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纺织姑娘》—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纺织姑娘》—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散文)


作者:马永利 白丁,1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7发表时间:2020-10-14 19:09:13

偶然在央视电影频道看到了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纺织姑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片子。因是从半截看的,就又从网上搜出来从头看了一遍。余男的表演,以及其他非职业演员演出的每一个角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较这些年影院里那些明星阵容的“大制作”以及胡编乱造的《煎饼侠》《羞羞的铁拳》等毫无艺术可言看了会后悔一辈子的商业制作,这部片子沉重了一点、深刻了一点,因为它讲得是普通人的情感以及现实生活的苦难,所以它不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却让人深思回味。据说,这部作品的票房收入不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少有导演愿意拍这样的作品,相对而言,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似乎更愿意吸食一些庸俗搞笑缺乏营养甚至有害的精神鸦片不惜娱乐至死。当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垮塌之后,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个人奋斗,人们打碎了共同的愿景却又找不到幸福,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10月11日去《陕图讲坛》听讲座,陕西师范大学裴亚丽老师讲《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新生命》正好是以《纺织姑娘》为例,就又跟着裴老师的讲述看了一些片段。虽然这部片子已经看过两遍,但听老师一讲,觉得自己以前只是看了个热闹,还不能说看出了门道。
   电影《纺织姑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西安东郊的纺织城有许多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纺织工厂,到了改革开放年代,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个曾因纺织工业而兴起繁荣的城市忽然萧条落寞了,产品销售不出去,工厂又因缺乏技改资金设备落后,亏损严重,面临着改制、破产、倒闭,大批的产业工人也面临着下岗、失业、家庭破碎,生活陷入困顿。
   刘欢唱过一首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的词曲都很能打动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只是现实中下岗的人们并不如歌声中那样的美好动听与豪迈。这是一个社会巨大改变转型的特定时期,有的人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如鱼得水,而对千百万的下岗工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承受了这场社会变革的所有痛苦。
   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分配都是有计划的,即社会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的。苏联能够成为一个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证。但这种体制下因为没有个人私产,不鼓励个人奋斗和发家致富,因此限制了个人私欲的膨胀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社会幸福不幸福与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绝对的必然的联系,适当的发展高度的社会保障,没有巨富也没有贫穷才是一个理想幸福的和谐社会。过剩的经济和发展的不平衡又会给这个社会造成灾难。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就会出现工厂倒闭和工人下岗。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因为一切都是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来进行的,不是由哪个人或哪个企业来决定的,不存在卖不出去的产品,也不存在发不出工资的现象,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都成为国家包办的福利。而产品滞销、工厂破产、工人失业,这些现象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之中,因为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就决定了这一切。
   漂亮的纺织女工李莉就是不幸之中的一个。
   故事是从纺织车间里织布机咔嚓咔嚓的有节奏的声响中开始的。李莉身材高挑带着白帽子穿着灰色短袖工服的背影正在快步地走向布满了一排排纺织机的车间深处,后面一个中年男人大约是车间主任在追着她拉住了她的衣袖,要把李莉没有领的工资递给她,但李莉使劲地甩开了,气愤地质问:“凭啥扣我的工资!谁不在车间里吃饭?”车间主任试图在解释什么,李莉根本不听他的,径直走向自己的工位,面对着织布机,双手插在腰间叹了一口气,似乎是要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卫生纸团塞住自己的耳朵,继续自己的工作。这时另一个女工过来,踮起脚趴在李莉的耳朵边大生地问:
   “咋咧?”
   李莉骂了一句:“妈了个屁!凭啥扣我的工资?谁不在车间里吃饭?”
   “我也被扣了!”女工拍拍她的肩膀,大声说着,算是安慰,然后又回到自己的机位去了。
   这个场景实际上还表现了转型时期工厂里尚存的一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工人之间的情谊,还有劳资关系的变化,如果是在现在,资本家或工头是不会追着你去给你做什么解释的,扣你的钱自有扣钱的道理,“王八的屁股—规定!”你爱领不领,谁还会追着你送过来?那个车间主任毕竟也是在过去那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大约也觉得这样做不近人情,工人都是自己带饭吃,机子又不能停下来,这些可怜的女工们不在车间里吃饭又在哪里吃饭呢?其实他也是很无奈的。
   下班了,一群女工们都到工厂里面的大澡堂去洗澡,弥漫升腾的水蒸汽中隐现着这些织女们裸露的身体,她们彼此观赏,相互打闹说笑搓背。李莉抱着自己的小孩也来洗澡了,一个女工打趣说,“呦!来了个带把儿的!这里都是女人,你这可是皇上的待遇啊!”女工们都笑了!她们就这样解除了身体的疲乏也释放了心灵的苦闷,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现在,除了那些下煤窑的汉子还会这样赤诚相见,人们的隐私越来越多,空间却越来越小,恨不得都把自己变成隐形人了。天天从一个楼门进出,却不知道谁姓什么,冷漠自私戒备封闭,这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关系。
   星期天休息的时候,李莉参加了工厂里的合唱队。由于工厂的历史,她们有着唱苏联歌曲的传统,她们的保留曲目就是苏联歌曲《纺织姑娘》,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曲。在歌曲结束的时候,李莉却一头栽倒在地上。姐妹们送她去了医院,他的丈夫胡晓光也到了。医生看过化验单对她说没有什么大病,就是一种比较难治的贫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就行了。她问医生为什么最近经常流鼻血?医生说引起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了,你再去化验一个尿。然后又留下他的丈夫胡晓光,说是要给他讲一下怎样加强营养的事情。这时我们都知道李莉的病不轻。在李莉出去以后,医生告诉了他李莉真实的病情——白血病,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骨髓移植,另一种就是化疗。医生说我不知道你的经济情况,骨髓移植要你一下子拿出三五十万能不能?在二十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那真是一个倾家荡产也做不到的事情。胡晓光是一个老实木讷的人,一看就知道他非常的爱李莉而李莉却是不爱他的,所以这个家庭的中心是李莉,李莉就是他的天。他说他是纺织厂的工人,已经下岗了,在市场卖鱼,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妻子李莉在纺织厂上班,一个月挣个八百块钱,拿出这么多钱是很困难的。屋漏偏逢连阴雨。这就是贫穷人家的悲哀。上帝把所有的能力和机会都给了敢于对抗命运的人,而把所有的苦难都给了安分守己的老实人。
   李莉在化验处拿到了一个接尿的杯子,她拿在手里转动着感觉很新奇,这个细节说明她的身体一向是很好的,或者说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她很少到大医院来看病,甚至于尿常规体检都没有做过。因为卫生间的人太多,她拿了杯子又回到楼上门诊室的门口坐着,长椅的上面正好是一个窗口,医生跟他丈夫的谈话她听到了。我们可以想象她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惊恐和悲哀。丈夫出来看见了她,也非常吃惊,但他还是说只是贫血,并陪着她下楼去验尿。他们离开后留给长椅一个长镜头,那是李莉刚坐过的地方,是不是物是人非?
   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既没有对话也没有音乐,完全靠画面来表现,但人们还是能够看得懂的。后来技术发达了,为了增加表现力,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剧情,电影有了音乐和对话,有了特效。电影有时是需要完全静默的,这个时候完全靠你自己去体会和想象了,因为有了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对话,就有了提示和引导,这个时候氛围就变了,就不一定是你自己的理解了。电影本质上是活动的图片,是由一帧一帧的图像组成的,每一个图像都有自己的所要表现的主体和主题。主体是所要表现的对象,主题则是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电影的语言就是画面,没有一个镜头是没有意义的。
   胡晓光依然在集市上卖鱼,一个光头挑了一条鱼让他给杀了,他拿起刀背几下就把鱼给打死了,但那人却说他要的不是这条,是那条大一点的,胡晓光急了,问那这条鱼怎么办?光头说那是你的事情,我知道该怎么办?胡晓光没有办法,只好把死鱼放在一边又把那条大一点的鱼拿起来说你看好了就是这条?这样的事情胡晓光几乎每天都能碰到,有时真想跟人动刀子!社会最底层的人之间一样的刻薄无情你死我活!
   李莉已经对生活绝望了。她趁着丈夫和孩子都不在家的时候买了一个小小的奶油蛋糕,然后把安眠药一颗一颗地放进蛋糕里,又用勺子挖起一口一口地吃进嘴里,那苦涩的药混着甜蜜的蛋糕在嘴里咯嘣咯嘣的响着,那是她死亡的脚步声吗?但是孩子却忽然回来了,看见了蛋糕也要吃,她慌乱地说这个蛋糕坏了,不能吃了。
   她没有死成,又回到工厂上班。在工间休息的时候,她跟一个女工靠在厂房外面的一处墙边抽着烟,天空是灰色的。女工问她:
   “你最近咋咧?怎么不爱说话了?听说厂子快要倒闭了,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关心?”
   李莉没有吭声,茫然地看着远处。
   女工又关切地问:“你是不是身体有啥病了?想开点!”然后又拉开自己的衣襟让李莉看胸脯:“乳腺癌!前年切掉了。得了一场病,把家里掏空了,把家也弄散了。不过,我也不怪他,人嘛,都为自己活,谁不想活得好一些呢?现在,我把啥都看明白了,也想开了,出去旅游了一趟,该吃吃该喝喝!妈的个屁!省下给谁呢!听说舞厅里陪男人跳舞也能挣钱,我就去了,快活一天算一天!”
   李莉还是没有吭声,但她把朋友的话听进去了,晚上就跟着那个女工去了舞厅。昏暗的灯光下,她坐在墙边的椅子上,只是看着别人跳,舞池里红男绿女人影幢幢灯光昏暗暧昧,有人来请她跳舞,她不好意思地拒绝了。但她来这里又是干什么呢?她的心里很矛盾。
   回到家里,她站在屋顶平台上,凝望着远处灞桥热电厂的两座高大的冷却塔。雪花飘落,一片白茫茫的。男人已经做好了晚饭,叫她回来吃饭,她却说她要去北戴河旅游,要看看大海。
   李莉曾经有一个心爱的男人,那是她的初恋。赵鲁寒也是厂里的维修工人,他会拉手风琴,是厂里合唱队的风琴手。李莉的母亲却以为赵鲁寒没有什么出息,不同意这桩婚事,赵鲁寒一气之下就调回了北京第五印染厂。而李莉也是赌气,很快就嫁给了同车间的工人胡晓光,尽管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她的心里还是放不下那个人。在这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李莉想起了他,她想把这一切做个了断。
   北京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处都是新起的高大建筑。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眼前的场景却是一片拆迁的瓦砾,印染五厂已经搬迁到了更远的地方。她在印染厂嘈杂的车间里穿行着,边走边打听,从生产线输送白布的一端走到一片花布出现的时候,她的脚步迟疑了,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她思念的赵鲁寒穿着蓝色的工服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正靠在一根墙柱上打瞌睡,过一阵起来把生产线流下来的花布整理一下然后继续打瞌睡。颓废、落魄、无精打采,一看就是一个生活不如意的人。他好像感觉到了什么,闭上的眼睛又睁开了,转过身来看着李莉,他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场景里没有一句对话,任何一句对话都是多余的。
   热气腾腾的小饭馆里,两个人对坐在桌前,涮羊肉的火锅滋滋作响冒着热气。李莉看着昔日的情人百感交集,她问:“你走后我给你写一百封信,你为什么一封信都没有给我回?我想不通这个事。”赵鲁寒一愣,沉默了半天才说:“我一封信都没有收到!真的没有收到。这些年来我还一直在怨恨你呢,你怎么那么快就结婚了!他对你好吗?”李莉鼻子一酸,流下眼泪,强笑着说:“好着呢,都有一个儿子了!”
   北戴河的冬天寒风凛冽,海边结了薄冰,海水是浑浊的,远方一片茫茫。他们两个人站在海滩上,一艘巨轮驶过。一对小情侣请他们帮着拍个照,又给他们俩也拍了一张合影,还留下了地址。
   早上,赵鲁寒到旅馆里李莉的房间去,却发现李莉已经走了,没有告别,也没有留下一张纸片。
   西安火车站东边的陇海铁路立交桥上,李莉透过隔离网看着脚下驶过的火车。她提着包走到铁道线上,准备就这样结束自己。可是当火车鸣着长笛呼啸而来时,她又吓得卧倒在铁路边的道砟上。她没有勇气。铁路线上的巡道工发现了她的异常,就喊她、警告她、追她,她就跑,跑着跑着自己就笑了。既然没有勇气去死,那就活着吧,活一天算一天。

共 62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初看还以为这就是一篇赏析作品,仔细看完后才知道,这不光是一篇赏析,更是以电影《纺织姑娘》为题,抒情自己内心情感的散文。作品以票房价值并不高的电影《纺织姑娘》为题,述说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在一些行业所产生的阵痛,描述了纺织行业女工的辛劳和困苦,阅罢让人的心变得沉甸甸的。这篇作品不光是对电影的复述,更是加进去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和感悟。作品告诉人们,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又是谁承受了这种变革的压力和成本。感谢作者带来的这么有深度的作品,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10-14 19:09:53
  拜读了,一篇很好的散文。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10-14 19:10:09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10-14 19:10:25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10-15 04:54:40
  看了老师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总体来说是压抑的,在流泪。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对不起!这句话我不知是谁说的。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没有参加企业改革,更没有看电影《编织姑娘》,因而对改革给工人带来的阵痛不甚了解。看完作者这篇文章,似乎看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他们是那么无奈!那么艰难!我周边也有不少下岗工人,包括我的兄弟姐妹,至今我都没有看懂。感谢作者!将一段美好的生活撕碎了,让我看到了!我的心是酸楚楚的......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