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走近案山(散文)

精品 【流年】走近案山(散文)


作者:石维 布衣,11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4发表时间:2020-09-21 21:37:36
摘要:不经意间,一方地域有了历史和文化的纵深和源头,而且,如此古文化遗址,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座城市即便年轻,也因之古老。

走近河东庄塘案山,犹如走近古老吉安最早的文化记忆。这份记忆,让我惊喜,也让我忐忑。是的,缘于政协文史工作情结,缘于《河东人文》编纂,近期,我两次走进庄塘,两次走进吉安市博物馆。纵然三伏已过,秋风乍起,骄阳依然炙烤大地,也炙烤我的肉体。而博物馆里的清凉幽深,让我恍入灵魂的居所。
   1989年,在今青原区城东北2公里处,即河东街道庄塘村东侧的案山,向吉铁路沿线进行文物勘查时,在此发现了石刀、石斧、石锛、石砺和印纹陶片等新石器时代文物。此发现不亚于一声春雷,给整个吉安带来惊喜。如果说向吉铁路的修建为吉安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标志,那么案山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让古老吉安的人文有了自信的源头。同样因向吉铁路,邻近的临江古窑遗址惊艳亮世,铁路既给吉安带来未来的美好前程,又给吉安带来厚重的历史纵深,这种叠加的收获让我思忖着历史的演绎与馈赠。
   于是,吉安的历史沿革有了自豪的卷首之语:“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吉安市河东案山古文化遗址可以得到证明。”于是,《吉安地区志》、县级《吉安市志》、《青原区志》有了辽远的历史开篇。于是,作为江西两大地方文化之一的庐陵文化有了可以追溯的精神之源。这个“5000多年”,让我想起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古庐陵的先民们艰难地一步步从荒蛮走向文明,一点点地积淀文化和创造,才有皇皇的庐陵文化于后世应运而生。
   欢呼之后归于平静。在市博物馆第一展厅第一展窗前,我细细地打量几尊来自河东案山的“远古遗珠”。石刀。石斧。石锛。石祖。展品标牌名下一一列有“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千年前”字样。这种跨越,让人想象那个刀耕火种的时代,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石是那个时代先民的依托。展品不大。小石器却见大要义。石刀、石斧,尚好理解。石锛,原始木工用的平木器,双刃,一刃纵向用于劈开木材,一刃横向用于削平木材,古人智慧已如此细分。尤其那尊石祖,形象逼真,让人想到“生殖崇拜”四个字,感慨生命繁衍的力量。同时是考古,1989年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告诉了人们一个前进中的古老吉安。由石而铜,我仿佛遥见先民躬耕创造的背影,听得他们走向文明的步履。生存与发展,自古而今是人类直面的永恒命题。先民的创造实践,留下了后世敬仰的印迹。
   循着博物馆展出的案山遗址现场图片,我走进庄塘。庄塘我并不陌生。庄塘既为村委会名,下又有庄塘、小塘两个自然村。谱载,庄塘自然村原名富塘,小塘原名大塘,如此改名似乎也蕴玄机。2009年,我负责庄塘所在地的汽车文化产业园征地、拆迁、整地,曾推平庄塘一座山,如今想来有些不安,它或是案山的一部分?2016年,我再次负责蒙华铁路征地拆迁,此铁路平行京九线,穿庄塘、小塘村而过,自然关联到作为古文化遗址的案山。那时起,我便真正关注起史料中所记载的案山来。
   并非河东庄塘一处有案山。古代堪舆学有穴山、案山、朝山之说。案山为朝山之延伸。称其为“案”,有如香案,又好比贵人办公的书桌,凭案以处理各类事务。唐代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撼龙经》云:“客山千里来作朝,朝在面前为近案。如有朝迎情性真,将相公侯立可断。”撇开这些说法,就庄塘而言,位于青原山与赣水之间,此案山还真如摆在山水间的一张香案,抑或书桌,充盈文化气息。更为幸运的是,此山竟还是吉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先民的眼力,还是历史的必然,自然与人文竟结合得如此绝妙。
   约了街道的国远、村委的大发和毓彬同登案山。说登,其实只是个小山丘,在今河东经济开发区玛雅物流园背面。会计刘毓彬长我一岁,当年几次亲临现场,面见考古现场发掘。三十年来的铁路建设、城市发展、工业园区征地,他竟也无从找出当年考古的准确位置,只是指给我一个大致方位。事实也很明了,当年考古发现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界定案山古文化遗址的四址,并全面地保护下来。
   如此,我只能说,我只是走近了案山,而未走进它。我无法走进它五千年的时空隧道。
   站在一片碗口粗的马尾松下,遥望黛青色的青原山脉,回望滚滚的赣江,我有些怅然。我不知这是五千多年来的第多少代松树,它的种子里是否还存有先民的指纹。修蒙华铁路、城市道路,拆迁过后的案山显得有些乱。权且把它当作古文化遗址的案山吧。多想来一场旷世的雨,洗涤岁月的尘埃,复原那个时代粗糙的纹理。所谓秦砖汉瓦,连同梅林古驿道的“南宋年号”,这些物化的印记,每每问世或发现,总让人怦然心动。而秦时明月汉时关,那些意象的符号,一直以来喂养着我们的血脉。我真有些担心,我眼前的案山只会存活在所谓的文字里。我想象先民在此结庐而居、耕种渔猎的样子。我真渴望能在这五千年后的案山,捡拾到一块小小的陶片,触摸到那个时代先民的体温,与那些天地间的拓荒者来一场血脉相续的对话。
   所谓历史由人民创造,太久的岁月,难免存在失忆,考古恰是让这些记忆复原。致敬考古工作者,同时是在致敬我们的良知。
   所谓古驿道、古渡口、古书院、古祠堂,相对平民百姓而言,生存远比记忆更重要,而发展,同样让我们遭遇文化失忆的危机。
   不敢臆想,我们能为千年后的后人留下什么。至少,那里也应有后世对于我们的崇敬和记忆,我们肩扛着发展的重任。
   不经意间,一方地域有了历史和文化的纵深和源头,而且,如此古文化遗址,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座城市即便年轻,也因之古老。
   缺乏文化自觉,我们将无法拥有文化自信。而失去文化自信,我们将无法存续文化记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庄塘案山古文化遗址,即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胎盘。真期待啊,有一天,在这座城市的案山古文化遗址公园,遥思千载,领略古老吉安先民的筚路篮缕,承续千年庐陵古风的浩荡铿锵。
  
  

共 23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吉安市博物馆里,展陈着石刀,石斧,石锛,石祖等“河东案山的远古遗珠”,这些片羽铭记着“5000多年”的人文、历史沿革。吉安是新的,有向吉铁路,吉安又是古老的,有千年庐陵古风,有临江古窑遗址,也有案山古文化遗址。一行人重访案山,走近了考古遗址,却走不进五千年的时空隧道,也无法完成与拓荒者血脉相续的对话。因工作关系,作者走进庄塘,多次与案山有了心灵的呼应。案山是摆在山水间的一张香案,抑或书桌,充盈文化气息,却只会存活在所谓的文字里。作者文笔朴素,识见广博,默默流淌的文心里,有自信,更有隐忧。殊不知,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不自觉,发掘了古遗址,也遭遇着文化失忆的危机。一篇厚重得体的佳作,引人深思,遥想未来!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2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0-09-21 21:38:28
  融入思考的文字,是活的,是生动的。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石维        2020-09-23 07:08:42
  致谢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0-09-23 04:42:34
  诗意的文字,叙述着古老而又年轻的吉安的前世今生!一篇非常厚重引人遐思的文化散文!真美!
回复2 楼        文友:石维        2020-09-23 07:09:32
  谢谢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