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方山(散文)
方山是我家乡句容磨盘的一座大山,山顶平整,形同磨盘,名副其实啊。听外公说过关于此山还有段动人的传说呢。相传古时,这里并没有山,只是一片沼泽,有一天玉皇大帝的金印失手掉落凡尘,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这一带沼泽,化为方山。玉皇大帝想派人寻找又怕人笑话。于是,将错就错,颁下圣旨:“而今天下太平,金印闲置,朕赐金印下凡,为水乡增添一处山景。”又派殿前侍卫青龙黄龙下凡看守。
后来,秦始皇南巡路过此山,但见山头紫气东来,祥云缭绕,山体金光闪闪,始皇赶忙询问,随行大臣禀报:“此山独矗天地间,金光紫气环绕,天子气直冲斗牛,乃风水宝地,将来必出贵人,代秦平定天下。只有凿石垄断山根,鞭山体,碎金印,才能泄掉王气。”始皇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神鞭连抽山体两鞭,将方山一辟为三,中间部分就是磨盘方山,头尾两部分散落到了别处。瞧,这故事竟与始皇扯上了,平添了一份神秘与趣味吧。
一
砍柴百般苦,始悟读书乐。孩提时代,对方山的认识是抽象的、模糊的,只知道外公、爸爸、妈妈常去方山砍柴,家中用来烧锅的茅草、松毛即源于方山慷慨的提供。约十二岁那年秋天,我突发奇想——尝试砍柴的滋味。经不住我再三恳求,外公为我用竹子制作了两根小小的扁担,磨亮了一把小巧的镰刀,还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细绳。
那天一大早,天气晴好,和风习习,外公、妈妈带着我一起进方山砍柴,沿着屋后的马路一直向东,小鸟在路旁小树的枝头唱着欢乐的歌,我又蹦又跳,踏歌而行。慢慢地走进了狭窄的方山路,从山脚至山腰蜿蜒而上,树木葱葱郁郁。外公用镰刀拨开砍断层层荆棘,为我们打开进山林砍柴的路。
外公砍树枝,妈妈带着我砍茅草,耐心地指导我怎么握刀,怎么挥刀,我用心地学着,弯下腰,抓起比我还高的茅草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但镰刀总跟我捣乱,用劲不小,砍的茅草并不能齐刷刷地倒下,有几根淘气的茅草不时戳我的脸和耳朵,感觉生疼。没多久,腰已发酸,手上渐渐起了血泡,但我不能停下来,更不能抱怨,我主动要求来学砍柴的,怎能半途而废?
大约一个钟头的时间,我砍的柴已有一小堆啦。妈妈丢下手中的茅草,过来看了看我的手,又揉了揉,然后对着我手上的血泡轻轻吹了吹,心疼地问道:“痛不?”我摇摇头,倔强地说:“不痛!”妈妈苦笑着。又砍了一会儿,外公挑着满满一担树枝过来,喊我们一起返回。我用细绳捆茅草,但怎么用劲费力都捆得松松散散的,没法挑走,外公看了乐呵呵地说:“大小姐,算服了你啦,我来吧!”说完,三下五除二,两小捆柴草在他轻巧的左拉右绕中牢牢地捆好了。
外公将柴草挂在了小扁担的两端,让我过来挑,我微蹲下身子,试图将担子挑起,可那担子似乎有千斤重,我的肩疼得跟针扎似的,我受不了啦,一屁股坐下,任由担子滑落在旁边,又气又急又恼,直抹眼泪。外公和妈妈看我这副狼狈相,赶忙过来劝我不要着急,外公把我的茅草打开捧走了不少添加到他的担子中,再重新捆好剩下的茅草。我看着变成两个“枕头”似的柴禾担,赶快挑起来,这下轻松多了。尽管稚嫩的肩膀仍感到吃力,走起曲折的山路有些摇晃,但这次的砍柴经历足以让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体会到了大人们为了生活付出的艰辛,我深深地感知能安心读书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从此再不敢虚掷光阴。
二
景致入画卷,清香透心底。方山顶铺展满眼碧绿的茶园,“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其中有一亩多见方是当年外公和爸爸亲自铲除杂草、挖掉杂树林,用汗水开垦种植的自家茶园。他们不辞劳苦,精心管理,茶园肥沃,茶树长势茁壮、翠色欲流。每年清明,全家便背着茶篓,披着晨曦,哼着小调,脚底生风,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山顶。日子与茶有了联系,一切都变得诗意起来,我更喜欢在茶园里蹦蹦跳跳。
开始采茶啦,这时的茶叶儿翠绿而细小,柔柔嫩嫩的,我们双手左右开弓,指间纷落片片玲珑的叶,一份清香缭绕于鼻息,一份柔软栖息于心田,时光仿佛也被浸染成曼妙的绿意,披上了薄如蝉翼的空灵。爸爸开心地唱起歌来:“春风它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虽说是春眠不觉晓,只有那偷懒人儿在高眠。”然后我会跟着爸爸一起唱:“春风她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虽然是春光无限好,只怕那春光老去在眼前……”歌声飘荡,和风拂面,采茶的疲劳顿时飘散。
到了上午十一点半钟左右,我们或站或坐,开始吃带来的饭,再喝点水,看着茶篓里绿意堆叠的鲜茶,虽吃着清淡的饭菜,觉得有滋有味,满口溢香。
夕阳西下时分,我们背着满篓的茶回家咯。到家后,妈妈拿来两个竹筛,我们将茶叶倒出铺在筛上,再将偏大的或碎的叶片挑出扔掉,接下来的重头戏就交给爸爸和妈妈合作啦。妈妈负责烧锅,控制火候,爸爸将茶叶倒进锅里,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做好后的碧螺春毛茸茸的,精致、有型,香气淡雅。我们家总是将大部分碧螺春卖给茶叶商贩,变点钱贴补家用,只留少量自家人喝,还用来招待客人。每次泡着一家人亲手采、爸爸亲手做的茶,看着那些叶片通体绿得晶莹,粒粒在水中飘摇,慢慢品尝,幽香绵绵不绝、温暖沁心,直教人回味弥甘。可是,看着爸爸因多次做茶受高温煎熬而变得粗糙且留下烫痕的手,我的眼睛湿润了。
茶香萦绕,亲情厚重,幸福的感觉荡漾在空气里,流转在唇齿间,驻扎在渐逝的时光深处。
三
花开自芬芳,果熟笑欢畅。外公和爸爸不仅在方山顶上种茶,还另辟出一块地种花生。每到春末,爸爸、妈妈便带着我一起来到方山顶,爸爸挖坑,我摆放花生种子,妈妈撒化肥,然后爸爸将坑填平,再去山涧小溪挑水过来浇,我们三人配合默契,将花生妥妥地种下。
我总是惦记着花生开花了没有,妈妈看我心情迫切,忍不住笑了,说:“哪有这么快开花的啊,花期到时,我自然陪你去看哈。”我一听开心极了。过了一个多月,妈妈带我来到那片花生地,远远地就看见一朵朵小黄花俏生生地藏在挨挨挤挤的碧绿的花生枝叶间,一阵风拂过,叶儿摇曳,花儿婆娑,宛如金黄的袖珍小船漂浮在茫茫碧波之上。近看,小花似一枚枚小铃铛正在奏响初夏蓬勃的旋律,又像一只只黄蝶正扑闪着轻灵的翅膀栖息于绿意盎然的童话世界。我都不敢走得太近,生怕惊扰了花生花几近透明的绮丽的梦境。
花生苗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管理下,长得旺盛得很。春华秋实,到了农历八月初的光景,我们全家一起去收获花生咯。外公和爸爸负责挖,外婆、妈妈和我负责将花生从根部摘下来,那花生长得狭长而饱满,不时有白白胖胖的地蚕从土里钻出,吓我一跳,这些讨厌的小家伙躲在地里偷食花生呢。
一番忙碌后,外公、爸爸挑着花生枝,外婆、妈妈担着花生,我空着手回家。花生枝晒干后可作柴草,妈妈将花生洗净加水煮熟后,小小的厨房便弥漫着花生浓郁的诱人香气。盛在盘子里,我们全家总是贪婪地享受,一饱口福。现在想起,一家人共同耕耘,共同品尝劳动的果实,清苦中溢出甘甜的日子浸透着美好和醇香,让平淡的生活若星辰熠熠生辉,让苦涩岁月裹挟奢侈的幸福。
总有一些往事难以忘却,总有一些回忆触碰内心深处的柔软。方山,萦绕着我童年时代浓浓的回忆,见证着我们全家劳动的汗水和丰收的喜悦。岁月更迭,亲情永驻心田。
我常常想,那时的快乐怎么就那么简单?答案在我心中,有亲情,就有说不尽的往事,哪怕这些往事没有连贯的情节,也都成了幸福的音符,唱出了心底的歌。
2020年9月4日首发江山文学
欣赏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