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坎儿井•火焰山大峡谷•千佛洞(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坎儿井•火焰山大峡谷•千佛洞(散文)


作者:曹济南 布衣,35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0发表时间:2020-10-16 10:24:20
摘要:坎儿井是一个人工奇迹,一个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果然我看到了满山燃烧的火焰,热浪扑向我的身上和脸上,我大汗淋漓,真正感受了火焰山的威力。千佛洞是一处在沟谷挖出来的洞穴,洞穴又大又深,一个洞穴就是一个佛堂。佛堂的穹顶上都有一千个佛的头像,所以叫千佛洞。这是一处宗教圣地。

今天去吐鲁番游览坎儿井、火焰山大峡谷和千佛洞。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要三个多小时车程。一边欣赏吐鲁番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一边听导游讲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导游说,吐鲁番是维吾尔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之一,今天的行程里,有一个活动,到维吾尔族人家里去做客,所以跟大家说一说维吾尔族的主要风俗习惯。有谁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维吾尔”是“团结”、“联合”、“协助”之意。
   先说他们的待客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如西瓜、葡萄、哈密瓜之类。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祷告),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
   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做是不礼貌的。
   再说说他们的结婚习俗: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人特别爱老婆。老公爱不爱老婆,一看身段,二是看穿戴。看身段,就是看老婆胖不胖。维吾尔族以胖为美。女人胖,说明男人对她好,说明吃得好,玩得好,很开心,很幸福,才会胖。看穿戴,不只看服装,更要看戴什么价值的金银珠宝等首饰。
   其次说说他们的服饰习惯:
   维吾尔族传统的男子外衣称为“袷袢”,长过膝盖、宽袖、无领、无扣,穿时腰间系一长带。
   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妇女和姑娘都喜欢用天然的乌斯蔓草汁画眉,染指甲,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妇女外出时,要带头巾或蒙面纱。
   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过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婚后一般改梳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别一把新月形的梳子作为装饰,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服装和服饰之外,现在在城市普遍流行穿新潮的时装。
   第四,他们的饮食习俗:
   一天吃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吃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所以叫做吃“抓饭”。
   导游说得津津有味,游客听得开开心心。
   导游转换了话题,说起了新疆的阿尔泰山的故事。
   她说新疆北部的大山脉叫阿尔泰山,它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多公里,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
   “阿尔泰”在蒙语中意为金山”,从汉朝就开始开采金矿,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达5万多人。据说,阿尔泰山有72沟,沟沟有金矿。
   导游跟我们讲起了一个传奇——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中部富蕴县城北东直线距离32公里。“可可托海”在蒙语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穆斯林心中的圣地)。
   值得我们知道和中国人骄傲的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一个自建国以来就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可可托海。在这里隐藏着一个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其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矿产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
   许多国家对这里冶炼过的“废矿石”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日本。日本人曾经提出要用一公斤粮食换取这里的一公斤“废矿石”。但是这个便宜我们没有占。因为即使是冶炼过的“废矿石”里,仍然含有丰富的各种金属元素,只不过因为考虑冶炼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暂时封存。矿区的人们这样说“宁愿饿死,也要把日本馋死。”
   三号矿坑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断交后,苏联专家撤走,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须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当年在成功爆炸核弹之后,国防科工委向矿区专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已被永久收藏。包括后来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矿坑。这个大坑,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
   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制造。
   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交地质队按质论价收购。正是根据牧民的报矿地点,地质人员首次在阿勒泰地区五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上标出了绿柱石的矿化点八处,其中富蕴县可可托海矿床于1935年被阿牙阔孜拜(哈萨克族人)等人发现,并列为八处绿柱石矿点之一。这个富产绿柱石(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前苏联政府和科技界及地测、采矿人员的重视,他们多次来华从事地质勘探,并在可可托海矿区以三号矿脉为主进行试采,开采了绿柱石和钽铌铁矿。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1958年,又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发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时,小镇聚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而且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可可托海成为当时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的"西部小上海"。
   除了三号矿坑之外,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新疆竟有这么一个传奇的矿坑,竟有一个为中国的强大作出了如此伟大贡献的矿坑,竟有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引以骄傲和自豪的矿坑。我在心底由衷呼喊:厉害了,我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厉害了,我的新疆,我的国!
   听着这神话般的传奇,我们不觉来到了吐鲁番的“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交河驿站的景观。它是一座城楼式的仿古建筑。高大雄伟的城门上写着黑色的“交河驿站”四个大字,两边有城楼对峙。这是交河驿景观城,我们看了观光烽燧后,进入交河驿艺术展览馆,这里重现了交河驿千年的历史脉络,我们观看了唐帝国时交河驿的影视宣传片,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交河故城,看到了驿站是我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的真实情景,对古代驿站文化有了较好的了解。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坎儿井源”的地上地下观光区。
   导游首先带我们看《坎儿井》的宣传片,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那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遍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我们来到地上观光区,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地上的坎儿井的井口。这就是竖井。井口直径有一米多,井口装有木架,木架上装着可转动的辘毂,用绳子栓着土筐,把竖井里的土一筐筐吊出来。
   最精彩的是深入到地下50多米的地下观光区。我们乘观光电梯下到“坎儿井源”的观光区,与50多米深的地下暗渠作零距离接触。暗渠上面装上钢化玻璃,透过玻璃,看到暗渠里有清澈的雪水,汩汩流淌。
   这不是普通的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水。因为这是用坎儿井的方法从几百里外的天山雪山下流来的泉水,是用它去浇灌干涸荒凉的大戈壁滩上的庄稼之水,也是人们生活饮用之水。
   坎儿井是一个人工奇迹,一个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吐鲁番因海拔最低(低于海面154米)气温最高(高达50多度,火焰山可高达88度,我们今天为38度,火焰山为40多度),常年干旱少雨,所以形成大戈壁大沙漠,但从古至今,新疆人发明和利用了坎儿井来灌溉。他们首先到天山山脉找到天山雪水的水源,这些雪水流入了地下,他们预测雪水流向,然后在地上每隔几十米打一个竖井下去,一直打到有雪水的地方。然而打横井把竖井连通,这种打横井的方式相当于现代的打隧道,从山两边同时施工,中间相会。无数个竖井沟通以后,就形成了一条地下暗渠,暗渠的水就可以防止高温和大热风蒸发,将暗渠之水引入到一个地势较低的水坝,然后就可利用水坝之水灌溉田地和供生活用水了。
   坎儿井有四个不可思意,第一个是为什么能准确找到地下水;第二个是竖井之间为什么能准确地挖通;第三个是暗渠要形成坡度,水才会流,有的暗渠长达几百公里,其坡度该有多大?第四个是工程量之大,我们参观的坎儿井在地下五十多米,有的竖井深达140多米,全是人工一锄一锄控出来的。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坎儿井最迟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在那时低下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条件下,怎么能挖出地下的暗渠?

共 696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随旅行团去吐鲁番游览坎儿井、火焰山大峡谷和千佛洞游玩,导游向游客介绍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导游说得津津有味,游客听得开开心心。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可可托海成为当时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的"西部小上海"。“坎儿井源”的地上地下观光区里,发现坎儿井是一个人工奇迹,一个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坎儿井有四个不可思意让人想起了毛主席说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千佛洞曾经是一处十分兴旺的佛教圣地。回到乌鲁木齐后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作品语言优美洗练,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描写景物绚丽多姿,作者不仅仅是对客观自然风光着笔描写,而是用诗的语言以物抒情,借景言志,给人深思和启迪,令人回味悠长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10-16 10:25:28
   感谢支持社团,雅香有你更精彩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曹济南        2020-10-16 10:31:37
  谢谢闲妹精心编按,盛情推荐,辛苦了,问好致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