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义卖爱心茶(散文)

精品 【宁静】义卖爱心茶(散文)


作者:温莎的梦想 举人,529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6发表时间:2020-09-27 12:02:19
摘要:一个小小的思想转变,一个小小善举,可以让一个原本穷困的家庭脱贫。有时灵活的善举比盲目的捐赠更重要。

【宁静】义卖爱心茶(散文)
   去年的今日,汽车开了几个小时后,才绕进绵延不绝的岳西大山。这里重峦迭嶂,山高林密,汽车绕着盘山公路前行,如在爬云。突然前面没有路了。向导让我们把车子停在一个空旷的山坡上。徒步三十里便能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王玉琳小姑娘的家。
   这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人口不足百人,家家大多是留守儿童与老人。十一岁的小玉琳跟着奶奶生活,父亲早年因病去逝,母亲改嫁,从此杳无音信。留下祖孙两代人相依为命。
   走近小玉琳的家,这是三间用土墙撑起的瓦屋。一厅,一卧,一厨。土墙年久失修,被风雨无情地剥蚀,留下了雨水浑浊的伤痕;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四方形木桌,两张长凳,大门后靠墙站着一些锄头之类的农具;屋顶上可能经常漏雨,腐烂的椽子早已探出了脑袋。
   年迈的奶奶操着一口岳西的方言,说话速度太快。我一句没有听懂,幸好有向导翻译。奶奶告诉我,小玉琳从小就很懂事,家里的活基本都是她做的,洗衣、做饭、喂猪,种菜,样样都行。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她坚强的个性。她再苦再累也不会流泪,她要坚强地活着,要为理想而奋斗。在学校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想看更多的书,可是没钱买,于是想到借,可是同学的书也很有限。她也很想在电脑上学习,将来也想上大学,可那些都是很遥远的事儿……
   “孩子的理想不能因为经济问题而破灭。”村长说,“我们也为他们家申请了低保,可是你也知道,我这里最富的也比不过你们城里的穷人。”
   “你说过了吧?这次我带来了我们学校师生的一点捐款和一些捐物。不过,这只能解燃眉之急。”
   “是啊,可是还能怎么办呢?”村长挠挠后脑勺,半晌没有说话。
   村长走后,我与小玉琳谈了很长时间。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内向的孩子,她对大山之外的世界充满着幻想,她憧憬着繁华的大城市,向往着美丽的大学校园。
   眼见着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腰椎越来越不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辍学那是迟早的事,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她就低着头缄默不语。
   “我将来要读高中,上大学,可是这个愿望可能很难实现。”她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们这里山这么多,这么高,还怕养不活你吗?你会种茶吗?”我突然问道。
   “会一点儿,但我可以学。我们这里也有一些人家种茶,可是卖不出去,因为出去一趟太难了。”
   我的话似乎点亮了她的眼睛。她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这个你放心,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可以送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给你。至于销售问题你也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种茶,我奶奶会,她也可以教我。”
   “你家里有多少地可以种茶?”
   “我们这里别的没有,荒山多,你想种多少都没人管。”
   “你这么小,才十一岁,你行吗?”
   “老师,您别看我年龄小,才读五年级,许多大人的活我一样可以做,甚至有些事会做得更好。您看看屋外的那堆柴了吗?是我从山上砍来的,也是我堆的。”
   我顺着她指的一看,真的堆得很整齐,上面还用棕榈树的叶子遮住,用来防雨。想得还挺周全的,要不是她告诉我,根本想不到这是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
   看到她那长着厚厚茧子的双手以及黝黑的皮肤,我眼前一亮:“好,咱们就种茶,茶收了以后,你打电话给我,我开车来运。我全要了。”
   “您家喝得了那么多茶吗?”
   “喝得了,这个你不必担心。你的任务就是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种茶技术。”
   小姑娘腼腆一笑,我与她用手指拉勾,算是一种约定。
   临走时,我将带来的一些课外书及生活必须品送给了她。
   “这是一千元订金,你的茶只能卖给我,可不能违约哟。”我戏谑道,实际是帮她的意思。
   她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接受,说等茶做好了,再给钱。
  
   二
   这一别,整整一年,这次我一个人开车前往。还是步行了三十多里才找到小玉琳的家。她又长高了一些,皮肤变得更加黝黑。
   “你的茶呢?瞧,全在这里呢?”她在堂屋搭起了一个小型帐篷,用长凳架起,远离地面,茶叶一袋袋早已包装好了。
   “这包装袋哪来的?”我好奇地问。看样子,我的包装袋只能留作下次使用了。
   “是村长托人弄来的。村长说不密封容易受潮。”
   “是,是,是。想得真周到。”我还以为带来了包装袋就完事了,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你这么多茶叶,一共有多少斤?”
   小姑娘摇摇头。
   “为什么不称一称呢?”
   她说她信任我,让我称。
   我称了称,有两百斤。我按市场价把钱递给了她。
   “这么多钱!太多了吧?”她拿到厚厚的一沓百元大钞,双手颤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些钱如同一场及时雨,给奶奶看病,供自己读书,全指望它了。总共才两万多元,不过这对于山区穷苦家庭来说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治奶奶的病,又要供自己上学,这些钱可能还不够呢。又怎么会嫌多呢?
   “老师,为了种茶,您肯定不知道我这一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小玉琳有点激动。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腰椎越来越不好。所有的活儿都压到了小玉琳的肩膀上。白天要上课,采茶的活儿只能选择早中晚去完成。采了茶之后,还要晒茶,炒茶,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否则就会出问题,炒出来的茶就会大变味。
   为了做出最满意的茶叶来,小玉琳失败了好多次,浪费了许多原料。她请教村里会炒茶的老师傅,一次次尝试,终于获得成功。
   “你为什么这么实心眼呢?茶炒出来就行,管它好不好喝。”我故意这样问她。
   “老师您帮了我,我还坑您,这像话吗?”
   “对,做人要诚实。我支持你。我想喝一杯你炒的茶,怎么样?”
   “我早给您预备了。”说着她端出了一杯热腾腾的绿茶递给了我。我轻轻地呷了一口,清香入腑,爽口宜人,顿时令人精神抖擞。
   眼前的这位小姑娘令人刮目相看。突然想到她的学习:“你这一年忙于种茶,学习上没有落下吧?”
   她拿出了这一年得的奖状、奖品和考过的试卷,一门课都没有落后,都是优秀。
   我倍感欣慰,因为我的鼓励与支持没有白费,换来了优异的成绩。
   临别时,小姑娘送我一封感谢信。我送她一只雄鹰展翅高飞的“不倒翁”,因为它的重心在鹰嘴处,所以它的嘴点在塔尖身体永远悬在半空中,你不必担心它会掉下来。看样子她非常喜欢,拿在手里仔细地把玩着,不明白这只老鹰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你将来要像只鹰一样展翅高飞。”
   “嗯。”她点点头。
   她与奶奶伫立在微风中,望着我及两位帮我挑茶村民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蓦然回首,发现她们俩正在擦眼睛。
  
   三
   这两百斤茶叶,说实话,确实有点多。我平时一年也喝不掉五斤茶叶。回来之后,妻子满脸的不高兴,我知道咱们家并不富裕,两万多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向妻子保证不但不会亏本,还会赚钱,她用怀疑的目光瞥了我一眼,便不再说什么。
   为了卖掉这两百斤的茶叶,我跑遍各个茶行,老板们品尝了之后,都说茶叶还可以,就是不出名,没品牌,卖不上好价钱,他们使劲地压价,如果那样每斤茶叶我还要亏二三十块钱。我心有不甘,便向好友推销,在朋友圈打广告,加上亲戚朋友半卖半送的,结果还剩下一半,这一百斤茶叶,我不急了。每天下班或周末就摆一个摊位做起了卖茶叶的生意。
   所有的客户可以先品一品茶,再决定买不买。
   “你一个老师怎么摆起了地摊?怎么?揭不开锅啦!”一个老熟人揶揄道。
   我让他坐下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他,他不还价,直接买了两斤,每斤还多给了30元。在这位老哥的大力宣传下,那天我一共卖了十几斤。
   之后,只要有什么人问起卖茶叶的原因,我都会如实相告。并以进价卖给他们,许多人都说不能让我亏损,都主动加价。还有一个爱心大妈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广告牌,名叫“义卖爱心茶”,底下还有详细的小字说明。她的爱心举动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不到十天,这一百斤茶叶全卖完了,总的算下来,没赚没赔,这种结果最令我满意。
   我打算有空再去小玉琳的家乡帮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贫困家庭。也许小小的资助只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换来真诚的感谢。但我始终认为只有引导并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才能真正地让他们脱贫。
  

共 3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立意很好,扶贫助贫。助贫,一个是捐款捐物,一个是寻找出路。捐款捐物,只能解一时之困,不是长久之计,也会滋生贫困者的懒惰心理。寻找出路,路找对了,可以一举两得,一则脱贫,二则激发贫困者的斗志。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采取的就是后者,智慧之举。可是孩子那么小,还要种茶,真叫人不忍心。可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没什么。孩子真不幸,父亲早逝,母亲无奈改嫁;但也幸运,有“我”。“我”的背后是政府的号召。“我”是善人,不辞辛苦,200斤茶叶,30里山路,无所畏惧。百姓也是善人,知道实情,纷纷解囊。夫妻和好,孩子、奶奶有收入,孩子有钱上学,国家有希望,皆大欢喜。文字平实,娓娓道来,值得一读。文中暗线,歌颂国家的扶贫政策,这是文字背后的文字。文章的时代背景不言而喻,国家扶贫,共谋小康路。一篇不错的文章,值得共享。文字再精美些,一定会更好。当然这篇文章重在内容,文字其次。【编辑:木文子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2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09-27 12:07:05
  扶贫助贫政策好,共谋小康路;人人行善心肠好,共建和谐家。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1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0-09-27 19:30:50
  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祝秋安,笔丰。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9-27 12:26:25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0-09-27 19:31:14
  收到。谢谢!
3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0-09-27 19:30:13
  本文意启迪人们,扶贫不要只关注表面,要从根上去解决。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