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藏在心中的美丽(散文) ——精短散文集(一)
◎系在风筝上的童年
在山里,二月的春风还残留着冬寒的料峭,我们这些在颠跑在田垄上的孩子摔打惯了,不知道什么叫冷,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使有点寒意,也早被那急切盼望风筝的热情融化了。
别说我们男孩子手笨,我们虽然绣不出女孩子手下的锦团花簇,但能制出巧夺天工的风筝。我们学做风筝,没有像女孩子绣花那样的有人指导,也没有很多的时间。只有在放学后,三五个邀集一起,躲到墙角或干脆到野外去做风筝。
我们砍来斑竹,取下带韧性的那层绿皮,用火微烤,随着心中的构思的图样弯曲,仔细的折成几个几何图形,细心地用小线绳捆紧,就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个小脑袋又凑在一起嘀咕一阵,便别出心裁地用彩笔在桑皮纸上勾画一阵,给风筝穿上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很不容易,都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甚至向小姑娘喊几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风筝做好了不等于就能飞上天,关键的是放风筝的线系在重心处。系在重心前风筝抬不起头放不上天,系在重心后风筝“扎猛子”也放不起来,而找准着个重心就成了扎风筝的技术活。
一切好了,才能抬起做风筝低得酸痛的头,开始放飞我们的精美杰作。从宽阔的土地边,或逶迤的大道旁,或在潋滟的池塘畔放飞冉冉升起的风筝。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伙伴,那些纸糊篾扎的风筝,被下面的幼稚的欢笑鼓吹着,热气腾腾地捧着,悠悠随风上升,飞到空中去拥抱太阳,去亲吻白云……
我们手里牵着长线,欣赏被自己放飞的风筝,高兴得心都醉了。
白天放风筝好爽,但是更叫绝地是有月亮的晚上。皓月当空,大地静怡,朦胧夜色里,我和伙伴带上心爱的风筝溜到村头田边去放。我们在风筝上涂上闪亮的银粉,设法把一段蜡头或者一段蘸了油的棉花条系在风筝的尾巴上。风筝飞起来,一闪一闪的亮光,像飞机尾巴上的信号灯。但是这很不容易放成功,因为夜风很容易把蜡头和油棉花吹灭。倘若偶然又一人放成功,我们都会如痴如醉,都会拍手叫好,一颗颗童心也被欢笑送上天空。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弄,它就是往地上栽,一点也不飞起来。这时我们就来细细查找风筝的毛病,细细修理一番,让它从我们的笑声里再次飞起。有时我们放得正高兴,冷不防断线,风筝摇头晃脑地飘向远方,我们只能无限惋惜……
韶光流水,童年逝去。可系在风筝上的这根长线,却紧紧地牵着我的童年。我常常想拾回那逝去的童年,让童年那颗热情、坦率、诚实、坚强的童心伴着我走向复杂纷纭的大千世界。
◎没有退路
那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秋季县里举行青少年“腾龙杯”跳水运动会。我以干净、利落、漂亮的腾空旋转后翻三周入水的高难度动作,令裁判、观众叹服,战胜所有对手,夺得第一名。而这一次成功的取得,却得益于我七岁时的一件事。
我是爸妈的宝贝儿子,家里的一切都由我的性子来,可就是不准我沾水下河。我呢,偏爱玩水,常常背着父母,光着膀子赤着背脊下河去练“狗刨”“钻乌龟。”水上功夫远远超过同伴。可就是没有练习过跳水。
那天我正在要到河里去玩,不知怎么被父亲发现。他怒不可遏地抽出赶牛鞭子就要打我。我急忙辩解说:“我没有下水去。”父亲说:“莫哄老子,你背上的墨水印咋没有了?”原来父亲怕我游水淹死,就趁我睡着悄悄在我背上做了记号。
父亲扬起指母粗的鞭子,就要落到身上,我只好拼命朝外跑。父亲挥着牛鞭就猛追,一下把我逼到河边。前面是滔滔河水,背后是粗粗的赶牛鞭,我再也没有退路了。
“爸,你真打我,我就跳水。”
“你跳!你跳!我让你跳!”爸爸“呼呼”地一鞭子抽过来。我没有退路,翻身跃进滚滚地河水里。
爸爸顿时慌神了。他是旱鸭子,不会游水,只好大声呼叫:“救人呀!救人啊!”
我呢,却一个“乌龟沉沙”,钻到河的对岸摇晃着脑袋对着他笑。“小子真行!”爸爸也笑了。
从这次起,父母都不再制止我下河游泳了。我呢?就趁机一个劲地练习翻身跳水。这次在夺得全县少年跳水第一名,不能不说与爸爸那次把我逼得没有退路无关。
没有退路,我们也要鼓足勇气走下去,前面的风光也许会更加壮美。
人生往往在没有退路时开始发光。
◎有度真丈夫
读初中时,我就爱考究文字。发现俗谚“无毒不丈夫”的本来面目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者,气度也。真正的君子大丈夫,既不是心狠手辣地人,也不是心胸狭窄的人,而应是胸襟万里,度量如海的人。后来我参加工作,成为人夫,我都用和达的丈夫气来对待同事对待妻子处理事务,故与之相处都十分和谐美好。
1995年秋,我在海拔1900米的石板岭村小教书,离家30多公里,靠双脚行走翻山越岭,每走一次都要四五个小时,这对于一个年过天命的人来说不能说不累。春播时的一个周末,我带着满身疲惫,到家时太阳已经靠山,我心想妻子一定会先给我倒来一杯茶,再端一盆热水……谁知一到家,妻子就风风火火地要我去挑粪,帮她栽包谷营养快。我是在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发一顿雷霆,但想到“有度”,就忍下来,抄起扁担就和她一起下地干活。我一连挑了五六条稀粪,干到月上东山才回家共做晚餐。秋收时节,地里的包谷比那一年都好。妻子说:“这些包谷托里有你一半功劳!”我笑了。
我独生儿子准备结婚,没有房子。妻子筹备挨着老屋给儿子修建一间新房。空地宽1.2丈,刚好一间屋那么宽。动工那天,邻居却非要给他让出一尺做巷道不可,妻子争执不让,矛盾愈加激化,不能动工,眼看婚期要到了,真着急。我周末回家,我对妻子说要大度对人。妻子听从了我的劝说,我们让出一尺。邻居见我大度,也主动让出一尺。虽然新房窄了一点,可是邻居关系却好了起来。
古人说:“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这是真正的君子之德。用大度宽恕别人,受益的不仅仅是对方,同时也是自己。
男人要有“肚”,丈夫要有“度”!
◎诱惑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
室内,我伏在方桌上写着教案。微微的炉火抵挡不住浓浓地寒气,冻得我搓手跺脚。
“黄老兄在吗?”不等我答应,门就被推开了,进来一个高高胖胖的人。
来人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我只好停下笔来应酬。
“唉!你还是这样简洁清苦哇!”老同学环视小屋,颇有感慨的叹息。我默然一笑,请他坐下。他掏出手巾擦擦椅子上的“灰!”喃喃地说:“我如果还是当老师,也没有今天的富有。”老同学兴致勃勃地对我讲起他的现在,“我如今是盈利公司的副总经理,月薪8000元,外加奖励三千元!”
一个月当我半年的工资,我心里感叹。
老同学继续说:“我还兼任几家报纸杂志的编委,推销资料,这个又是三千元外水。”接着他对我大讲起现代的教师要有市场的经济意识,要有经济头脑,要懂得赚钱。他还引用“马无夜草不肥”之类的格言来打动我。我心里越听越不舒服,心想他对我说这些做啥?我教书三十年都是好好的活过来了,从没有为缺钱而动摇过信念。
老同学站起来踱步了一圈,盯着我说:“友情为重,我这次来就是拉你和我一起干,一起发财!”老同学说:“你不要奔波,就地取材,凭你的教书威望,给学生推销我编写的学习资料,只要你每月推销一千册,我包你一年就收入几万元,马上进入小康,修起高楼,买得起豪车……”
我顿时愕然,惑然,愤然……
我并非恪守“君子固穷”的信条,也不认为当教师就该固守清贫。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也很缺钱,还急需要钱。倘若有人接济我千儿八百,我一定会感激涕零。但是我不能为了金钱而去丧失道德,丧失人格,丧失师德,也绝不能用那些粗制滥造的狗屁资料去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更不能动手“宰”自己所教的学生,为人师者当自重,自尊……
我谢绝老同学的好意,把他推出门外……
白雪纷纷扬扬,像我的心一样洁白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