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秋日情思(散文)
一
秋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我们的眼帘,她用款款而至的柔情旖旎,将美与爱的种子撒向人间。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在风中摇曳多姿,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淙淙的小溪载着它一路向前,唱着欢快的歌儿。秋天正以别样的色彩与活力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张开双臂与落叶起舞,激荡的心儿像一匹骏马在原野上驰骋。
周末,我徜徉在开满野菊花的田间小路上,这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小山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熟识,似乎都能从下面翻出一个故事来。一路上,秋风习习,馥郁的芳香沁入我干涩的心扉,令人神清气爽。一只只大雁排成一字向南飞去,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形成了一个个小光点,整齐而有力。几朵胖乎乎的白云正笑盈盈地迎着远到而来的客人。秋天是热情快乐的。
天底下,鸟鸣虫吟,鱼戏虾跳,一片喧闹的景象。秋天的万物在与我喁喁细语,知了在树上尽情地歌唱,小麻雀“嗖”地一下就飞到了那边的桑树上,搔首弄姿,肥硕的高粱穗在低头含笑与金黄的稻子一起在向久别的老朋友盈盈招手。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秋天是热情兴旺的。
不远处的小河在阳光的映照下像块闪闪发光的宝石,浮光跃金,如片片鱼鳞铺在水面上,一路跳跃着向前;岸边略带枯黄的荷叶倒映水中,影影绰绰,共同演奏着秋天的赞歌。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如云似雾,将我缱绻的思绪带入了那邈远的记忆深处。
记得儿时的我,每当这个季节总是喜欢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那悠扬的笛声穿越寂寥的原野,回荡在高高的苍穹上,余音袅绕,不绝如缕。有时笛子吹累了,歇会儿,双手抓住牛背的鬃毛,仰面朝天,平躺在它的背上,任憨厚的老牛一颠一簸地向前移动,湛蓝的天空仿佛被水洗过一般洁净,一些忽飞忽落的嘤咛小鸟怡然自得地从我的上方窜过。远处迤逦的群山与白云近在咫尺,簇拥在一起仿佛一朵朵巨大的栀子花。面对此情此景有时连老牛都逡巡不前,好像在回味着田野无限的秋趣。这时候连我也沉醉其中,我爱这热情、美丽的秋天。
二
“张老师,是您吗?”这是多么熟稔的声音啊!我回头一看,是何来娣在冲着我微笑。
“是你,何来娣!”
“是,是,是,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看到她,一件往事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也是在这个热情的秋天,也是在这个小山村(这里是丘陵与平原交接处,一半田野一半丘陵)。24年前,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九月一日学生报名那天,四年级学生何来娣悄悄地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家里没钱。
我惊呆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不读书能干什么呢?经了解,原来,她共有四个姐姐,一个弟弟,全靠父母种田养活。家里六个孩子,其中两个出来工作,两个读初中,两个读小学,母亲疾病缠身,总是一副羸弱的样子。
那天下午放学,我便去了她家,她的母亲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看样子得了肺病。见我来了,连忙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准备给我端椅子坐。我连忙示意她不要动,自己找了一条长凳坐下。
“你女儿何来娣学习成绩其实挺好的,不读书太可惜了。如果是没有钱读书,我们再想办法。”我对她母亲说,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先问问学校能不能减免她的学杂费,万一不行,我就从自己每月三百元的工资里挤出一点儿资助她。其实这点微薄的工资,我也是大有用处的:一是还“读师范学校”时父母欠下的债务,二是要供弟弟上学。另外还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也不小。
“老师,你可能不知道,我即使饿死也会供她们读书的。是她自己不想读,这孩子太孝顺了,不忍心看到我这病怏怏的样子,想减轻我的生活负担。都怪我这不争气的身体。哎!……”她的母亲脸色苍白,一脸无奈的样子。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学校老师、同学们可以帮忙。”我胸有成竹地说,“放假时,我可以帮你家做点农活,至于学费……还是我出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她眼睛一亮,想了想又犹豫了,“这个不行哟,谢谢张老师。”
说实在的,这个何来娣非常懂事,当了语文课代表,做事非常认真负责,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小姑娘见到老师总会点头、敬礼、问好。小来娣的学费虽然不是很多,每个学期只要一百多块,但这是我当时半个月的工资。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的母亲心也软了,“哇”的一下大哭起来。小来娣跟母亲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溢了出来,借上厕所之名在外面可劲地哭着。她的辍学真是让人心酸,这孩子的遭遇跟我小时候是多么地相似啊!想想如果当时不是我母亲的一再坚持和邻里的帮助,我可能也辍学了……
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终于学有所成,考取了中专,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我用了好长时间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重回屋内,母女俩已经在笑了。我问何来娣:“你想上学吗?”
“嗯!想!非常想!”她头点得像小鸡啄米。
临走时,我留下了身上仅有的两百元钱。小来娣的母亲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千恩万谢,突然“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我哪受得了此等大礼。连忙将她扶起来。
“来娣,是老师帮你重回课堂,他是我们的恩人,将来长大了你要懂得感恩啊!”母亲这样跟女儿说。
女儿点点头:“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
这件事,很快就在三四百人的学校里传开了,后来校长找到我,对我说:“小张啊,你真是好人啊!今后做好事最好先跟学校商量商量。”
我嘴里小声地嘀咕着,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有听清楚:“你们要是不同意,我能怎么办?我自己出钱资助学生还要向你汇报什么?”
“是这样的,学校也有学校的困难,如果每个有困难的家庭学费都免去,那学校就没有办法正常运作了。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免除何来娣一半的学杂费。”
“那剩下的呢?”
“你不是已经出了吗?”
我黯然地离开了校长室,一方面我感谢他为这孩子免除了一半的学杂费,其实就是为我节省了几十块钱。另一方面,我心里有点郁闷,并不是心疼那几十块钱。因为我既然已经帮助了别人,就不会后悔。
之后,每学期,我都跟学校一样,为这个孩子平摊学费,直到她小学毕业。闲暇的时候我还会帮她们家做点农活,毕竟我也是长在农村,这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后来,来娣的大姐、二姐在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不错,她母亲的病也渐渐好了,上中学时,她家的条件好了,她告诉我不用再资助了……
三
其实,我帮助这里的穷孩子也是在感恩。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还不满二十岁,当时就被分配在这所乡村小学。道路蜿蜒曲折,坑坑洼洼,那辆破旧的加重自行车都快要把我颠散架了。说实话,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一百个不愿意,但是这是组织的安排,我必须服从,因为这里缺乏科班出身的老师,我的到来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离家有一百多里路,我只能选择住校,一到晚上,三面环山,借着清幽的月光能看到山上熠熠生辉的墓碑。几声乌鸦的聒噪令人不寒而栗。偌大的校园只有我一个人,那一晚我怎么都睡不着,一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
从第二天起,来娣的爷爷一直陪着我睡了半个月。后来,我实在不好意思,更担心他老人家来回折腾的安全问题,咬咬牙,让他回去了,我终于战胜了恐惧的心理。十年之后,哪怕晚上躺在棺材上都无所谓了。
其实生活的困难远不止这些。我开始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整理房间,弄得宿舍里乱七八糟的。这都怪我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村里的一位大妈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烧肉。记得她说先要将锅烧热,再倒上一点香油,再将油烧热,接着将事先切好的肥肉倒锅里熬一熬,要熬出猪油来,最后才将瘦肉放进去……
不会洗衣,不会洗被子,一位大嫂帮我洗;没有青菜吃,学生们非常热情,从自家菜园里摘了带来,我坚决要求付钱,可是没有一个肯要的……
他们热情的帮助,让我非常感动,有了家的温暖,很快就忘掉了烦恼。两个月后,回家一趟,母亲竟然说我长胖了。
“老师!……”
“哦!”来娣喊了我好几遍,我才恍过神来。
“老师,感谢您当年的资助,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个你是知道的。我和老公早就打算将十万元钱送给您,以报答当年您对我的恩情。现在我们手头比较宽裕了,希望您一定要收下。”
“孩子,我当时帮助你,也只是举手之劳,是希望你将来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是要什么回报。那钱我是不会要的,你要真想回报我,就捐给希望工程吧。因为还有一些山村的孩子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几天之后,何来娣打电话告诉我,她把这十万元捐给了家乡的母校。这些钱可以为家乡的孩子们增添一些新图书、新的学习用具等,能改善母校的办学条件。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一棵棵小树苗,正迎着秋风茁壮成长,若干年后它们又变成参天大树来回报整片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