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租房记(散文)
一
妈妈已经七十多岁,身体不好,却仍旧在老家独居。虽说家里雇了保姆,毕竟让人不放心。
俗话说,养儿防老。按照传统观念,养儿女就是为了老了有依靠,妈妈衰老的时候,正是该依靠我们的时候。思前想后,我决定把妈妈接来和我一起生活。
在陕北工作有十多年了,我一直住在学校提供的公寓楼里,且住在六层。公寓楼没有电梯,妈妈腿脚不灵便,上下楼不方便,因此,我决定在学校后边的园丁小区租一套有电梯的房子。方便妈妈上下楼,也方便我上下班。
四月的一个半夜,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住在园丁小区的同事们,如果有租房信息,一定替我留意。”同事们很给力,第二天早晨我便在微信上看见了几则留言。然而,根据留言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见过房主,甚至看过房子,才发现,要租到一套满意的房子是多么不容易啊!有的房子太大,租下来有点浪费;有的房子太小,住起来又觉得压抑;有一家房子刚刚装修完毕,房间里还弥漫着呛人的粉尘味,房主就急不可耐地出租,这样的房子敢住人吗?
终于,找到了一家听起来靠谱的房子,热心的金老师专门抽出时间陪我去看。这套房子在靠近小区大门的二号楼,楼层也不高。我们和房主电话约定时间,走进楼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阳光还明亮地洒满房间。但仔细一看,除了新铺的地砖,房子简直就是毛坯房的样子。天花板是水泥原色的楼板并在一起,能看出来楼房的框架;房间唯一的家具就是靠墙摆着的一张床,几块木板钉在一起,高高低低的不平整。房主随口说出的房租并不低,我还没有来得及接话,心直口快的金老师就说了:“真恓惶,简直就是家徒四壁啊!怎么住人呢?快走吧!”
看来只限定在近处找,很难租到一套合适的房子。于是,我放宽了租房条件,委托住在石油小区的的朋友也替我留意租房信息。只要房子合适,远一点也顾不上了。即使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
二
周末,我想去街上逛逛。刚出校门,一辆车就停在我面前。一位长发飘逸的女孩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你要上街吗?坐我们的车去吧!”同事张老师和老公小许也要上街,正好捎我一程。坐上车,张老师随口问:“前一段看见你在朋友圈发的租房信息了。租好了没有?”
“哪有这么容易啊!你们园丁小区的房子不好租呢。”我诉说租房受挫的经历。
“还是租在园丁小区方便啊!要不,让我们家小许在业主群里给你发个求租信息?”说话间,小许就拿起手机在小区业主群发了一则求租信息。
“能租到当然好啊!谢谢小许啊!”我随口说着,并不抱多大希望。
中午从街上回来,就有个陌生号码打进来,按下键,听到一个柔和的女声:“你要租房是吗?我们房子在园丁小区,两室的,采光很好,可以拎包入住的那种……”听起来似乎很不错,只是她说的租金有点高。我说考虑一下给她回话,也是为了有个缓冲。
五分钟后,她发过来一则信息:“抱歉!房子八月以后才能腾出来。如果你急着住,就租别人家的吧。”如果不是她不想租房了,说的推辞话,这个时间我租房不正好吗?我准备下半年才把妈妈接过来,现在租好也是闲置。
我打电话过去确认。女人说她姓孙,她们一家要去西安做生意,但是今年情况特殊,因为疫情影响,至今开不了业,估计七月底才能过去,房子现在她们还住着。我一听,自己现住着的房子,条件应该很不错。赶紧说:“我就是想下个学期开学才住进来,时间正好啊!”我们都觉得时间赶得这么巧,真是缘分。聊了一会儿,她知道了我是隔壁学校的老师,又知道我的家庭关系很简单,很乐意把房子租给我,并主动降低了房租。如果不出意外,租房的事基本算是敲定了。
七月中旬,我打电话给孙女士再次确认。她告诉我家里的详细住址,并邀请我先去她家看看。从乌鲁木齐回来的小妹被疫情阻隔在我这里,便和我一起去看房子。房子在园丁小区入口不远的单元楼里,靠近河岸,户型不错,上下班很方便。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就是小孙了,她模样端正,温和、干练,一看就是个实在人。房间到处堆满了东西,她说,这些东西都要打包寄走。原来,她和老公在西安一所大学的食堂承包了一个窗口,准备给大学生卖饭。但是,今年疫情形势严峻,大学迟迟不能开学,他们就迟迟不能开张。现在去西安,也是先租房子安置好家,等九月份一切恢复正常才能营业。我仔细看了看房间,布置得很温馨,采光很好,因为搬家的缘故,显得有点凌乱。小孙说,她们这一两天就去西安了,生活必需品要打包托运带走,家具什么的都会给我留下。小孙交给我两把钥匙,又告诉我,水卡、电卡、燃气卡的使用及水、电、气的购买办法;我预付她一年房租,并说暑假结束,从老家回来,我就会搬进来。
三
九月一日开学,我八月二十一日就回陕北了。我要赶在开学前把新租的房子打扫干净,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让妈妈住得舒心。
傍晚时分,我们赶到新租的房子。打开房门一看,堆满地板的东西都不见了。小孙把该带走的都带走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便显得空旷、幽暗。客厅里摆了一圈转角沙发,连沙发上面的靠垫也摆放地整整齐齐。对面墙壁上挂一面曲屏电视,似乎处于微微酣睡状态,随时等待主人来唤醒它。左角放一只玻璃鱼缸,清水无痕,几条斑斓的热带鱼在水里寂寞得窜来穿去。右角一个双开门的冰箱在无语地静默。两间卧室墙壁上的柜子腾空了,盛放衣物不成问题。大卧室安放的是一米八的席梦思床,小卧室盘了陕北人喜欢的大通炕。房间不是很大,但可以看出,主人在装修时是很用心的,家具的设计和摆放都很合理,用起来顺手、舒适。
让我吃惊的是,两张床上都铺着厚厚的褥子,褥子上还罩着干净的床单。我在房间转悠,阳台、卧室的小角落里摆满了绿植,绿萝、芦荟、红掌、蟹爪兰生长得郁郁葱葱,透露着女主人对生活的热爱。现在,令人愉悦的翠绿就是它们的花语,在欢迎新主人入住。
厨房、卫生间里放着干净的垃圾桶,卫生间窗台上放了一整卷卫生纸,梳妆镜前的水台上放一块雪白的抹布……瞬间,我读懂了房主人的细心与体贴。这些小细节是无声的语言,深藏着她对自己家园深深的爱恋和不舍!于是,满满的感动溢满了我的心房。感动之余,心田里竟流淌出丝丝伤感……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把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家拱手让给一个陌生人住,自己又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租房子住?
旁边的妹妹说:“唉!这就是网上说的,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啊!”是啊!有多少人抛家别亲,辗转奔波在异地他乡,为的却是养家糊口啊!我自己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
于是,我给小孙发微信:“感谢你的信任,把这么好的房子租给我。我一定悉心爱护;对得住你的这份信任!”一会儿,小孙发过来视频,我们相谈甚欢。视频里,我看见她租住的房子逼仄、拥挤,她打包带走的东西只能原封不动……
四
在我收拾新租房的时候,就已经在零敲碎打地搬东西了。当新家里的一切按照我的眼光重新规整之后,一个下午,我们叫了一辆皮卡车搬家。我在学校公寓楼里住的是一居室,不仅是帮忙搬家的人,连我也认为自己东西不多,一下子就搬过去了。事实是,大家都低估了我房间的囤货能力。当我们一趟趟把房间里的东西搬下楼,又一趟趟运到园丁小区的楼下,再气喘吁吁地扛到新家的时候,看着客厅地板堆满的东西,跟当初小孙搬家时状况一样,我们都傻眼了。原来我一个人,竟然有这么多东西!原来我的一居室,竟然能装这么多东西!
接下来的两三天,我都在安置搬运进来的东西。当所有的东西在新家里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我发现,新家已经被我填充得满满当当。还是那些东西,当初住狭小的一居室,不觉得拥挤;现在住百十平米的两居室,并不觉得空旷。看来,我们生存的空间有多大的伸缩性,我们平日的生活就有多大的伸缩性!在一居室的家里,东西被折叠在一起,日子也被折叠在一起了。于是,我的生活被压缩了,我的人生岁月里的许多美好也被无限压缩了!
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想看的书,随手就能翻出来,马上就可以看;想泡的茶,随手就能找到,马上泡一壶;想穿的衣服,随手从衣架上取下来,马上就穿起来——日子无端就变得美好起来。
我在电话里急切地和妹妹分享我的感受:“住在新家里,过去的房子我一天也不想去住了!奇怪,当初住在公寓楼的时候,也没有觉得不好啊!”
妹妹笑了:“这就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真后悔没有早早搬出来哦。”
“你终于想明白了啊!生活需要创造,同时也要学会享受哦。”
八月三十日,弟弟开车把妈妈送到了陕北。随车带来的,还有妈妈所有的生活用品。这意味着,妈妈的余生岁月,将和我终老在这块异乡的土地上了;也意味着,我的未来时光,会更忙碌、更辛苦,但是也会更充实。
从此,我的生命里有了牵挂。我需要每天按时按点回家,我需要给妈妈做饭、洗衣,监督她按时吃药。妈妈有我照顾,她不再孤单;我有了妈妈作伴,生命也重新有了光亮——就像儿子说的那样,我们彼此依靠,互相取暖。漂泊十几年,在异地他乡,我终于暂时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从此,我回家再晚,房间里都有一盏亮着的灯在等我……
祝老师幸福安康,祝老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