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吃醋(散文)
人生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种滋味,酸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要想细细品味酸的味道,那就吃醋,醋的味道就是酸的味道。
醋在字典上有这样的解释:“1.醋是一种含有醋酸的调味品。2.嫉妒(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吃醋。”
醋对人们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谁家厨房没有醋?谁又能说自己从来没有吃过醋?
热恋中的男女,他多看了别的女孩一眼或者多说了一句话,她就会感觉到不舒服,醋的酸味在她的内心深处氤氲弥漫。
婚姻中的夫妻,他说晚上要去参加同学的聚会,她听说他的初恋也会到场,她的心里就开始在翻江倒海,不让他去吧,人家同学聚会有什么理由不让参加?让去吧,他就会和初恋情人再次相会,真是左右为难。他去的那个晚上,也不知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各种想象让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吃醋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在《红楼梦》中我们能品味到醋的味道,曹雪芹用生花的妙笔将吃醋的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红楼梦》第八回中,有这样的一幕场景:当黛玉去探望宝钗之时,一进门见到宝玉也在那里,便笑道:“哎呦!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从黛玉的言谈中,我们能感受到黛玉内心的醋意在流淌,黛玉本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种吃醋的感觉是掩藏不住的,是要爆发的。
黛玉吃醋吃到了一定的程度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再看下一幕的场景:当宝玉听从宝钗的建议不再吃冷酒,让人去烫酒来饮。偏巧黛玉的丫鬟雪艳给黛玉送来小手炉。黛玉含笑问她:“谁叫你送来的?“雪艳回答说是紫鹃让送来的。黛玉接过手炉,笑道:”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的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此时黛玉心中的醋意已经由小溪汇聚成了海洋,汹涌澎湃了,哪管众人谁在场,尽情地奚落宝玉一番。
没有爱,就不可能吃醋,吃醋的程度也恰恰映照了爱一个人的程度。黛玉为宝玉吃醋,也正是因为她深爱着宝玉,如果不爱一个人,谁会去吃醋,因为醋的酸味实在不好吃,吃多了会伤肝伤脾又伤胃,何况对于一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女子,无言谁会凭栏意?
《红楼梦》中除了林黛玉比较喜欢吃醋之外,还有一个人物,她是曹雪芹不惜笔墨用浓墨重彩描绘的一个人物,她就是王熙凤。曹雪芹对王熙凤吃醋的描述,有直接描述,也有间接描述。间接用兴儿的话来描述王熙凤:“人家是醋罐子,她是醋缸粗翁!凡丫头们跟前,二爷多看一眼,她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似的。“从兴儿的这一番言语中可以看出王熙凤为贾琏吃醋的程度,如果别人吃的是一小罐醋,她吃的是一缸醋,真是酸死了!
曹雪芹对王熙凤吃醋的直接描述有几处,最生动形象的莫过于王熙凤过生日那天发生的事情。那天王熙凤喝多了酒,中途回家休息,偏巧碰到贾琏和鲍二家的正在偷情,她在窗外偷听到鲍二家的和贾琏的一番对话,听到鲍二家的诅咒她死了才好,并希望贾琏把平儿扶正的话,当时就气得浑身颤抖,怒不可遏,冲进门来就撕打鲍二家的,嘴里骂着:“好娼妇,你偷主子汉子,还要治死主子老婆!平儿过来!你们娼妇们一条藤而多嫌着我,外面你哄着我!”边说边顺手又去打平儿。从这一段的描写可以看出王熙凤是多么悍妒!
王熙凤吃醋是带有杀伤力的,那个鲍二家的,最后上吊自杀了。而贾琏偷娶在花枝巷的尤二姐,也被王熙凤折磨的精疲力尽,最后吞金死了,还有贾琏的那个小妾秋桐,最后也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吃醋需要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悲剧了。
王熙凤实际上也是一个受害者,不可否认她爱贾琏,当贾琏陪着黛玉去姑苏的时候,她怕他冷,特意让人给贾琏捎去厚衣保暖。但他的丈夫贾琏是一个风流成性的人,喜欢寻花问柳,沾花惹草的。换做任何一个女人,谁也不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何况王熙凤又是那样一个要强的女子。
除了恋人之间吃醋,夫妻之间吃醋之外,还有一种是婆媳之间也存在着吃醋的现象。这边婆婆爱儿子,那边媳妇爱丈夫,如果婆婆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天天秀恩爱,肯定心里是不舒服的。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他们的爱情故事凄婉缠绵,让人为之叹息!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才貌俱佳,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陆游二十岁的时候,娶唐婉为妻,新婚燕尔,恩爱缠绵。两个人一起花前月下,吟诗作画,这样天造地设的一对恩爱夫妻,生生地被陆母活活地拆散。她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两个人太过恩爱,影响了陆游读书追求仕途。在以孝至高的古代,陆游不得不听从其母的安排,但又对爱妻难舍难分,将唐婉暂时安排在别处,私下约会。陆母得知后,非逼迫陆游和唐婉彻底断绝才罢休。
多年之后,陆游在沈园偶遇唐婉,百感交集,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这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从陆游的这首词中,我们能感受到陆游对唐婉的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字里行间展现了词人满腔的怨恨懊悔以及难以言表的凄楚哀伤之情。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归根到底是由陆母的吃醋造成的恶果。陆母没想到的是,她的强势做法,并不是爱儿子,她给儿子造成的是一生的悔恨。
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估计也和婆婆吃醋有关,那就是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焦仲卿的母亲对新婚儿媳百般挑剔,说她不勤快又不懂礼节,非要让儿子遣送她回娘家。刘兰芝果真如她所说的那样又懒惰又不懂礼节吗?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孔雀东南飞》所叙述的真实的刘兰芝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从上面的诗句中我们能看出,刘兰芝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又是懂音律会诗词的女子,对丈夫也是一心一意。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上面的这几句诗句是刘兰芝的自诉,她说一切事情都听从公婆的安排,从来也没有自作主张过,做活又勤谨,可谓没有罪过。
就是这样的一个勤快听话又知书达理的儿媳,活生生地被婆婆驱赶回娘家了。显而易见,这是刘兰芝的婆婆看到儿子与儿媳太过恩爱而吃醋,心里不舒服,所以找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把她撵回娘家了。
殊不知,她拆散的是一对苦命的鸳鸯。
那个口里念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痴情女子,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最后纵身一跃,投入清池,以身殉情,可悲可叹!
当焦仲卿听说心爱的兰芝投水而死,悲痛不已,在自家的庭院的树下徘徊了一阵之后,决绝地悬吊于枝头,追随兰芝的香魂而去。
这是多么痴情的一对夫妻!他们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千古传唱,也警示后人不要像刘兰芝的婆婆那样,活活地拆散了一对苦命的鸳鸯。
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很少见了,倒是很多媳妇容不下婆婆,如果爱自己的丈夫,那就爱屋及乌吧,没有婆婆,哪有自己心爱的丈夫?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适当的吃醋,是爱的体现。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