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登上山顶看日出(杂文)

编辑推荐 【文采】登上山顶看日出(杂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0发表时间:2020-09-15 09:30:04

(一)
   读到一篇短文,李迪:假如旅途中有一条毒蛇咬了你……
   一男生说要杀了蛇,一女生说要自救。
   老师回答: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的目标如果是山顶,那说明杀蛇不是我们的使命,却有可能是别人的使命。所以,我们每个人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会有一个最完美的呈现。
   佩服这位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植入课堂,深入孩子们内心,这是故事的力量,更是教师自身的信仰力量。
   联想起总书记在总结建党96年的经验时,就着眼于“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他指出:“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下已然成为内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信念。
   雅斯贝尔斯说过一句话:“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但现实中,长期沉重的教学工作负荷使得为数不少的教师心灵失落,逐渐丧失内心的热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之中。如何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其热爱的教学精神生活中去,乃至于可以持续做一个好教师所该做的——“源自心灵的教学”?
   教学勇气就是用真心去教学。
   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是一种士气状态,“杀蛇”男孩就是勇气之人。但我们倡导的教学勇气是由内而外的,是有坚定信念支撑的,像那个女生,先自救,再继续登顶。教师有勇气,就会以符合他们内心最推崇的价值方式进行教学,而非以符合制度规范的方式教学,也不是以迎合学生的方式教学。说到底,教学勇气就是用真心去教学,就是使教学契合本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的教学勇气元气满满的时候,教师自我是这样的:
   追求自我认同和完整教学的使命感。
   即把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教学工作使命。只有追求完整教学、教师对教学本质与目标有正确认识的时候,才会产生强烈的教学使命感,才会把教学视为自己的事业,进而进行教学创新。
   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品格。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决定了他如何应对人生。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是指教师敢于挑战权威,对教材中的错误、对名师的不足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寻求真理。
   具有创新的个性。
   具有教学勇气的人具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激情,具有坚强的毅力,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这样才能舍弃种种羁绊,积极探寻, 教学与生活融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弹性。融合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而研究始于问题,自然把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创新的个性。
  
   (三)
   如果教师的教学勇气缺失,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教学勇气缺失,教师会丢失自我认同和完整的心灵。
   我们知道,“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完整。”这里的自我认同是一种发展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从而形成自我;自身完整则是指“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特点能够在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即是指,识别那些能整合到自我个性中的东西,分辨其中哪些是本职工作,哪些不是本职工作。就像开头故事中老师说的“目标如果是山顶,那说明杀蛇不是我们的使命”。作为教师“我是谁?”,我们至少应该清楚以下几点:首先,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榜样、心理医生、家长的代理人、朋友与知己等角色。但在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扮演着权威角色,
   通过自己的命令、威胁、呵斥和惩罚等手段,表现自己的权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使学生服从于自己的意愿。其次,教师的教育教学作为“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塑造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责任,教师应该保持相应的自觉性和自豪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职称的评定、待遇与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而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为升学率的高低,这就诱导教师的教学仅关注学生的升学率了。毫无疑问,这造成了“自我保护”性的自我与实践的割裂。
   教学勇气缺失,教师就会丧失创新的勇气。
   “常教常新,常新才能教长。”这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观念和思想。在现实中,更多的教
   师倾向于选择教参上已有的教学设计,很少谈及创新。我们听听这些老师怎么说:
   师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自我展现,不应简单地“执行”教参,而应当根据学科、学生的特点融入自己的创新点。
   师2:我是新入职的教师,想要找寻教学的突破口,但因为没有跳出权威的勇气,不敢彰显自己的个性,也不敢大胆地追求自由。
   师3:我的教学走过弯路,开始几年照搬教参,后来选择模仿名师。在网上“扒”课,获得过很高的奖次,但在模仿中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李镇西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
   教师因为纷纷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而忘记了自己心中最原来、最本真的教学想法,致使属于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最终成为毫无特点的“教”教材的人。
   教学勇气缺失,教师就会分离教学与生活
   “教师的教学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教师
   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谈得上教学生活和人生幸福。”教师要拥有不可分离的教学生活,就要和学校融为一体,把学校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学校看作自己的第二家园;就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和学生生命互动的场所,成为共同成长的一片希望的田野;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演绎生命精彩的舞台,“如果把教师职业仅仅看作知识传递的工作,那么教师的教学生活必然是单调、机械而乏味的”。也就是说,教学与生活分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四)
   教师的分离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师1:当下的学校课堂教学安排,按照学业成绩高低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比如座位安排就是按照考试成绩来,老师就像产品加工者,分类进行锻造,而没有把学生看作一个富有生命的、发展的、完整的人。教学生活并不是人性的表达,而是技术、制度和规则的表现。
   师2:教师的教学是受制于教学制度、教学规范的,我们有统一的学案,统一的试卷,还有每年一次的全县统考,在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交流日趋淡漠。教师教学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有的老师为了更好地谋生,课内该讲的放到补习班去讲。不瞒您说,我们学校私自办班的老师占比是76%,日常班收费860/生/学期,寒暑假15天一个加强班,收费是2000/生,教师一年下来多的能挣个10万8万。
   师3:我们是校外培训机构,搞的全国连锁,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老师自己办的“班”,张老师给李老师的学生打电话,后来干脆自己在班上直接宣传。一位老师班上70学生可以召回40多个,剩下的升学没啥希望的,老师不愿意收的才会来我们这里。我们也和“声望高”的几位老师谈过“合作”,他们都不愿意,说我自己招生自己上课,凭啥分一杯羹给你?
   师4:我是一位学生家长,我们孩子疫情期间上的是他班主任老师办的补习班。每周收一次钱。上周我忘记微信转了,老师打来电话说:“怎么还不转钱?我还得给另一个老师发工资呢。”我心里不是滋味,疫情期间老师一个“子”不少,我晚打几天就这态度?还拿外卖家长的钱“发工资”?
   这样的对话会让人陷入深思,教师要攀的是座“金”山,他会不择手段做那个“杀蛇”的人。在这里,我要呼吁:
   教师的教学勇气要正向养成。
  
   (五)
   教学勇气正向养成,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教学品质。
   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容易的工作,而是赋予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以活力的有前途的选择,需要教师具备正向的教学勇气。教师凭借教学勇气,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其学生有机联合。我个人的建议是:教师要走自我唤醒之路。
   一是认识自我。
   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是好的教学的逻辑前提。笔者在和一位教师的交流中问到“为什么有时教学效果不理想”时,这位教师表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明明是为了学生好,但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上完课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飘着,没有充分了解和考虑到学生。他特意学习了很多所谓的能够让学生提起兴趣的方法或者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却很少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可见,教师了解学生的途径主要是靠经验传授或者个人的主观想法,而不是通过觉察学生和自己的内心而得到。究竟如何认识自我呢?帕尔默认为可以采取的方式有独处静思、野外散步、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等。只有教师从内心认识到才会付诸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记录每天的教学片断或者教学故事,从中发现自己的心灵诉求,改掉遇到问题总是归结为外部因素的教学习惯,从而获得一种教学勇气,并发现自己的潜能。
   二是不断问询。
   教师内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做符合学生情况吗?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我?这样,教师心灵打开,就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拥有质疑和挑战的勇气,同时完成自己对教学的创新。这样的问询可以自己问自己,但我们更加倡导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共同体。因为“和谐而强大的心灵是教学勇气的前提,是个体意义上的现代教师抵御教育体制等外部分离性力量坚强的后盾。”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在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在北师大吴国珍老师的“教师勇气更新”共同体中,每周四有一位教师结合“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其他时间自由交流。交流时,有的老师推送公号文章,有的老师点评。也有私下建小群的,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在探寻自己内心的时候,可能会迷茫或者固步自封,而当所有的教师形成一个共同体时,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既可以很好地了解自己,也能很好地了解教学。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有做“主持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会有压力,会自觉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对话”的形式研讨自己的经验,研讨自己的迷惑,在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同时,用真诚、开放的态度去聆听,这样,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更深地了解了教学,逐步激发自己的教学勇气。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沉默、沉潜,亦是学习,“不分享、不退出”是更多参与者的一种常态,他们更了解自身的需求。
   三是让自己的爱循环。
   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师得不到完善,学生亦得不到成长,教学就会是一场场半途而废的活动。真正的教学勇气更加取决于教师自己的爱,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要问问自己是否热爱她。爱是教师激发教学勇气的不竭动力,只有爱才能让教师主动关注自身并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发展教育;有了爱才能有勇气无所畏惧。借助于建立在爱之基础上的教学勇气,即使面对那些似乎问题多多的学生,教师也不会把“我已经尽力了”作为借口,或者不敢正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而会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进步和解决问题。爱,是初心,是使命,是教师所铭记、所践行的师道。爱,让我们的教育才能成为有方向、有动力,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让我们的学习文化活力涌现、创新凸显,让我们的教育理论持续创新、层层深入、内涵深刻。
   教学勇气,是顶峰的拥抱,让我们站在山顶看日出,那里风光无限。
  

共 45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教学勇气”,结合自身体验和教师案例,阐释了“教学勇气”的内涵、特征以及教学勇气失缺的表现,同时对比阐释勇气教师不分离的生活是怎样的,教学勇气是怎样养成的,不仅让我们明了“教学勇气就是用真心去教学。”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所带来的巨大力量。文章结构严谨,从故事到案例到阐释分析,顺理、入心,值得一阅。推荐阅读!问候作者!【编辑:马永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