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漫步在“龙”的公园里(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漫步在“龙”的公园里(散文)


作者:山谷 秀才,22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1发表时间:2020-10-02 16:43:47
摘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的“龙”灵不灵,未曾与闻,但我知道它因“龙”而声名远播。


   北京的旅游资源极丰富,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举世闻名,每年要接待一千多万的游客。与它们相比,位于东城区的龙潭公园实在是小弟弟中的小弟弟。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的“龙”灵不灵,未曾与闻,但我知道它因“龙”而声名远播。冠名龙潭的公园,全国少说有五、六处之多,深圳、太原、枣庄等地都有,但与“龙”贴得最紧、景点最多、真正突出了龙文化特色的,恐怕还是北京的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以水为主体,它有35万多平方米的水域面积。若从正门(北门)或东、西两门进入公园,第一眼就能看见美丽的湖景。龙脊桥,双亭桥和龙潭瀑布把宽阔的湖面,分成了三个大小不等的部分,沿湖分布着龙潭、龙门、龙字石林、龙吟阁、万柳堂和青石腾龙六个各有特色的景区。
   龙潭景区是由一群嵯峨的山峰构成的山景,虽没有崇山峻岭的气势,却也层峦叠嶂,怪石嶙峋,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山石上飞泄而下,注入深湖之中……龙门景区是整个公园的入水口,在龙门石壁上,雕有一对能从嘴里喷出水来的汉白玉龙头,水喷进轩前一个奇石环抱的龙池,再汇入宽阔的龙潭湖。龙字石林景区有几座由自然山石和挖湖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小山,山上山下,刻、画有“龙”字的石碑林立,有些掩藏在树木花草之中。这里共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汉、晋、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写的“龙”字229个,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龙形态和“龙”字书写的演变。龙吟阁景区据称是北方园林中独有的水上楼阁,七、八月间,水面上铺满了碧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争相绽放,簇拥着传统建筑风格的龙吟阁,猛然间让人感觉自己流连在苏州园林。万柳堂景区,虽然名称中不带“龙”字,但要介绍它是离不开“龙”字的。那里有腾空翻飞的威龙,还有精雕细琢的对九龙的解析,这种集文化与园林于一身,融知识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的做法,使观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这里不仅景区的名称多带着“龙”字,公园里的许多建筑和地名,也紧扣“龙”文化的主题,都有个冠以“龙”字的名称。龙山、龙池、龙门、龙亭、龙柱、龙涎榭、龙脊围墙、龙女牧羊雕塑,玉龙桥、青龙桥、白龙桥……不一而足,有些建筑和小桥,我叫不出它们的名来,也不知道它们带不带龙字,但都见其有精美的龙纹图饰。令我既觉新奇又感兴趣的是,连公园里种植的树木花草,不少品种也是“龙”字打头的,如四季常青的龙柏,曲折盘旋、宛若虬龙的龙枣,树干下部长满大疙瘩的龙须柳和树枝形如鸡爪的龙爪槐……
   这可真是一个龙的世界啊,到处氤氲了龙的祥瑞之气。
   置身于龙潭公园,漫步其间,游客几乎随处可见龙的身影,或产生对龙的种种联想,可受到浓烈的龙文化的冲击和浸润,可见当初的园林设计师和建设者们,在突出中华龙文化的特色上,是怎样的匠心独运、尽心竭力。如今的龙潭公园,每年可吸引来几百万游人,除了它有独具特色而又无处不在的“龙”文化的巨大影响,还因为它景点的精致、美丽和风景的多样性。
   这里有浅滩、深涧、峡谷;有层峦叠嶂的山,碧波荡漾的湖,蜿蜒曲折的岸,绿茵茵的芳草地;有荷塘莲池,有亭台水榭,有实足的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
   有儿童感兴趣的攀援、蹦极、“汽车”驾驶、太空旅行的游艺和一些临时的文化、艺术的展出活动。还有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的雕塑和纪念馆,有孙敬修老人和两位救人烈士的雕塑头像,使得公园又充满了现代感。早在2002年,龙潭公园就入选为北京市首批十大精品公园之一,我以为它是实至名归。
   在这个龙的世界里,龙的子孙们或游览、或休憩、锻炼和娱乐。附近的许多居民几乎每天必来此地,有的遛弯赏景、有的吹拉弹唱、有的歌之舞之,也有的运动健身……这些龙的传人,在这里的各式活动,是公园里最生动、最有活力,也最为靓丽的一道美丽的人文景观。
   这里天上有风筝凌空,地上有彩绸飘舞,湖上有色彩艳丽的小船轻荡;山中有飞瀑流泉,潭里有鱼虾戏水;此处有荒腔走板的京剧演唱,彼处有忘情的引吭高歌,众多的林地间、花丛中还有盛装华服,涂脂抹粉,刻意打扮过的大妈,在好听的音乐伴奏下,有模有样地跳着少数民族的舞蹈;在龙亭、水榭和回廊等处更有小型的乐器演奏会,说小型其实也不小。
   那天,我被欢快激越的音乐所吸引,寻声来到龙字石林对面的亭子里(抑或该称作水榭),挤进围观的人群,我看见二、三十个老翁老太,神情专注地各自操弄着不同的乐器,满头白发的指挥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大家跟从他正喜气洋洋地在演奏《喜洋洋》的器乐曲。至于公园里健身锻炼的人,比比皆是,花样繁多。有传统的击剑、打太极,抖空竹、抽陀螺的;有打门球、乒乓球的、玩器械,做体操的;更有自造自创动作运动健身的;还有拎着一桶水,挥动如小扫帚似的大笔,在路面上写字的。龙字石林景区的健身步道,据说是全市公园里最长的步道。慢跑的、快走的、甩开臂膀大步流星的,都挤挤挨挨穿行在景色秀美的健身步道上。
   龙潭公园,是明以来烧砖取土逐渐形成的大片洼地改造而来的,因其与龙须沟成“首尾之势”幸得此名。它从历史的风烟中艰难走来,解放后几经改造建设,使山与水在这里相遇,花草与树木在这里争艳,传统与现代风格融合,自然与艺术在这里共辉。虽然它没有皇家园林的高贵血统和气派,但位于市井,却是很接地气的,深得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人们在这里运动健身、载歌载舞。
   龙潭,如今这个龙的公园、龙的王国、龙的世界,也成了龙的传人理想的休憩场所,成了老百姓幸福、欢快的乐园。

共 22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漫步在“龙”的公园里》,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文情并茂的话语,讲述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的龙潭公园给自己心灵的印象和感触。其实,冠名龙潭的公园,全国有好几处,但与“龙”贴得最紧、景点最多、真正突出了龙文化特色的,作者认为,恐怕还是北京的龙潭公园。细腻的文笔,携带着对此公园的特殊感情,详细描述了龙潭公园是以水为主体的景区,是由一群嵯峨的山峰构成的山景,虽没有崇山峻岭的气势,却也层峦叠嶂,怪石嶙峋,瀑布飞流而下注入深湖,甚是美观。在景区公园入水口的龙门石壁上,雕有一对能从嘴里喷出水来的汉白玉龙头,水喷进轩前一个奇石环抱的龙池,再汇入宽阔的龙潭湖。龙字石林景区有几座由自然山石和挖湖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小山,山上山下,刻、画有“龙”字的石碑林立,有些掩藏在树木花草之中。这里共汇集了各朝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写的“龙”字229个,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龙形态和“龙”字书写的演变。作者置身于龙潭公园,漫步其间,与其他游客一样,发现周围几乎随处可见龙的身影,自然产生了对龙的种种联想……是呀,作者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今的龙潭公园,因“龙”而闻名,每年可吸引几百万游人前来观看,这是因为此公园除了独具特色而又无处不在的“龙”文化的巨大影响,还因为它景点的精致与风景的美丽。作者身临其境,用激情澎湃的文字真切地展示自己眼帘中的龙潭公园,描摹轻盈,表达栩栩如生。此情此景,感染读者产生了对龙潭公园的无限向往。问候作者!贴近生活主题的作品必定引人入胜。热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10-02 16:44:56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10-02 16:45:39
  祝福写作快乐,万事如意!
   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3 楼        文友:老百        2020-10-03 08:49:14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山谷        2020-10-03 16:23:16
  问好老师,祝双节快乐!
4 楼        文友:山谷        2020-10-03 16:21:47
  问好老师,祝双节快乐!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0-04 20:52:41
  欣赏作者精彩散文。让读者免费的随着作者龙潭公园一游。
6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0-07 15:08:24
  随着笔者文章游“龙”公园,心旷神怡!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