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别让“心灵鸡汤”支配了你的人生航向(随笔)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给我们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相应的给人带来一些无知无觉的无意识状态。而强大的网络,随时随地更新和膨胀着我们的大脑,就目前当下最流行使人津津乐道的治愈人心的“心灵鸡汤”而言,它无处不在,又无孔不入,毫不留情啃噬着我们的灵魂。
每天每时每刻都能在一些公众号上翻阅“心灵鸡汤”之类的短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存在,有一部分属于励志,使人上进的警句完全可以照单全收,有一部分是对友谊诸如此类只言片语浅显的诠释。面对庞杂且使人眼花缭乱的心灵鸡汤,我们需要的是仔细甄别,做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实在是对自己无益的“教条之类”的话,只需当作消遣,一“闪”而过。
某一类文章的中心思想,读来过于尖锐、敏感,如果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强大,很容易被拉下水。比方说前几天阅读过的一篇《很感谢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这类文章,归根结底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缘份而已,对此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是不能苟同的,我不是以批判的思想否定,而是通过细阅,感受到了一些隐匿于文字背后的消极意识,也许我个人化在认识上过于偏激,但却是真实感受。
什么是最上好的缘分,前段时间重新阅读爱默生的《随笔》时,上面有这么一句,他说:“所谓的最上好的缘分,就是两个人的修为,修为好的人,彼此珍惜,不轻言分离。”这句话,说的太到位了。如果我们还想做个独立思考者,面对铺天盖地“降生”的鸡汤,就能清晰的分辨出,哪些话郑地有声,哪些话只是风过无痕。其实缘分,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了去的东西,好的缘分就是越过洪荒的时间,越沉淀越有味越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门艺术,能列入艺术性交往的人,必然所具备的先决条件不外乎有两条。其一,思想上要有共鸣,志同道合,琴瑟合鸣,惺惺相惜;其二,个人修养学识和文化底蕴所支撑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果两个人身上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不能说全部具备也必然的或多或少有之,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如日月天地一样恒久,像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高山流水,成为千古绝唱。
当然,通过泛读“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觉察出我们的思维已经隐隐约约被鸡汤支配束缚,完全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上一些年轻还不具备判断能力的人的言行似乎正在“践行”着“心灵鸡汤,毒素着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趁早对所谓眼前如瀑布一泻而下的“鸡汤”们没有做到清醒的斟酌,认识模糊,两眼昏花,长期以往,思想不但被他们彻底操控,更可怕的是把只言片语和断彰取意的“鸡汤”在日常行为中不折不扣的执行。万物之根源,皆在于人,这样如此下去,终将在潜移默化中整个人身会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失去自己的同时,人生过程的丰富精彩和生活的一些真实感受会被取而代之。
我所倡导的一种积极思想,就是无论日常行为习惯是好是坏,平时读不读书,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把独立的完全属于个人化的思想付诸于真实的生活当中,不被没有营养的一些华而不实的“心灵鸡汤”及外在无关紧要的因素捆绑束缚,这才叫过真实的“生活”,经自己的“人生”。
如果哪个人不信,请回头望一望身后,“心灵鸡汤”们是不是扯着你的衣襟,紧追不舍,尾其身后在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