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忘记岁月的钟(散文)
墙上的钟,滴答滴答,跳过时间的河岸,越过岁月的山丘。城市再无旧时的你,欢畅的模样增添了些许的伪装。人,一旦经过岁月的打磨就会变得异常坚韧。坎坷之时是磨砺,坎坷过后,却是重生!
十月,只有微凉和淡淡的感伤。东北的秋季,更适合在静默里写意。霓虹闪烁的夜,唯有那些清晰的内容与过往穿插在记忆深处。尽管往事如烟,可有些东西,仍然是永远也吹不散的。关于我的流年,大概是从二十三岁,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也是那一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我,开始将时间全权奉献给事业,一条建筑的道路,抹去了所有应该由二十三岁的年龄去享受的时光——恋爱、浪漫、安闲、舒适、以及自由。身边圈子广泛,结识的人脉无数,却没有任何来往密切的朋友圈、闺蜜圈,更没有任何可以走进内心深处的某一人,懂、疼、惜、爱…也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最大的愿望,除了家人安好,就是事业安顺。
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带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有关成熟的、成年人的感念。城市的夜没有太多的星星,抬头仰望的天,那博大的胸怀,曾赏赐多少世人的宽厚?褪去旧时的稚嫩,却从不遗忘来时之路。看过世界的人,总比任何人更加懂得年龄和时间的意义——年龄象征着什么,时间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从歧视和欺辱圈子里走出来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微信里拥有着上千的人数,除了合作客户,更多的,是十几年前的一些老友。有的虽然称不上“友”,之所以保留,为的是用如今的风光,换取一种带有激烈讽刺性的对比。我是穷苦出身的孩子,无论是我的童年,还是校园时代,都在饱受着各种各样的凌辱与轻蔑。因此,十几年后,那些有关叙旧与重聚的饭局,我只在特定情况下适当参与。为的不是随着大流享受聚会的轻松,而是想再去感受一次,罪恶的嘴脸与欺下媚上的丑态。我是时常被敬酒却从来不接酒杯的人,并不是要刻意摆出的一副架子,除了不饮酒,更多的原因,是从不接受丑恶之人所敬的酒。因为我会情不自禁想起十几年前那些相差悬殊的对待态度,当时光飞速十几个流转的时候,还能让我深深记住:什么样的路可走,什么样的方式,才称得上是做人!
直到今年疫情后的某一天,我被下达新的任务,作为新一年年度的首席面试官,两天的时间里,我要面对五十几位应聘者并认真筛选出十二个加入公司的新人岗位培训。其中一个应聘者,恰好是我的老“友”。时隔多年,彼此都改变了模样,也都更换了新的名字,在我面前椅子上坐下来的时候,也都没有认出对方。我是偶尔低头看了下他的简历、就读学校与毕业年份的部分,才稍稍有点出乎意料又淡淡地问了一句:老乡?校友?简短地聊了一些,才确定我们的确是老友。他的工作经验颇为丰富,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各种知识点都了解得很深,相对来说,是能够顺利地通过面试。他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我也不觉得有多么大的惊异与巧合,只觉得所有的安排,都是天意。我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瓶果汁递到他面前,停顿片刻,再次淡淡问了一句:如果时间能后退的话,你最不想做的,是哪一种人?他愣怔看了我几秒,目光有些闪躲,有些犹疑。倒是很巧妙地避开了我的雷区:有远见的人。说真的,我是打心眼里欣赏这样的回答,迂回而精致。整顿思路,顺理下语言,我微笑着看着他的眼睛。说:不同的工作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工作心情,面试很顺利。你可以随时上岗,但是,所有的上班时间,你是为我工作。我体会不到那一刻是否也有尴尬,只是后来,那十二个新人里,并没有他的影子。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从业的这些个年头里,我始终保持着小心翼翼的态度并谨慎前行。我记得最深刻的告诫——高调地做事,低调地做人;记得最富哲理的箴言——生活可以平凡,日子可以平淡,人可以穷过,却不可以活得卑微!岁月的钟,带走所有年少的青葱,而生命,是一场历练,更是一场修行,好的、坏的,都是人生的填充。已是凌晨三点半,放下手中的笔墨,伴着一缕微微的檀香,却不敢安然入眠。稍作休息一刻钟,也就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我的战场,只有工地,一个没有太多女孩子喜欢的地方,也没有太多女人的身影,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墙上的钟,滴答滴答。笔下的岁月,也在渐渐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