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故事】【看点】二鬼摔跤(微小说)
很久以前,在却波北山一些偏僻小村中,常常会见到一个个低矮简陋的小土庙,庙里什么神像都没有,只挂着一头粗一头细的红布卷。
月上柳梢头,喧闹了一天的小山村渐渐静了下来,村东杨员外沐浴毕,照例前往小庙祭拜,庙前的贡品摆的满满当当,杨员外把别人的供品撤到供桌下,把自己带来的一份虔诚地摆了上去。
你要问村民祭拜的这个神灵是谁,他们死活也不会告诉你。其实当地人都知晓,他们偷偷供奉的是毛鬼神。那为什么人们不正大光明地供奉,偏要这样偷偷摸摸。传说,毛鬼神可以把别人家的财富偷盗而来,祭拜的人可以不劳而获。但是,你要惹着了这毛鬼神,就会祸事不断,直到败家。所以,信奉的人,日日供奉,不敢怠慢。
这杨员外自从那晚祭拜回来,他的独生女儿就得了病,嘴里胡言乱语,在厅堂走过,秋波暗送,妙音萦绕,待至门口,像是送客,手帕飞舞恋恋不舍,再转回屋,两眼呆滞,不言不语。杨员外到处请医生也未看好,有人说请个捉邪的天师看看,也不见效,反而不吃不喝。
这年腊月的一天,大雪纷飞,来了一个老汉在员外门前避雪。老汉拄着拐杖,拐杖上系着酒葫芦,衣着破烂,不能避风寒。杨员外的家人出门扫雪,看见之后赶紧回去告诉杨员外。员外吩咐家人马上请进来,接着又给取暖,又给吃饭。眼看大雪下个不停,杨员外就诚心诚意挽留他住下,并送来了一套棉衣,说:“看你和我年龄相仿,身材相似,这是内人为我新做的棉衣,送你御寒,请莫要嫌弃。”这杨员外也实诚,那老汉也不客气,笑了笑就收下了。
第二天清早,杨员外与老汉在檐下赏雪闲谈,老汉看到杨员外心情不好,就问:“你有啥不顺心的事?”杨员外只是唉声叹气不吭声,老汉是个急脾气,“你说吧,说不定我能帮你。”
于是,杨员外一五一十地把女儿生病的事告诉了老汉,没好气地问:“连天师都没有办法,你能治好吗?”老汉捻须呵呵一笑,说:“小事一桩,按我的嘱咐就能治好。”杨员外一听,显然不信,这个世道吹牛骗人的不少,可看这老汉面善,不像坏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信他这一回。杨员外就说:“只要你能治好我女儿的病,你有啥要求,我都答应。”老汉嘱咐杨员外:“院内摆上一桌酒席,任何人不能在院里走动,也不能观看。”杨员外疑惑,“就这?”“就这!”老汉憨憨一笑。
一切准备停当,直到半夜三更,来了两个小鬼,面目狰狞。杨员外隔着门缝偷偷看,心想:这女儿的病还没好,听那老汉的话,又招来两个小鬼,这可怎生是好。他心里着急,可是又没办法。只见两个小鬼大吃大喝,吃饱喝足后,开始在院里摔跤,摔了一阵,就上了凳子上翻腾,然后上了桌子,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就见一道黑影从墙上留的猫窟窿钻进了女儿房间。两个小鬼龇牙咧嘴跳下桌子,一边摔跤一边朝他女儿房间走去。很快,两个小鬼拿着铁链将一个形影套了出来,走了。
杨员外急忙到女儿房间,一看,女儿已经好了。女儿见爹爹来到,喊了一声爹爹,以前的事都能说起来,只是患病期间的记忆全无。杨员外喜出望外,急着要拜见老汉,又怕三更半夜的打扰休息。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杨员外备了厚礼前去拜谢老汉,敲了半天门没有动静。他冒昧推门进去却不见人影,再看大门依然落锁,雪地上一丝踪迹不见。此时,杨员外这才想起酒葫芦和拐杖,原来是铁拐李救了他的女儿。
此后,杨员外再不信奉毛鬼神,虽然能搬来外财,但是,灾祸也至。要想发家致富,还是勤劳持家才是本分。从那以后,山村里的小土庙逐渐消失。为纪念铁拐李,杨员外做了个假人,让他的家人背着摔跤。但是不方便,他的家人又做了个假人,四肢可以活动,再彩绘成鬼怪模样,披头散发,把二鬼绑成两臂相扭,相互搏斗之势,给假人穿上古装长衫,然后背在自己背上,他在下边动作,从地面腾转挪移到凳上,再从凳上翻身到桌上,模仿二鬼摔跤,以祈福避邪。
后来,每年一到过时过节村里都要表演二鬼摔跤,这项活动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当地社火表演的经典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