一早在书房,给主席像前的那盆绿萝浇水时,抬头看到主席那慈祥和面带微笑的脸庞,我心里升腾起一股浓浓的幸福感,同时,让我想起了主席像陪伴我的几十年的岁月来。
   这还要从这幅主席像的渊源说起。
  
   二
   书房里的主席像,镶嵌在精致的金黄色的木框里,木框宽37公分,高54公分,岁月的时光,已经把相框打磨得略显陈旧,但更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在我心目中是最为珍贵的。因为这个主席像是建国后第一次向国人正式颁发的标准像,也就是建国后第一次悬挂在天安门上的领袖像。这枚难得的主席像,我已珍藏几十年,我确信,目前,家有珍藏建国版主席像的几乎屈指可数。我是怎样有幸得到的,说来还有段故事呢。
   40年前,我从乡下农村来到县城读书,借住在城里一个远房舅家,也就是现在的岳父家。考学省城,毕业分配回到读书的县城工作。记得结婚第二年,岳父住的平房拆迁,家里的家具等所有物件,都要重新分拣,有些物件需要随迁带走,有些物件需要就地处理掉。岳父是教师出身,家里的书多,舍不得落下一本。我在帮岳父搬家时,忽然发现了镶嵌在堂屋正中的主席像,我知道主席像是岳父最喜欢的,听岳父平时跟家人说,主席像是家里最珍贵的,也是最值得收藏的。岳父喜欢,我更喜欢。岳父早就透露过这主席像是建国第一版的。
   也许是领袖崇拜让我着了迷,看着岳父自顾不暇在书房忙着整理书籍的样子,再看看墙上的主席像,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主席像据为己有。这也算是“私欲”膨胀吧。说时迟,那时快,趁岳父不注意,我仔仔细细地把主席像从墙上抱下来,用红绸巾包好,偷偷放到我开来的车子里。很侥幸,帮岳父搬完家,岳父都没有发现。当然,时过境迁,多年后,记得一次主席老人家诞辰日,在岳父家吃饭,岳父忽然想到了搬家时,问起主席像的下落来。我知道岳父是个慈眉善目,脾气好得不得了的一个老人,我只好如实“交代”了拿走主席像的原委。岳父得知后,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有些温怒地说了一句:“还是警察呢,学会了偷!”我只好陪着笑脸。岳父接着对我说,主席像很珍贵,一定要永久保存,还说,我保存岳父倒更放心。岳父瞬时原谅了我,在主席诞辰日那天,我们爷俩小酌时,我跟岳父一块斟酒于杯,浇点于地,以示祭奠伟人,同时我举杯敬了岳父一盏,看得出来,岳父是高兴的。一场不是风波的风波,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尘埃落定了。
  
   三
   自从岳父家把主席像抱回城里的家后,先是精心珍藏了几年,不敢暴露,生怕岳父家人来串门让岳父知道,当与岳父“冰释前嫌”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主席像从书房橱柜里抱出来,用干净的丝巾把相框擦得一尘不染,重新看到了主席老人家始终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容。我把主席像十分虔诚而隆重地镶嵌在客厅正堂的中心位置,顿觉满壁生辉,我心里也充满了暖暖的幸福。
   几年后,我把老人家请到我的书房。我的考虑,一是,老人家一生喜爱读书,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老人家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临终前还让工作人员借来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阅读。可见,老人家是离不开书的。虽然我的书房才寥寥几千本书,但正好有《容斋随笔》这本,还有老人家爱读的《资治通鉴》等,这样老人家有书陪伴,就不感觉寂寞。二是,凡我在家的时间,大概在书房的时间比在客厅的时间长,这样,我可有更多的时间与老人家在一起,与老人家同房读书,这是何等的荣耀和幸福。所以,我把主席像放在最方正,最见阳光,最舒服,最适合看到书的位置。这一放就是几十年,我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在老人家身边,有老人家在,我读书就卖力气,我读书就感兴趣,我读书就不觉疲劳。
   这次老家搬迁,有了新居,新居有了书房,书房有父亲留下的千余本书籍,既有主席老人家爱读的书,还有父亲曾经读过的“毛选五卷”。我考虑,以后在城里住的时间,不如在新居待的时间长,我才有了让主席老人家也乔迁“新居”的想法。我想,老人家会喜欢这个新环境,喜欢这个书房的。因为这里由他老人家忠诚的下一代的衷心陪伴。毛泽东主席的领袖魅力和人格魅力,永远都是我最崇敬的,我希望以此濡染我的胸怀,做一个喜欢读书、热爱生活的好学生。
  
   四
   喜欢主席像是有历史渊源的。
   我想起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人人佩戴主席像章的年代。虽然那时年龄还小,对时事懵懂无知,但人们心目中最亲最爱的就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我记得从上小学开始就胸前佩戴主席像章,像章的种类很多,有塑料的,有瓷的,有铁质的等,我最喜欢那种塑料的像章,而且最喜欢毛主席戴八角帽红五星的那个延安时期的像章。无论是上学期间佩戴红领巾,还是红卫兵胸章,但都不如佩戴八角帽的主席像感到神气和自豪。
   那个时候,家家堂屋面墙上都悬挂或张贴主席像,家家都有收藏主席像章的习惯,而且都把收集来的像章,规规整整地镶嵌在玻璃框里,放置在面墙最显眼的位置。在我的印象里,家里有满满的两相框像章,各种制式各种颜色的都有。如果遇见别人佩戴的像章,自己喜欢,可以商量用自己家的像章相互交换,这是当时蔚然成风的习惯。
   也就是从那时起,对主席像和像章有了永远磨灭不掉的感情和喜欢。多年来,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千变万化,我对主席像的热爱一直有增无减。曾经在父母那保存多年的那两相框像章,十多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忽然不见了,是丢失还是什么原因,我没有过问父母,我知道父母也是无辜的。但对我来说,始终是个难以原谅的遗憾。
   值得庆幸的是,建国版的标准主席像,一直珍藏到现在,而且完好无损。
  
   五
   我真正喜欢读书,应该是参加工作以后,读文艺,读历史,慢慢地,可以说无书不读。要说回忆起喜欢读书的经历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五年级。那时,虽说是“反潮流”、“白卷英雄”污染校园的年代,但在课堂上读毛主席著作是最盛行的时候。出于对伟人的热爱,读起主席的著作却是特别的认真。不但要读,还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某些篇章进行背诵。在班上,我的背诵在班级前几名,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三好学生”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土墙。那时,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著作的深意,却培育了喜欢读书的种子。
   读高中,我最得意的课程就是政治,政治课上最喜欢读的就是哲学。更喜欢老师讲解的毛主席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深刻论述。工作后,我始终没有放弃对哲学的喜好,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而且,收藏了一套精装本的红五卷。毛主席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我最爱读的哲学著作,是在工作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和法宝。幸好,父亲收藏的书籍中,也有一套毛选五卷,我可以随时重温闪着思想光辉的著作,教我进步,教我不忘初心。
   我从记事起,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的恩情深……我最喜爱的歌曲,也是我现在唱的最流畅的歌曲还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您的功绩比天高,您的恩情似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您永远和我们心连心……
   我们知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指导思想里就包含着“毛泽东思想”。我常常打开“毛著”,有一种聆听的感觉,那是灵魂的洗礼,哲思的启迪。我环顾书房,突然觉得,这里更是我的“思想高地”,一个人有着高尚深邃的思想,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那才是一生的风景。“毛著”的每一卷扉页都有一张主席像,上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每读,我都凝视着,领袖的仪容,令我崇敬,翻开书页,就像听到主席的教诲,这种读感,是读别的书无法获得的。
   我习惯地在书桌边,拿起爱妻洗得洁白无暇的绸巾,来到主席像前,轻轻地抚擦相框的每一个边沿,我庄重而又虔诚地端起主席像,默默而深情地看着他老人家,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人。
   书房,有主席像陪伴,读书,写作。足矣。
  
   2020年8月27日创作,2020年9月3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一些老房子里的壁上,可能还有粘贴的标准主席像,一般城市新居里,很少见到有人还恭敬地悬挂着主席像,这种不被时光泯灭的情感和对一代伟人的诚敬,的确让人感动。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家中还珍藏着一盒各色各式的主席像章,记得也有主席戴八角帽的那枚,那是井冈之火燃烧时的见证,是一个时代最精彩的画面。作者的文章里也提到这枚纪念章。将主席的标准像请到了新居书房,面对着主席像读书,自然觉得满屋生香。因为作者不常住在城里的家,多半是在乡下陪伴晚年的母亲,所以就将主席像置于乡下新居,每天看着微笑的主席像,让幸福的岁月延续下来。说起这张主席像的来历,作者曾经还做过“小偷”的“勾当”,这的确与作者的警察十分不符,但好在可以原谅的是“偷”了岳父的,大家就不跟他计较了,岳父都原谅了,我们就闭嘴吧。作者是用心的,回顾毛泽东主席的晚年,还读过《容斋随笔》,还读过《资治通鉴》,这些书也在作者的书房,作者感到了荣耀与欣慰。由主席像,想到了纪念章,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胸前佩戴一枚纪念章,那是怎样的荣耀啊!作者家中还有精致的纪念章玻璃柜,珍藏的是一段光辉的历史。对于主席像和纪念章,作者有着崭新的认识,牢记的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中就有“毛泽东思想”,这是火红时代的一环,是曾经的光辉,如今还在产生着指引作用。这篇散文,回顾收藏伟人像的过程,到描写新居里悬挂伟人像的细节,串联起一个红色的时代。其中有形式上的,也有深刻的内涵,那就是依然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的指引,以伟人的光辉来照耀自己的读书生活。文章里有精彩的故事,带着曾经的色彩,对年轻人而言,可是很新鲜的。在那个年代,人们崇拜领袖,今天依然在怀念,继承着伟人精神的人格力量。我相信,这篇散文可以唤起很多人的怀旧情绪,因为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一代伟人怎样带领人民打下的一个新中国。热情推介本文,向领袖致敬!【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90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9-03 06:12:00
  一个很好且特别的故事,一段很凝重的历史,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色。请欣赏精美散文。感谢投稿浪花,希望不断推出精彩文章,问候作者秋祺。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9-03 06:19:01
  热爱领袖的情怀,感人生动的故事,编辑这篇文章时,我还拉开抽屉打开我珍藏的纪念章看,熠熠生辉啊。这些纪念章不仅仅具有时光记忆的意义,更有一份温润。习之的文章,将那段火红的年代再次拉近,让我们重温一代领袖的教诲。点赞。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06:38:30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对小文写作的悉心指导和辛苦编按。精彩的编按弥补了文中的不足,使小文也有了更多色彩。伟人的恩情永不忘,无论何时何地。习之始终以一颗虔诚的心,以特有的方式爱着伟大领袖。伟人像的珍藏就是一种爱的体现。所以才有了这篇小文。致敬老师,遥握秋安。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9-03 07:26:57
  主席像在岁数大的一些人当中,有在很深的情结。不仅仅佩戴,它在心中有着独特的位置。而今,这些东西都差不多看不到了,听说,在民间有不少这方面的收藏者,我想,收藏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有价值,还有许多怀念在里面吧。毛主席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神了,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文字很暖,勾起了那段回忆,让人浮想联翩。
回复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08:31:59
  谢谢孤独老师精彩点评。是的,历史走进了今天,以往的历史有的可能变得模糊。主席像是那个年代特有的领袖崇拜,人民感恩毛主席,感恩共产党。珍藏主席像,就是珍藏对伟大领袖的那份深深地爱。遥握!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9-03 09:25:28
  这是一篇“及时雨”的散文,提醒着我们年轻一代在尽亨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曾经的峥嵘岁月,要不负韶华,继续砥砺前行!湘莉拜读佳作,为佳作点赞!遥握问好秋祥!
回复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10:11:30
  谢谢湘莉老师身体欠佳之时精彩点评小文。常言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新人,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恩毛主席,感恩现时代,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正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遥祝早日康复!
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9-03 09:43:54
  赏读美文,看朋友钟爱伟人,分享您:现在鄙城还有两座大伟人像,一为石雕,坐落于市中心广场,一为不锈钢制,立于第一重厂门前,全为文革时期所建,高达十数米,为此小笔还在江山发了《伟人像》一文。今天读老师文,倍感亲切。
回复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10:16:39
  与天马老师心有灵犀啊!很羡慕老师城市里,还有伟人塑像,没有忘本的城市和市民,是最忠诚的,最可爱的,必将得到最美好最幸福的福报。谢谢老师给习之的点评与惊喜,遥握紧紧!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9-03 09:50:55
  一张主席像,一段温暖的故事。我读到习之老师对主席的崇敬之情是发自肺腑的,甚至悄然拿走岳父珍藏的主席像,多年后岳父得知实情,由浅浅的愠怒转而宽容理解赞赏。有了主席像的陪伴,有了主席喜欢的书香萦绕,习之充实而幸福。本文质朴而情深,温婉而厚实。点赞才情,问候乐乐上午好!
回复7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10:22:30
  谢谢香香老师的最温暖点评,习之很觉受活。我想,咱们大都是同龄人,那个年代我们都是幸福的红领巾,毛主席是我们热爱的伟大领袖。我们是生活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最感骄傲和自豪的一代。你说,我们能忘记领袖么?主席像,是我们深藏心底的一份真爱。
8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0-09-03 15:44:58
  一段追根思源的真实故事,一段继承和发展的伟大精神。问候习之老师秋安。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回复8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03 18:41:38
  谢谢句号老师温馨点评。致敬,遥握!
9 楼        文友:严真        2020-12-17 21:20:31
  习之乐哉老师:《我的毛主席情结》作者严真和你心有灵犀,祝你更多佳作亮相江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