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更多时候(外两首)
灯光下,我思考着今天的作业
心底的场景
于我更早的进去梦境
走出身体
我看见纸屑满地
字迹散落
趴在桌上的人
开始与自己较劲
委婉优雅,盛气激昂
两个不停打闹的女人
闹声融入楼下隆隆轰鸣中
整座房屋淹没在白色海洋里
秋凉如水呵
更多时候
她只是自己的一个躯壳
★雨的印迹
草稞上,树梢间
路人匆匆
雨滴追赶着她们
凌乱而潮湿
诸多故事因此形成
她患有类风湿
骨节里有奔跑的后遗症
疼痛和弯曲
抬起或放下
都有错觉般的雨滴声
更多时候
她爱温暖和躯体之外的真实
和树缝间光线的散落之美
而在倦意朦胧的人间
印迹不再尘封
无数次
我们被迫看它从某些伤口里
一次次苏醒
★翻开
只是期望风暴后的平静
就像从一处到另一处
我看见的所有过去
一些风景迫近或推远
在合拢的扉页里无声地流动
在里面的每一条折痕
我与你相同的是
无法翻开另一个书本
在纸张的空白处
我试图寻找止于语言间的消失
【编者按】首先感谢作者入驻浪花。第一首,较为直叙型,思想单纯,立意恬淡。雨的印迹,我觉得要是叙述的本身着手写会更好,而本诗在呈现上多少有属于作者的结论,诗是属于个性的,可以理解。总结,其实诗歌不需要如此,如能客观地用具象本身去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首,翻开,这首诗其实我上面说的要注意的情况,这首也有。诗歌除了感动自己之外,还要使读者能产生共鸣。而作者共鸣从语言文本中而来。请欣赏作者的诗歌。【浪花诗语编辑:张墨翰】
1 楼 文友:叶熹 2020-10-17 11:44:31
感谢编辑的细心的指点和精彩的编按。叶熹尚在幼稚园期间,肯定有诸多问题有待熟悉和破解。只是个人觉得,诗,不可以某一种书写手法而论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表达形式和途径。不过在诗意的延展上,我的确需要多努力。再次感谢,问好。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0-17 17:19:45
我所看过的书,都有折痕,看着那些折痕,我会想着曾经为什么要留下一折,精彩,或者有所感悟,我都会折一下,不必用笔画上横线,但岁月的折痕已经属于我,我享受这种曾经的一折。正如作者所言,止于语言,一切尽在不言中。不敢对作者的诗歌做评价,这是我的读感,勾起了我的一页书,翻开了我的一页世界,足够了。怀才抱器拜读,问候作者。
回复2 楼 文友:叶熹 2020-10-17 19:15:49
翻开的,更多的是生活中不愿面对的过往,抑或是某些没有知觉的部分。也可以说翻开即是一种新的开始,期望在新的书页上涂写新的篇章,但是否能真正打开呢,却又是内心的一份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