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出国旅行,最好懂点常用英语(散文)
随着世界各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国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人们懂点常用英语,否则,有时就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笔者就有过那么一次经历。
记得那是1997年12月7日,我们赴美国考察团一行6人,乘坐韩国航空公司ke852次航班,下午1点30分飞往汉城(现在的首尔),并于当晚19点30分换乘同样是韩国的ke51次航班飞往美国的夏威夷檀香山国际机场。从北京到汉城的航班上因为有我们中国的乘务员,可以用汉语沟通,可从汉城到檀香山的航班上,就没有中国的乘务员了,而我们这个团又没有带随团翻译,6个人中不仅没有人懂韩语的,连英语也都没有学过,于是这8个小时的旅程中麻烦就来了。其中有些麻烦倒也好解决,比如要个饮料、要个保温毯什么的,用手比画一下也就明白了。可有一件事却使我大费周折。
在飞行了大约4个小时之后,时值午夜,我正在座位上睡意正浓时,被一个女乘务员轻轻地叫醒了,她用一口非常流利的外语与我讲话,我既不懂韩语也不懂英语,完全是鸭子听雷,一句也不明白。可她还是耐心地反复地说着。这时,我只好向她边摆手边说:“我听不明白,听不明白。”可是因为她也不懂中文,我说的“不明白”她也听不明白,就这样我们双方都说着对方不明白的话,都打着对方不明白的手势,忙活了半天,还是谁也没明白。那个乘务员只好轻轻地叹了口气,离去了。
那个乘务员既然来找我,就一定是有事情,不能因为沟通不了就不办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她又来了,再次把我从朦胧中叫醒,口中反复说着“帕斯报特,帕斯报特。”
说是在朦胧中,其实我一直闭着眼睛在想,乘务员找我究竟是为什么呢。当她再次来时反复说出“帕斯报特”,“帕斯报特”时,我突然领悟了,她是来向我要护照的。我所以有这样的领悟,缘自出国前,女儿曾经提醒我一定要学一点常用英语,以备急需。并给我买一本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应急英语》,书中有中文、英文和英文中译三种文字,如,中文“谢谢”,英文“thank you”,英文中译“三克油”,比较简单明了,让人看了后,除了英文字母一时记不住写不了之外,口语对话确实可以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本书还说明,是特为来不及学英语和不想花大块时间学英语而偏偏遇到非要用英语的人编著的,而我和我的团队的人自然就属于这种人了。可是,这本书竟然有142页之厚,共有基本会话、问路用语、海关用语、机场用语等18类680多条,虽然好懂,可是怎么能一下子记得住那么多呢,只能先记一些如“固德拜”表示“再见”,“哈屋督油杜”表示“你好”等常用的简单的词句。其中,关于护照的中文翻译是“怕死抱特”,我看了后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还和同事议论过,怎么能译个“怕死抱特”呢?汉语语言应该说相当丰富的,譬如,用“帕斯”不是也可以吗,而且我在其他的地方看到的关于“护照”的翻译就是“帕斯报特”。正是这个好奇和议论,使我对关于护照的译音有了稍微深一点的印象。因此,当乘务员第二次来说起“帕斯报特”时,我忽然就想起来了,她是在向我要护照。于是,我马上把护照取出来递给她,她立刻满意地笑了。恰在这时,从过道走过来一位懂英文的中国人,他用英语与乘务员交谈几句后,告诉我说:“乘务员向你要护照,是要帮助你们填入境登记卡,这是出国旅客都必须填的,否则,入不了美国的国境。”这时,我又想起来了,1995年,我去新加坡时就填过。接着那个人又告诉我说:“你得把你手中的对方邀请函拿出来,那上面有到夏威夷的接待单位和住宿地点,这些都要填上。”于是,我很快找到了美方发来的邀请函和相关资料,在乘务员的帮助下,很快填好了夏威夷入境卡。至此,这件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总算完成了。
这件事情虽然只是发生在我的一次乘坐飞机的过程中,而且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是,它的提示作用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它提醒我们,不论乘坐飞机还是以其他方式出国旅行的人们,平时偷闲学习掌握一点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常用语言,与人与己都会多些方便,少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