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相伴二十载,今生未了情(散文)

精品 【丁香】相伴二十载,今生未了情(散文)


作者:王义尚 秀才,139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56发表时间:2020-10-14 10:24:38
摘要:生命犹如一次旅行,不论你走到哪里,终点在何处,都不会忘记来时路上那一道美丽的风景。得知《牡丹晚报》迎来创刊20周年华诞,回望一路跋涉的心路历程,我思绪万千许久难以平静,与《牡丹晚报》结缘,至今算来已有二十多年,这20余年的光景,是她陪伴我走过风风雨雨,得以成长进步,使我的人生走向明媚的春天。

【丁香】相伴二十载,今生未了情(散文) 漫漫人生路,几度风雨情。生命犹如一次旅行,不论你走到哪里,终点在何处,都不会忘记来时路上那一道美丽的风景。得知《牡丹晚报》迎来创刊20周年华诞,回望一路跋涉的心路历程,我思绪万千许久难以平静,与《牡丹晚报》结缘,至今算来已有二十多年,这20余年的光景,是她陪伴我走过风风雨雨,得以成长进步,使我的人生走向明媚的春天。
   参加工作前,我生活在一个比较偏僻、且又很贫穷(因父亲过早的去世)的农村家庭,也曾幻想过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走出黄土地,怎奈理想终不随人愿。因“文革”期间取消升学考试,高中没被推荐上,16岁初中毕业,经三年的生产队劳动与一年外出打工后,于1976年初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由于从烟台长岛调往云南边防前线,之后又逢干部制度改革与裁军等,错失了提干、转志愿兵的几次机遇,1983年我便退伍返乡,结束了七年的军营生活。
   回乡之初,也曾试图找份工作端个“铁饭碗”,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所幸,我在部队曾担任过多年的连队文书,阅读了大量的各类书报,并写下六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在军内外报刊还发表过近20篇小文章,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便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收听广播,阅读书刊以不断充实自己,还时常利用空闲时间练练笔。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通过练笔根据采访到的素材,写了几篇新闻稿,先是在《菏泽日报》相继刊载,被上级有关领导知晓。为此,1995年的7月,我被当时的定陶县委宣传部破格招聘为新闻干事,被派住到乡镇,有幸成为了报社的一名通讯员,并到报社参加了实习和培训。
   当时按县委文件规定,每年度凭在新闻媒体发稿总积分,可评新闻宣传拔尖人才一名,奖励农转非指标一个,并列入事业编制。因我在县新闻宣传队伍中,是一位年龄偏大(38岁)又是新加入的通讯员,自己也就感觉压力特别大,需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到两倍的努力才行。于是,我就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或熬通宵),在做好乡镇党委中心工作宣传报道(工作新闻投给日报)的同时,多写一些社会性的新闻投给晚报社(其前身是《曹州晚报》),那时投稿都叫“爬格子”,为提高稿件质量,我每写一篇稿件就修改校对多次,再认真抄写四、五遍才投给报社,极大地提高了中稿率。
   由此,也就逐渐对晚报社的一些编辑老师非常熟悉。如潘若松、王显清、韩峰、程丽、陈琦等。这些编辑老师们总是耐心热情地给予帮助与指导。尤其是在程丽老师的热情与引导下,帮助联系购买了一个相机,自此又学会了摄影,文字与图片结合优势互补,增加了发稿量。连续多年,我每年在各类新闻媒体发稿量都在150篇以上,仅在晚报发稿就达50篇以上,多的时候六、七十篇。两年后,因我采写发稿成绩突出,按总积分被县委评为全县新闻宣传拔尖人才,农转非聘干,成为镇政府机关的一名正式工作人员。2000年,我还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同年,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吸纳为专栏作家、菏泽市作协会员等。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远航,您就是那引航的灯塔。2000年《牡丹晚报》创刊后,我写的一篇散文《秋日的咏叹》,被该报10月31日文学副刊采用后,又相继于2002.4月收入《星星之约》散文卷,获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第三届“新世纪文学新星百佳作品”奖、2011.11月刊载于黑龙江《家园文学》、2013.1月刊载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刊号(同年9月莫言博客收藏)、2013.9.8日刊载《菏泽日报》文学副刊、2017.11月陕西《情感文学》期刊采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我才加大了文学创作力度。
   2008年从单位内退后,我曾受聘于山东菏泽新闻学院《记者摇篮》报副总编,新闻讲师。通过参加成人高考,拿到菏泽学院中文系的大专文凭,圆了我的大学梦。同时,我家的生活也已摆脱贫困逐渐富裕,先后供应两个孩子读完大学。投资10余万建起了一所二层的新宅院,并有了自己的专用写作间。近年,又得益于庄友燕编辑老师对作品的严格要求与指导,我所创作的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不断被《牡丹晚报》刊载。其中有《李浩:军人本色的“绿衣使者”》《一位“好军嫂”的军人情结》《“上甘岭上,我看到黄继光堵枪眼”》等。
   光阴如梭,春秋二十载,自与《牡丹晚报》结缘,我共在国家、省市级发表新闻、文学作品3000余件,其中获得各种奖项的作品有70余件,并被收入各类书刊、杂志,其中报告文学《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于2014年9月在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梦”主题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作品被收入2014.10月《时代文学》)期刊);诗歌《种在谷雨的梦》、散文《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分别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7》《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同时,先后被吸纳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记者协会会员、华语作家联谊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注册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难忘晚报情,化作千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牡丹晚报》的感激之情!
   2020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一)
  

共 20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讲述了从事文字工作的成长历程,与《牡丹晚报》结缘二十年迎来人生明媚的春天。这是一段普通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脚踏实地走出励志改变人生命运,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作用。作者出生在农村,16岁初中毕业回生产队劳动,1976年入伍,在部队服役七年,遇军队裁员复员再次回到家乡。部队七年,写下60余万字读书笔记,近20篇新闻稿见诸报刊。边劳动边写身边新人新事,1995年被聘为定陶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从此走上了“爬格子”与“垒文字”的艰辛路,年发稿量150篇以上,在晚报发稿50篇以上,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拔尖人才。近年来,创作的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不断走向《牡丹晚报》版面。如今成长为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作者通过二十年的笔墨人生,一段深厚的晚报情结,告诉人们一条道理:每个人的光明前景都是用自己的脚踩出来的。这篇散文人物成长之路记述清楚,文章层次分明,感情充沛饱满。作者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一篇极好的教材。好文,编辑热情推荐共赏。【丁香编辑:秦雨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1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10-14 10:27:01
  这是一段普通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脚踏实地走出励志改变人生命运,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作用。作者通过二十年的笔墨人生,一段深厚的晚报情,告诉人们一条道理:每个人的光明前景都是用自己的脚踩出来的。老师的勤奋精神值得人们学习,问好老师,感谢赐稿!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1 楼        文友:王义尚        2020-10-14 11:06:07
  谢谢雨阳老师,点评精彩似画龙点睛,祝顺安创作年丰!!
2 楼        文友:王义尚        2020-10-14 10:58:23
  感谢秦雨阳老师的辛苦编辑,编按精彩!祝秋安愉快,远握!!
王义尚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0-14 13:35:54
  老师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向成功,为老师点赞!向老师学习了!感谢老师投稿对丁香的支持!期待老师再创佳作继续支持丁香分享读者!问候秋安!
峥嵘岁月
回复3 楼        文友:王义尚        2020-10-15 21:40:06
  谢谢老师关注、到访留评,祝秋安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0-14 18:31:52
  谢谢老师赐稿丁香!一个励志的人生,勤奋耕耘的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才踏出来的人生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拼搏精神,祝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4 楼        文友:王义尚        2020-10-15 21:47:01
  感谢晚秋枫叶老师的关注、到访,你的点评在此留下你美丽的身影!!远握,敬茶!!
5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5 13:45:36
  我看到这篇文章,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也是1969.2——1975.2在山东长岛当兵,也喜欢写点“豆腐块”,有着同样的爱好。我看了王义尚战友的励志经历后,特别佩服,为王义尚战友热烈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王义尚        2020-10-15 21:52:57
  看到老班长、孙巨才老师到访,心里特别高兴,向老班长学习,多交流!远握!!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