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初中同学小聚(散文)
2020年10月16日下午,我与13名初中同学经微信群联系在广安相聚,同学们在思源广场照相后,在名冠天下咖啡馆喝茶,随后在蒸牛肉研究所聚餐,时别48年后的同学们欢声笑语,侃侃而谈,延续着人生路上的情怀。
七十年代初,我在广安兴平小学校读初中时,提前离开学校进入军营,历经48年后,在龚德荣同学组建的初中同学群,有17名同学进群,经他倡导,约定同学们小聚,除了人在外地的同学,在广安的同学参加此次小聚,这是互联网微信群成就了我能与同学们再聚首。
在思源广场拍照。也许是苍天眷顾,上午飘洒着小雨,下午雨住天晴了,在思源广场同学们聚集后,在嵌着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经典语录的铜鼎前拍照。同学们用手机拍下相聚的镜头,集体合影后,男女同学、同村同学分别拍照。此时相聚的同学们都是年过花甲,在行政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上班者已经退休、开拖拉机、担任村官、农村种地的同学也安歇,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光。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已经淡出。相聚学友还在发挥余热,有人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有人在格力电器销售店做会计,有人在单位搞宣传工作,有人在泰康保险公司当推销员。拍照时伴随着一阵阵欢声笑语,似水流年地表达一种心态,安心至诚做事对人,做个问心无愧与世无争的自己。离校后,一些事过去了吧就让往事随风飘走;有些人也忘了吧,别乱了心情!安静的做自己的事,不去感怀悲伤,洒洒脱脱地走好以后的人生路,让感受夕阳灿烂的光环填充未来的生活。
在名冠天下咖啡馆。同学们拍照后,走过人行天桥,来到建安路名冠天下咖啡馆2号包间。除了自己带茶杯的同学,有的品苦荞、绿茶、花茶,茗一盏茶杯,吃着龚德荣同学事先准备好的桔子、青枣等水果,相聚的同学让心慢慢静下来,侃侃而谈放纵豪情千里志。初中毕业前,我就离开校园进军营,在读的五十名同学中,只有七位同学升高中。有的同学经历三次复习考上大学,有的考进师范院校。文化底蕴深厚的,情商也高,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有三个城市户口的同学安排了工作,做了供销社的会计、营业员;农村户口的同学,回到了广袤无边的农村。随着改革开放,在农村朴实无华的同学们,揣着诚信为本的做人品质,有的奔赴五湖四海施展能量创造财富,有的当上村官,有的开拖拉机,有的经营餐馆。经历了红日东升,落幕夕阳。承受过荣辱不惊,直面人生。现在享受闲看庭前花开落,静听夜下柳随风,荣辱不惊信步闲淡生活。同学们围绕邓章国、黄玉琼这对同学夫妻调侃。邓章国同学分享了他在村小任教,与朝夕相处的民办老师,同学黄玉琼相识、相处、相爱的简略经历。他俩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尊才重友多儒雅的行程中结为佳偶,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同学们都是退休或村官,为延续这种聚会,同学们怀一颗善良的心商定,以后相聚实行AA制,费用由有退休金的承担,邀请没有退休金的同学免费参加。延续同学情,一年一次以上小聚,三年后举办初中毕业五十周年大庆。此次小聚龚德荣同学要请客,经不住劝,他让步参加聚会同学付30元餐费,水果、茶水、水酒钱坚决不让同学们出,也算是牵头聚会的一片心意吧。此时,黄玉琼同学把思源广场拍的照片制作成相册,配上《一晃就老了》和《就是让你美》的歌曲,让初中同学小聚添了一份音乐色彩。同学们相聚时,互相勉励少一些愤世妒贤的嗔恨,修美人品,用健康的身体感受美好生活。并为一位把孙子带回村上读书的同学提出建议,能安排在城里接受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教育提供较好的条件。此时的同学聚会,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风吃醋,没有竞争,只有畅谈与勉励。用宽恕自己的一颗心去宽恕别人才顺畅。
蒸牛肉研究所聚餐。所有聚会的同学们围坐在蒸牛肉研究所一张餐桌进晚餐,每人带着完美无瑕纯的同学情。龚德荣同学提供了珍藏的美酒,根据每人的身体状况,饮酒能量斟酒,在相互祝福、相互勉励中把酒言欢。同学们相互提醒学会用叉、刀、筷子三种工具品牛肉。延续着品茶没有说完的话题,由于同学们有的在广安居住,有的在成都居住,有的还在农村居住,除了群主倡导,委托朱青云同学把能联系上的同学引进群,便于同学聚集时多来些同学。继续畅谈读书时学校现状,恩师情况,其他未参加聚会同学的情况。求学的艰辛,从政时清廉,农村同学生二孩的躲避方式等话题。开拖拉机的同学还兴致勃勃地讲述着用无赖的方式逃避交警处罚的事,同学们围绕着现实人生,畅谈着衣食住行。
这间屋子没有旖旎的风光,也没有风花雪夜,只有同学敞开心扉的回忆,毫无拘禁的交流,把同学年代藏匿在心底农民子女羡慕城市户口子女,每个男生都羡慕美女同学的肺腑之言都托盘而出。虽然当年同帅男靓女都成了鬓发斑白的老年人,没有高级别的官员,没有土豪与富翁,都是普通劳动者和退休人员,能通过这种方式延续情感,在有生之年欢聚一堂,珍重朴实无华情谊,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心情,畅谈友情,让夕阳生活增添快乐的一个插曲,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