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同为机场商超 为何生意有冷有热(随笔)
“把需要买的东西事先买好,不要到机场的商场去买,那里的东西价格太高。”这是我们在国内乘飞机出差时,经常听到的家人和朋友的嘱告。
“有些东西你们先不要买,可以在回国前到机场的商场去买,那里的价格比市内和旅游景点的都便宜,有的还免税。”这是我们到欧美、澳大利亚和韩国、日本等一些地方旅行时,亲朋和导游的提示。
为什么同样是机场的商场,我们国内机场的商场和国外一些国家机场的商场,在人们那里出现如此不同甚至相反的信任和口碑呢?是人们妄自菲薄吗?是人们崇洋媚外吗?根据笔者的听闻和多次在国内外机场商场购买商品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感觉还是事出有因的。
首先,说说国内机场的商场,不仅数量较少,经营规模小,而且商品价格确实有些高,有的商品价格比机场外面不是高出一点点,而是高出一大截,甚至高出一两倍。前些年,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关注和整顿,稍好一些,可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在北京首都机场的餐馆,吃一碗牛肉面都得三四十元甚至还要高。大连机场商场销售的大连地方特产“海参酥糖”、“鲍鱼酥糖”、“虾仁酥糖”等糖果,确实是相当好吃,酥脆香甜,绵软可口,老少咸宜,是在别的地方很难买到的。这种糖包装也很好,既漂亮又便于携带。可就是价格有些贵,一盒一市斤装的平均在30元左右。而在大连市内商场则只有10至15元左右,价格高出近一倍。作为消费者,人们购物的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要求物有所值,即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否则就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甚至会产生一种被欺骗或欺诈的感觉,而一旦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感觉,购物的欲望便立刻消退。由于人们有了这样的心理,在国内出差的人们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在机场商场购买物品的。有时实在没办法,非得买点不可,那也是把购买物品的数量压到最低限度。当人们没有了购物欲望时,商场经营的惨淡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韩国首尔机场的商场,在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和大阪的关西机场的商场,购买的“万宝路”香烟和“大福抹茶”、“小町饼粘食”,均比在那些城市市内商场要便宜一些,加上免税,总体大约便宜10%以上。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叫“贪贱吃穷人”,虽然这话并非真理,但却有一定的道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购买心理。物美而价廉,常常能够刺激和膨胀人们的购买欲望。一位朋友说,他那次去日本从大阪的关西机场回国,30来个人在机场商场买了四五百盒“大福抹茶”、“小町饼粘食”之类的吃食,把一个小商场货架上的货几乎给买光了。同时,在机场的商场买东西,还省去了在别处购买的一路携带之苦。因此,当机场商场里的商品价格一旦比其它商场的价格便宜时,乘飞机旅行的人们是宁可在机场的商场购买,也不愿意舍近求远地跑到别处去买。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场商场对于民航乘客购买力的的拥有应当是别的商场无法企及的。然而,我国一些机场商场的经营者却活生生地把这个资源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给丢掉了,致使大部分机场商场的经营状况都不是太好。东京成田机场商场的经营者大概深得其道,把机场的商场一再的扩大,不仅占了机场三层楼的一部分,而且把整个四层楼都开辟成商场了,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且生意也做得异常火爆。
回过头来再说商家,“薄利多销”,自古以来就成为一种聪明智慧的经商之道。虽然每一件单个商品可能获利不多,但若是卖得多了,经济效益自然就大了。譬如,卖一件三五十元的商品如果能赚三五元钱,一天能卖100件,就可以赚三五百元。而你硬是要从这一件商品上赚10元甚至更多,因为价格定的太高,就会很少有人问津,即便一天能卖10件,那么最多只能赚100元,孰轻孰重,不言而喻。而商品经营者和店家的声誉还有一个“滚雪球”的效应问题,当你的商场以“物美价廉”和“薄利多销”而闻名的时候,声名会越扬越远,人们自会慕名而来,商家也会顾客盈门。而当你的商场以质劣价高而受人诟病之后,馊名也会越传越远,结果必然是门可罗雀。这就发生了一个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问题了。我国的机场商店基本上就是一种恶性循环,而这样一个状况,那些经营者还浑然不觉,还自我感觉良好。此类情况,当然不只是民航机场,还有火车上的餐车等。
由此看来,机场商场生意的盈亏,表面上是个物价高低的问题,而实质上是个商家的经营理念问题。一个懂得薄利多销的经营者,一个懂得消费者心理的经营者,一个明白要赢得市场必须首先赢得人心和声誉的经营者,才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