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敏思】西湖美景乌镇情(散文)

编辑推荐 【敏思】西湖美景乌镇情(散文) ——华东之行之四


作者:情满珠江 举人,568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1发表时间:2020-10-06 13:55:22
摘要:乌镇那一座座清韵悠悠古朴典雅的小桥;那一一条条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的乌篷船;那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的木屋,犹如一本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的史书;一首柔情似水、清新隽永的诗;一幅浓淡相宜、意境深远的风景画,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萦绕着……挥之不去。

西湖美景乌镇情
   ----华东之行四
  
   周庄“水之韵”的自助早餐很马虎,几乎不够吃,食物的填补速度也慢,荤菜除了鸡蛋和火腿肠无它。草草吃完,7点半上了大巴前往杭州。
   路上导游又介绍了杭州,他说:杭州要数商人最出名。比如当年的胡雪岩,最终他还是弃商为官 慈禧太后亲自赐予他顶戴花翎。但是自古说一山不容二虎,当时另一个商人盛宣怀与胡雪岩不分上下,二人都受慈禧太后恩典,难分伯仲。后来,盛宣怀因办电报一事终因朝中为官者暗中支持办理成功。而这件事恰恰是胡雪岩早就力争要办没想到对方捷足先登,因而一时气不过重病难以医治而亡。盛宣怀和胡雪岩,在杭州留下一段史话。据说盛宣怀祖上为中医,曾为慈禧太后治好病,慈禧赐予他家扁幅。如今钓鱼岛为中国岛屿,他家有史料为证。
   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批货交易市场,温州生产全国70%打火机……浙江商人很厉害!
   从前,浙江是一片沧海桑田,现在填平,所以沿途我们大巴车一直处于颠簸状态,至今公路依然不平。当年这里也不是鱼米之乡,原因第一自古出浙商人,商人自古以来地位很低,外出很辛苦。徽商曾言:前世不修,今生为商。再者,钱塘江江潮每年八月十八万马奔腾,每年会卷走几人,这里因此稻米不长,鱼也不活,所以不是鱼米之乡。而这里自古适宜多种桑树。鱼塘里面也不养鱼,只种莲藕。现在技术好了,钱塘江不再潮水泛滥,有些农民开始种植稻米了。
   杭州美在文化底蕴;西湖美在神话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座名城:西安大唐文化;北京首都;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魅力杭州文化。
   杭州楼外楼,岳王庙岳飞;断桥;长桥;雷峰塔;宋城千古情,灵隐寺。
   杭州被誉为丝绸之乡,休闲之所。
   2016年G20国际会议。杭州大动作,要清理整座城,商店、市场七天全部关门,公司全部停水停电。居民每天补助500元。西湖边每人补助1000元,令他们出去旅游。国家给杭州补贴4亿。杭州花200亿。这个动作也真是够大的,为一般城市所不能。
   不过杭州也真是不一般。比如,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城市冷饮免费给环卫工人和交警、地铁最早刷手机进站等都是最早在杭州施行,然后推广到全国。
   11点左右,我们在杭州清河坊下车,大家自由活动,午餐自理。
   于是,与一个在杭州进修的亲属取得联系,我们刚刚下车,她已经等候在清河坊。我们一起逛了河坊街商业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受到杭州商业的繁华。然后我们在清河坊附近找到一家老字号——杭州家常菜用午餐。杭州糖醋鱼、珍珠菇、鱼丝茄子、松花豆腐,一盅东坡肉,两瓶啤酒,一小瓶劲酒。古人“他乡故知”尚且如此亲热,何况我们是亲属在杭州相聚,多了几分惊喜,显得各位亲切。其间我们对饮,青岛啤酒显得格外可口,一杯下肚,沁入心脾。
   下午一点了,我们依依不舍地道别。大巴载我们到了西湖。
   西湖6.7公里,坐着游船绕湖一周,看到东北角的断桥和雷峰塔想起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缠绵悱恻和法海的冷酷无情。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传说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采用了三潭印月的风景。
   长桥位于杭州西湖的东南角,南山路长桥旁。公园沿湖延伸,布局精巧,意境深邃,有杭州“市花公园”的名称。长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其中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他们情意绵绵,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成为人间佳话。
   孤山景区位于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是西湖中最大的岛,高38米。这里碧波萦绕,山上花木繁茂。南宋理宗皇帝和清帝康熙都在此营建行宫、御花园,占了大半个孤山。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中山公园。园内一个精致绝伦的小园林叫“西湖天下景”,人在园中仿佛置身深山谷底,获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楼外楼是杭州楼外楼菜馆是一家名闻中外、有160年历史的名餐馆。它坐落孤山脚下,也成为西湖风景中的人文景点。楼外楼创建于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它的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他从南宋诗人林升的诗中取了三个字,为小店取名为“楼外楼”。
   下船之后,大家自由活动。我们在西湖边上漫步,欣赏这里的湖光山色,陶醉于美丽的西湖景色之中,流连忘返。直到下午四点,我们集中去吃大闸蟹。这是此行中旅行社所赠。一想到阳澄湖大闸蟹,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很快,大巴带我们到了萧山区何家春村,这里是西湖名茶——龙井茶生产基地。俗话说:好菜不怕晚。大家聊着天,品着西湖龙井,耐心等待美味的大闸蟹……
   晚上入住萧山区三星级酒店-——筑福大酒店。
  
   20-9-27早六点半被九点电话叫醒。早餐后,7点半乘坐大巴赶往位于嘉兴桐乡的乌镇。
   为什么叫乌镇呢?大巴刚刚开动,导游就问我们。见大家无言,导游说:“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海水退去鱼虾埋于地下,使土地变黑,所以叫乌镇。”
   原来如此。
   以前,乌镇里面有条河,“南船北马见强盗”,村民们便自己想办法在小镇的东南西几面都建了栅栏,因此阻挡强盗。如今,东栅成了旅游观光之处;南栅有美食一条街;西栅休闲度假场所,有一些重要会议也在西栅召开。这里的灯饰非常漂亮。东、西栅距离两公里,这里是烟雨江南,老房子多木质结构,当地人为了保持原有风格,只能修旧维旧。
   这里物产丰富,90%杭白菊产自此桐乡。还有美食姑嫂饼及三白酒等也闻名遐迩。没想到从杭州到乌镇的高速路段也塞车,11点左右我们才到达乌镇。
   导游带着大家首先参观了江南百床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位于乌镇东大街210号,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此展览是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之后我们进入江南民俗馆,这里展示的都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蜡像塑出婚庆嫁娶的活剧。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
   在木雕陈列馆,我们欣赏到木制品上精致的雕刻图案与花纹,工匠们以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浮雕和线雕等表现手法展示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江南木雕馆以它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民俗个性在中国木雕中独领风骚。
   作品的场景有官场宴饮的,有战场征伐的多种.人物个个神态传神,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叹服。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体现得出神入化。
   据导游说:乌镇人称之为“百花厅”的江南木雕陈列馆,馆内的门窗、牛腿、麻替、挑头、垂柱、月梁等各种木构件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图案,在乌镇以其木雕的精彩而著名。馆内的各种木雕艺术品雕题材丰富,有“郭子仪祝寿全家福”、“八仙过海”等生动生活的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案,以古朴的气势派头,形象生动刀法,展现了江南的平易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最后我们走进茅盾故居地址。茅盾原名沈雁冰。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和他的几个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从小便对他充满崇拜。几次莅临乌镇,茅盾故居都是必看的。他的故居在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这里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故居简介可知,这里始建于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故居坐北朝南,是我国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时寄钱回家购置的,自沈焕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
   因年代已久,乌镇在1985年对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我们走出茅盾故居,经过百盛桥左转,在导游规定的集中处登上大巴,去酒店用午餐。
   然而,午餐具体吃了什么,现在回忆起来竟一点不记得,倒是乌镇那一座座清韵悠悠古朴典雅的小桥;那一一条条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的乌篷船;那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的木屋,犹如一本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的史书;一首柔情似水、清新隽永的诗;一幅浓淡相宜、意境深远的风景画,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萦绕着……挥之不去。
   20-10-6清晨于石栏轩
  

共 36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华东之行第四站:西湖美景乌镇情,不仅带我们欣赏了城市美景,更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就拿浙江来说,说起杭州,人们脑海里首先跳出来的是西湖,是断桥,是白娘子,是雷峰塔,是长桥,是十八里相送,是三潭印月,是钱塘江大潮-------很少游客去关注这个城市的商业及文化,但作者关注了,如数家珍,红顶商人胡雪岩、盛宣怀,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批货交易市场,她还知道全国70%打火机都是温州生产的,着实不易。在我们江南,浙江人做生意是出了名的,没人敢跟他们叫板,那叫个精,连精明过人的上海人都在浙江人面前自叹不如。不然,地铁刷手机进站为何不在大都市上海施行?而乌镇,比杭州更具文化底蕴,那些栩栩如生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浮雕、线雕,那些木雕陈列馆,那些古床精品,无不出神入化。乌镇,因是茅盾故居,作者着重了笔墨,想了解清代的这个江南民居及茅盾的生活痕迹,请品读作者的江南之旅——西湖美景乌镇情,她会一一详细告知哦。【敏思编辑 绿袖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袖子的田园        2020-10-06 13:59:27
  这个节日,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江南美景,小桥流水,着实安逸。
我爱,故您在!
2 楼        文友:彭楠        2020-10-06 17:34:33
  这一站,信息量太大了。饱了肚皮,饱了眼福,还有文化大餐。许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如G20,如楼外楼。杭州西湖也曾游览,却没有看到这么多,这么深。欣赏了。
我的文字库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