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那一抹中国红(散文二则)
一、那一抹中国红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蔓延全国,感染人群数以万计。一个吉祥如意的春节就此画上了句号,瞬间失去了它应有的光泽。那一抹中国红,也被送上风口浪尖,全世界所有的眼睛聚焦在了这一个色调上。
面对这一场严重疫情,国家高度重视,果断决策,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李兰娟院士、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广大科研人员、许多医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级力量全部凝聚在一起,那一抹中国红又一次用自己独特的色彩,红遍了全国,红遍了整个世界。
死亡数字从上升到下降,或许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构筑起来的疫情坚固防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那一抹中国红瞬间被点燃了,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因那一抹中国红,是深植于我们精神世界里的遗传基因,是深深烙印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
前段时间,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共和国勋章颁奖典礼时说,面对困难,什么力量都压不倒中国人;他说一个民族在最关键时候只要有了一口气,有了这个永不放弃精神,这个民族就不可能被打败。是啊,有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在困难中成长,在逆境中崛起,在绝境中重生。在人生短暂的时间里,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时逢国庆,当我看到一面面国旗升起在大街小巷时,我的眼睛突然潮湿了,只因那一抹中国红,太过自豪和骄傲;只因那一抹中国红用自己火一样的能量撑起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脊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也不能忘记历史的深刻教训,从反思中汲取智慧和能量,擦亮自己的底色,让那一抹中国红,成为燎原之势,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二、秋色
天气变凉之后,整个秋色就逐渐浓烈起来。
城市的街头,许多树木的叶片,由绿转黄,随着秋风掠过纷纷下落,不禁让人心生感怀,啊,又到了一个秋天最好的时候。
城市的广场上,一些经园艺师傅精心修剪的菊花正在盛开,有白的、黄的、红的、紫的,让过往的行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心情行步到此,都会停留观看。那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季节的无限的向往与喜爱。我觉得没有哪一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季节吧。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你是有私心的还是无私心的,终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很想去把眼前所有的景色都收入在自己的手掌之中。
某个时候,在你抬头的时候。那一束束阳光正在眼前,不过早已变的温和起来,它穿过云雾、树叶,静静地斜射下来。悠然地躺在空旷的大地上,仿佛像是一只小猫,就那样安静地停留在时光里,不去想什么,不去做什么,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抬头仰望天空,风清云淡,天高气爽。你深深地去呼吸一口空气,一种沁入心脾的感觉就在全身弥漫开来,于是就会莫名地产生这样的愿望,能否让这样的时光慢一些走着,能否让所有的人和事都停留下来,让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所有的人都能从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去学着珍惜眼前,拥有一个最简单的幸福。
田间地头的高粱、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相继成熟了,有的压弯了腰,有的垂下了头,它们是害羞呢,还是故作一种深沉。放眼望去整个田地里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在正在被一种自然的力量精心绘制。此时此刻,倘偌你伫立田边,再多去观望一会儿,你会觉得,好似就在一瞬间,你的整个人就被带进了这个季节最深的某个地方,让你获得幸福,让你收获快乐。
在这样的季节,倘若你去登一座山,当你孤身立在山巅极目远眺时,那远处的山浪峰涛,层层叠叠,一重重好像岛屿那样悬浮着,顿时整个眼界豁然开朗,整个秋色尽收眼底。你不由得惊叹起来,如果有双翅膀那该有多好,踩着雾气,不受束缚,自由翱翔。其实不仅仅是我个人有这样的梦想,人们自古以来其实一直都有这样的梦想,你说不是吗?
看那些哗哗地山间流水,晶莹剔透,清澈明亮,用自己执着的追求,向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知疲惫的流淌,最后汇聚成一支河流,成为这秋水共长天一色里最有力量的脉搏……
秋风送流水,雨中人听荷。登高远眺时,感秋几许多。是啊,仿佛只有在这样的美丽的秋色里,才是诗与远方同行的日子,才不会辜负一颗憧憬和向往的心。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祝福写作快乐!国庆节、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