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小山坡,爬满了记忆(散文)
悠悠故乡情,处处皆风景。而那座美丽的小山坡,弥漫花草香,春到播种忙,西瓜长势旺,四季不荒凉。那儿,盛载着我童年、少年时代最丰盈愉悦的心境,写着属于我的故事。
温暖的记忆,不必写在日记本。我有一个小山坡,爬满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也从此如花草般长在了那个山坡。
一
那座小山坡坐落在我家的北边,约一公里,那儿是我和儿时伙伴珍珍常逗留的乐园。珍珍是我的堂姐,她人跟名字一样清秀可人,一张娃娃脸,一对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两道柳叶眉,小小的嘴巴笑起来向上扬起恰好的弧度,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阳光、水灵,美好四溢。
珍珍比我高一年级,因我们住在同村,关系又要好,常常一道上学和回家。她性格活泼,笑声如黄莺,走路带风,做事灵活而麻利。
每逢周末,家住小山村的我们总是先写完作业,再一起出去放羊,我们把羊赶到村北的小山坡上,让羊尽情地吃草。那片草地长得青葱招摇,肥肥美美,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散落其间,再加上羊的黑白色或浓或淡地镶嵌点缀,恰似一幅硕大的绿地毯织上了五彩斑斓,我和珍珍被这迷人的景色深深地陶醉着。
我们偶尔关注羊吃草时贪婪的模样,更多的时候则是说些共同喜欢的话题。我告诉珍珍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多么幽默风趣,就是普通话不标准;珍珍告诉我她的数学老师总喜欢一题多解,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就是上课过于严肃。我们还讨论老师中谁最帅,谁最美;还交流同学中谁的歌唱得好,谁的舞跳得棒。我俩还开展背古诗比赛,看谁背得又多又快……直到日落西山,我们才赶着早已吃得饱饱的羊儿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家的路。
多年后,珍珍和我都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都做了小学教师,由于职业的相同,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的友谊一直在延续。前两年,珍珍主动报名去了新疆支教,尽管环境艰苦,珍珍仍执着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奉献着智慧和赤诚。她在那边还扶持两个贫困儿童上学,爱心满满,日月可鉴。她的做法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也参与了一些慈善活动,聊表寸心,与慈悲同行。我们经常联系,话题颇丰,每次必会提起童年时代共同拥有的那座小山坡,还有散落在小山坡上的那段青葱好时光。
那座小山坡的青青芳草,那条凹凸不平的土路,那群可爱的羊儿,在我和珍珍的记忆里定格成唯美隽永的画卷。有时候,我想,我和珍珍的这些变化,是否与这个小山坡有关呢?喜欢温软迷人的风景,喜欢那些羔羊,喜欢那种与草儿对话与云交流的意境,慢慢地养成了关怀他人悲悯人生的习性。我相信这样的环境熏染与我们的成长是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二
小时候,外公和爸爸在小山坡开垦了一片荒地,足有三亩多,用来种西瓜。外公用有机肥发酵后让西瓜秧苗吮吸充分的营养,又从山坡脚下的小河旁挑水浇灌西瓜的根须,让西瓜苗尽情地生长。
到了春末,枝蔓上牵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瓜球,夏初时分,西瓜球迅速生长,越长越喜人。盛夏来临,风拂叶动,碧绿的西瓜地滚动着翠色,纱幔一般任诗意铺展。有的西瓜已长成十斤左右,外公用手弹一下瓜皮,听到“嘭嘭”的声响便知已成熟,抑或看表皮光滑纹理清晰摸上去手感较硬,即可美美地收获了。
每每这个时候,外公会在瓜地的中央,用茅草、塑料防雨布、木头等搭建起一个简易的瓜棚,再运来一张竹床,同时摆放一枕、一毛巾毯、一扇、一竹椅,小小的空间已被填满。白天劳作之余,外公不时去看看瓜地,倒不是为了防人,是为了晚上看管辛苦劳动的成果,防止獾和野猪偷食糟蹋,有人看着,就可吓跑讨厌的动物小偷。
白天外公只要看到熟人经过瓜地,总是热情招呼过来瓜棚坐坐,顺便将早已摘好并浸在小水桶中的大西瓜端来招待人,尤其是来往干活的农人暑天又热又渴,外公切开熟透的西瓜给他们解渴消暑,村民们小憩并享受甘甜后顿觉神清气爽。外公凭着古道热肠与村邻乡亲相处其乐融融,大伙都喜欢外公的热诚与善良。
我和妹妹白天上学,晚上带着弟弟也去瓜地凑热闹。尤其喜欢月光朗照的夜晚,我们姐弟仨集体出发,当然家中那只大黄狗总是不离左右地跟着我们,我们也乐意让它为我们“保驾护航”,为我们走夜路壮胆。如霜的月色,银碗盛雪,村上一片静谧。我们走在曲折狭长的小路上,若隐若现的虫鸣声仿若是谁正弹奏着夏的柔婉小夜曲,萤火虫忽明忽暗地在草丛中闪烁,宛如无数的小星星滑落人间,光影迷离间给人无限的遐想。
到了瓜地,大黄狗欢跳狂奔,瞬间到了瓜棚,慈祥的外公早已乐呵呵地立于棚外,迎接着我们这群亲密至极的“朋友”,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外公在月光下的剪影似玉雕一般。弟弟欢呼雀跃,外公抱起弟弟转三圈才放下,弟弟哗啦啦的笑声随月色掉落一地,给寂静的夜平添了热闹和活力。外公随即取出小水桶中的西瓜剖开让我们吃,红瓤黑籽,在月色中更充满诱惑,咬一口,沙沙的,甜甜的,将一路跑来的汗水驱散,代之以清凉惬意,真是好吃极了。我们在西瓜地逗留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舍得离去,外公不停地催促,我们才极不愿意地踏上返回的路。
外公种的西瓜甘甜可口,每每卖给收瓜的商贩,赚点小钱,贴补家用。虽说收入不多,但在清苦年代哪敢有太大奢求?伙食稍有改善,偶有新衣穿上,都感到无比幸福。外公种西瓜的那些年,他用艰辛劳累换来生活的明媚,让我们在淡淡的苦中品出浓浓的甜。
小山坡,西瓜地,藏满了我们童年的记忆,记忆里唯有甘甜和快乐。真的,快乐无需一个华丽的载体,只要有与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就可以。外公,始终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人物画,想起来,我甚至用手抚一下,摸一把,算是与外公打招呼,叙叙旧。
三
小学毕业后,村上只有我一人去乡镇初中就读,其余同学都去了邻村的完中。而我每天都得翻过那座小山坡,再经过两个村,共六里路才能到乡镇中学。
刚开学那段时间还能适应,天亮得早,一路上都走得轻松从容而愉快。可到了冬天,整个人就不自在了,因为那小山坡的路旁有一座座坟,冬天的早晨我经过那儿的时候,周围常常笼罩在茫茫雾气中,那些曾在阳光下活力四射的花花草草,葱茏茂盛的茶树,此时皆呈现朦朦胧胧的状态,我走在缥缈的世界里,幼时听过的鬼故事出现在我的眼前,于心中幻化成一幅幅恐怖诡异的画面,我不敢看那些坟,但慌乱之中目光又偏偏触及那儿,我担心坟里的鬼魂会爬出来如影随形地跟着我,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乌鸦,那叫声让我浑身毛发直竖,惊恐万分,于是我就想加快速度,但我的腿根本不听使唤,害怕无助啊,一颗心几近崩溃,最后我都不知道是怎样艰难地走出了那一段让我心惊肉跳的路,到了学校已是十分疲惫。
当我放学后把那份害怕的心情告知家人时,外公立刻安慰我:“从明天起,我送你过那坡!”第二天,依然是那条路,依然雾气漫天,但有了外公的护送,我经过那几座坟时不再紧张,外公边走边为我讲他的人生经历,讲他吃过的种种苦头,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等故事,他讲得娓娓动听,我听得如痴如醉,冬天早晨的寒冷被外公的故事驱散,温暖充溢我的心田。初中三年,外公送我三个冬天,给我讲了满满一口袋故事,那条小路,那座小山坡,留下了外公对我沉甸甸的关爱和最贴心的呵护。外公当时讲的故事我只觉绘声绘色,现在回味时,当有激励我学会自立、自强、勇敢之意。只是,等我明白过来时,外公早已离世,那座小山坡早已被人承包开发成紫薇园,每到夏秋两季,紫薇缤纷盛开,白的素净、粉的妩媚、红的艳丽、紫的梦幻……透过重重花影,外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于眼前,他对我的万般呵护与关切早已铭记于心,感恩与思念之情化作泪水止不住奔涌。
总有一些回忆不敢触碰,青花瓷般的过往岁月里有太多温暖的人和事。那座小山坡,铭刻着我童年时代浓得化不开的同学挚友情,凝聚着亲人劳动的汗水,荡漾着朗朗欢笑声,拉长了外公送我上学的乐此不疲的身影。不论时光如何飞逝如电,友情不散,亲情芬芳着每个平淡的日子,温暖一直在。
记忆,有时候因人因事可以唤出,而我的美好记忆刻在了那个小小的山坡,山坡此时已经被人打扮成花园,就像给我的故事、镶嵌了美丽的花边。有人说,当我们回忆过后会失落,我没有这样的感觉,回忆若花开,开在我的小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