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一匹在红土地上奔驰的骏马(散文)
曲靖很多作家,都是在五年前麒麟区金利酒店那次笔会上我才认识的。本届骏马奖获得者段平也如此。
从市文联获悉,市作协从2014年开始,每年搞一次笔会,或叫培训班。也就是说,曲靖本土作家们开始了横向交流。我恰好就是2014年加入市作协的,这就给我增加了解本地作家的机会,增加了解曲靖作协掌门人段平的机会。
我认识段平之前,他早已著作等身。从1983年踏上文学创作之路,1985年,他的小说处女作《二年兵刘四娃》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他的文学创作天赋得到充分展现,这种高起点的鼓励,坚定了他坚守这一方阵地的决心。到今天,他已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作品达一千万字,其中很多作品都被拍成了影视剧。我所知道已播出的有《茶花彝女》《月亮湾》《缉毒生死线》《刑侦队》《士兵荣辱》《亚洲一号》《嗨,我的交警哥们》《蝶舞红河》《蝶血松山》等等,成为曲靖第一人。一千万字,这个数字不得了啊,都说作家是作品堆出来的,此言一点也不虚,只是他很低调,很谦虚,自己从不说。
他获得骏马奖以后,麒麟区融媒体中心采访他,做了一个《大国重器》的对话栏目,期间,那个籍贯是宣威的女主持说,她是骏马奖获得者段平的粉丝,早在少女时代就做过《嗨,我的交警哥们》的群众演员,听到段平就是她参演过的电影的作者,敬佩得不得了,说他们那一带的人都晓得段平这个作家。这让我想起著名作家也是骏马奖获得者、现任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总编的潘灵老师,有一次在曲靖讲课时说,他还在读大学时,就知道有段平这个作家,读过他的作品。
我第一次读段平的作品是小说《林木乡长》,是编入《远去的歌谣》这本小说集的,集子里还有另外几篇也很有名,有《灰骡•黑妹》,有《中尉李觉的一天》,还有《少校的酒窝》等等。我读出一种气息,一种独有的军人气息。他的作品几乎与军人有关,因为他曾是军人,还立过二等功,他身上还留有弹片,自然要写自己熟悉的事。段平本来就生于军人之家,无疑,他把军人那种干净利落的作风,带进了文学创作中。他的叙事风格是那种山涧溪水,哗哗的,轻、快、灵,读不出一丝丝拖沓。他的作品动感特强,动词特多,很少出现大段的场景描写,大段的人物心理刻画,没有让你想跳过去阅读的那种段落。开头简明,结尾戛然而止。我读《林木乡长》就是这样的感觉。
作为一个优秀小说家,段平的成就给了我一个启示,也是给曲靖作家同行的启示:要想把作品写好,还是写自己熟悉的领域。
另一方面,一个好作家的写作体裁不限于一种。段平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的报告文学与小说一样写得风生水起,取得的成绩,不低于他的小说创作。
段平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最后的“官子”——滇南战役纪实》写的是解放云南的战争,受到我省著名的军旅作家已故的彭荆风老先生的赞许,还亲自提笔写了两篇评论。那时,段平还很年轻。后来,创作了长篇历史纪实文学《急公好义》,写的是云南著名实业家浦在廷先生的传奇。他勤劳,临近退休年龄,还笔耕不辍,用军人之笔描绘军人之魂,创作出了长篇纪实作品《宋文骢——从游击队员到歼10之父》,全方位叙述了“歼10”的孕育过程,从1986年立项研制到1998年首飞成功,跨越了整整12年。1998年3月23日,歼10战机终于首飞成功,这是第一款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我国航空工业和我军空中装备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报告文学详尽叙述了宋文骢的不懈追求和人生成长轨迹,以及他军人自觉的家国情怀,和波澜壮阔、矢志报国的一生。关于这部报告文学,曲靖市评协主席官玉华这样评价段平:战鹰如何练就钢羽?《宋文骢——从游击队员到歼10之父》一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胸怀报国之志,敢于挑战天空,始终不忘初心,终生矢志不移,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好男儿当如此,练就钢羽如刀,利国安民,家强国盛,天下才无战事,人间方有太平。
长期坚持不懈的创作,段平迎来了他创作生涯的高峰。2020年8月23日,蓝天白云,丹桂飘香,滇东大地获得喜讯:曲靖作家段平的长篇纪实《宋文骢——从游击队员到歼10之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段平,真成了一匹在滇东红土地上奔驰的骏马。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段平主席有一次私下对我说,写这部作品,就想冲击骏马奖。
段平的愿望实现了,祝福他。作为曲靖作协的榜样,段平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一是静得下心来,抛开浮躁,虚名,坚持不懈写下去;二是放低身段,沉下身子,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掌握接地气的资料,创作有生活的题材;三是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当下,关注今天,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家;四是低调做人,谦虚好学,做善良的人,尊重他人。
期待段平走得更高更远。
正如你编者按语所言,写作之路虽是漫长,只要坚持,总是来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