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韵南山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南山】做七(散文)

编辑推荐 【南山】做七(散文)


作者:唐木 白丁,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0发表时间:2020-09-06 18:46:16

做七是两个世界的人若梦一般的联系。
   岳父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先生享年83岁,是扬西这个地方的老干部了。二十多岁起,当了多年的大队长,大队书记,也担任过农中校长,有色金属厂厂长,镇乡村工业办主任等职。他当领导是当得蛮出色的,特别是任大队长与有色金属厂厂长期间,来吊丧的人都念念不忘老人那时的言行、魄力与作出的成绩。来吊丧的人也不乏怆然泪下、哭拜难起的老乡亲友。
   人逝世后自然是要做七的。做七,有头七,回煞,五七,断七等,说法繁多。说是为逝者安息,超脱,转生的一系列仪式吧,今人们大多也是不太了解做七的过程,因此岳父仙逝是请了殡葬业的一条龙服务的。那天,来了五个道人,其中,戴道帽的是三人,做法事时披道袍的是一人,他们在客厅里围坐一长桌,带来了各种贴符、挂图、条幅、纸、笔等用具。乐器有:笛子、二胡、三弦、板鼓、锣、木鱼、铃、唢呐等,各人都会几样乐器呢,且能写能画,还有能做几样精致的米面点食品的。长桌上供着玉皇大帝等各路神仙图,做起法事来有板有眼,吹拉敲弹吟唱是有声有色。另一方桌,挂着岳父的遗像,两旁是挽联,横幅是“音容犹在”,桌上供品有三荤三素,一盆各样鲜果,一盘各色糕点,另有做佛事的两妇人在寝室占着一大床念佛、折纸元宝。用过早餐后做七开始,乐音、吟唱声起,迎神,接先人,磕头,乐音、吟唱、磕头,再乐音、吟唱、磕头,反复数次,这中间乐音、吟唱声停息时则隔壁房里的念经声、木鱼声念念不断地盖过来着。直至中午时分,送神、送先人。众人用饭,午餐是两桌素食,道人佛家一桌,家人小辈一桌。稍时午休,下午乐声、敲击声、吟唱声再响起,迎神、迎先人,磕头,间隔着念经声,再乐声,磕头,念经声,数次,最后有披着道袍的道人领着,托着先岳父的灵牌,家人小辈。每人手持一枝香成一队列出在门外,屋外场地上早有道人用米粒在地上做好了八方神图。有身着道袍的道人领着,队伍在八方神图内外穿梭,祭拜各方神仙。道人领队,摇着铃,时而手指天际,时而领拜,吟唱,很是动情。最后领着队列走向纸糊的院落,送入灵牌,挽联等,点火,焚烧、放高升,大家各拿着竹枝,围着焚烧处拖着转圈,说是驱赶来抢钱的野鬼。事毕,家人小辈再由道人领着,来到神仙桌前跪拜,道人吟唱,念词,请神保佑,送神。在岳父灵桌前,鞠躬,请先人保佑,移走遗像,撤灵桌。做七事毕。这是市里做七的整套服务吧。
   记得我爷爷仙逝、做七也是请了一个道士的,仅一个道士,做法事。无一群道人、老太念经做纸元宝的。我那时尚孩提时,跟在那道士身后,那道士穿着个道袍,摇着铃,嘴里念念有词,走去院内各方。那西方地上还用纸元宝做了个人形,对着人形,道士大摇其铃,挥动着拂尘,念念有词。我祖母仙逝是在文革期间,做七自然不会请道士做法事呵,也就是在老家客堂老人家遗像前纪念、纪念吧。我父亲仙逝,已是改革开放了,他是党内离休干部,是开了追悼会,机关领导、同事亲朋来送他,表示悼念的。做七没请道士,家人小辈去了烈士墓老干部骨灰存放室向复盖党旗的父亲的遗骨盒献了花,供了祭品。三鞠躬。我母亲仙逝,在市报上登了仆告,遗体躺在鲜花丛中,亲人小辈们围在四周,哭泣,告别。遗骨与父亲放于同一室,复盖党旗。做七那天,小辈也是去献了鲜花上了祭品。三鞠躬。
   以后,我死会怎样做七呢?不得而知。可以知道的是,人总是要死的。死后是会做七的。只是做七的形式会随时代,随亲人们的习俗,或信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罢了。很自然,大家都希望自己长寿一点,多做一点好事,晚点做七。
   古人喜用“七”来说事,如曹植做诗思绪快捷被形容为“七步成诗”,又如孙悟空在天宫闯了祸逃走后又被天兵天将、托塔天王李靖、三眼杨戬,太上老君合伙捉拿,扔入八卦炉,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
   据说,人死后,从人转化为生鬼再投胎成其他,或打入地狱,或升入天界。我们姑且不说信不信有这么一回事吧,这总是个不怎么简单的逻辑过程,怎么说也得给个七七四十九天为最长期限吧。这期间,人们就会做七。
  

共 16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旧时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该篇,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岳父过世后做七的排场、道具和过程,那是扬西那个地方做七的一条龙服务;爷爷过世,做七只有一个道士,程序简单;父亲过世,做七就是开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母亲过世,报纸上等讣告,遗体告别仪式。文章最后,耐人寻味,引导别人活着的时候,“多做一点好事,晚点做七”。全篇,文笔顺畅,思路清晰,叙述清楚,情景交融,很耐读。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感谢赐稿南山,愿您在南山创作愉快,精彩多多!【编辑:剪字木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剪字木兰        2020-09-06 18:47:20
  以后,我死会怎样做七呢?不得而知。可以知道的是,人总是要死的。死后是会做七的。只是做七的形式会随时代,随亲人们的习俗,或信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罢了。很自然,大家都希望自己长寿一点,多做一点好事,晚点做七。
  
   特别喜欢这一段话。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2 楼        文友:唐木        2020-09-06 20:13:34
  感谢木兰老师赏识我在中元节期间写的拙作。感谢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陈舒        2020-09-20 15:13:59
  做七,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作为一种风俗,至亲之人真切地做着,并祈祷着,拜读老师佳作,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