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秋】远去的书报亭(散文)

精品 【宁静•秋】远去的书报亭(散文)


作者:静好时光 秀才,282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7发表时间:2020-10-19 23:54:25


   我没有追寻过书报亭源自何时,但与它结缘,是温暖的邂逅。书报亭,曾经是丰富我视野的一个窗口,也是通往我精神世界的一道桥梁,它丰盈着我那些单薄而孤单的时光。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循着记忆,去找寻城市里的书报亭时,却已不见它们的踪影。 
   一
   最初与书报亭结缘,是在刚参加工作那年。
   1995年7月,中专毕业的我被分配至某国营企业,那是个有三千余人的轻工企业。
   去厂里报道那天,我发现在公交车站和单位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书报亭。当时心里还在想,以后可以多看看喜欢的读物,给自己心灵充充电,也挺不错的。
   那个书报亭,大概有五六平方米,外围是厚铁皮制成的,面向马路的一面全部是玻璃窗,窗里挂满了各类杂志和报纸。《读者》《知音》《女友》《黄金时代》《小说选刊》《儿童文学》《良友》《中国电视报》《西宁晚报》《良友》《环球日报》等等,几十种报纸杂志,整齐地悬挂在窗内,方便读者挑选。
   亭子里,地面是木板铺设的,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窄长桌,桌旁有一个书柜,大致有五六层,上面分类别放置着杂志、报纸。桌后是一把椅子,后面还有一张很窄的单人床。
   刚工作时,我的工资只有一百三十元,但对于当时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每月除了公交卡、午餐卡、和朋友出行的活动费、偶尔给办公室同事买雪糕或水果的费用外,还多了一项固定开支,就是购买自己喜欢的刊物。
   每月,都会固定在那个书报亭,购买《读者》《女友》《青年文摘》《涉世之初》《黄金时代》《当代青年》这些杂志,每周还会购买当地的广播电视报或《中国电视报》。
   这些刊物,让我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尤其喜欢《涉世之初》,它里面有许多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叙述职场中的点点滴滴,读过会觉得受益匪浅。内心最初的迷茫,在这些文字里也渐无踪影。渐渐明白,原来许多感受或心情,并非只是自己有,许多同龄人、或是有相似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迷茫、失落、期待。
   书报亭是两位老人经营的,因为常去买书,时间久了,也会趁着挑书的时段,和老人聊聊天。有时会聊聊哪些刊物销售快,有时也会聊一些生活的琐事。老人曾温和地对我说:姑娘,是坐办公室的吧,看你每天正常上下班,说话轻声细语的,根本不适合在车间上班。车间工作都是三班倒,一天作息时间全是乱的,而且车间工作的人员全是大嗓门,你这样说话,别人根本听不到……
   原来两位老人,都是我工作单位的退休职工。阿姨曾是织布车间的挡车工,每天在织布机前一站就是八小时,老伴是车间的机修工,俩人工作都是三班倒。两年前,两位老人一齐办理了退休手续。她们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外地工作,已成家有了孩子。儿子大学毕业,在某事业单位刚工作两年,谈了女朋友想结婚,但没有房子。于是,老俩口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又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些,总算交齐了首付。为了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老俩口开始经营这个书报亭。我们父母,大致都是这样,一生都在为子女考虑,一生都在为子女付出着。他们的爱无言,却如涓涓溪流,一直在我们心间缓缓流淌。
   1999年9月,我调入现在的单位,新单位离那个书报亭较远,没有再刻意留意过它。多年后的夏日,我外出办事,经过曾经那个书报亭时,发现亭子还在,亭子外围依然是绿色的,只是它已改成了一个电器维修店。 
   二
   新单位离市区较远,但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室,里在有百余种书籍。
   我常常去图书室借书,那时依然看《读者》《青年文摘》,《涉世之初》,有时也会看看《当代》《小说选刊》等刊物。
   图书室还有很多中外名著,但我并不喜欢看,在年轻的岁月里,我还是喜欢看那些短小、有哲理的美文。这些杂志都可以满足我,对于小说、诗歌,兴趣并不大。
   2000年的春天,城市进行设施维护,大多公交站台都重新进行了修建。新修的公交站台很漂亮,并都带着一个小亭子。亭子是厚铁皮制的,外围是白色,亭子窗户上侧的铁皮上,统一用绿色写着“书报亭”。
   这些书报亭都不大,大致三平米左右,里面大多放着一些饮料、饼干、糖果、话梅之类的小零食,玻璃窗上挂着一些比较适合大众的杂志,还有报纸。窗前有个可以收缩的小平台,展开时,有些经营者在上面放着一些小玩具,有些放着一些杂志和报纸,还有的在上面放着烤肠机。
   这些新站台及书报亭,大多设在市区的繁华路段。所以休息路过时,我还是会忍不住驻足,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刊物。就这样,我在站台的书报亭,邂逅了《上海服饰》《女刊瘦美人》《都市丽人》,以及后来的《瑞丽》。
   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也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加,内心的需求不再单纯的是心灵上的鼓励与清宁,对生活与美也有了新的期待。图书室的纯文字刊物,已不再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图书室没有这些刊物,我便开始每月固定去离家较近的书报亭买。这是个真正的书报亭,它只单纯地出售报纸、杂志。它的窗户上,窗前的小平台上、门上都悬挂或摆放着报纸、杂志。
   这个书报亭,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经营。亭子里,有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桌上放着一本还未看完的杂志。这个书报亭,地面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外围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舒服。
   书报亭斜对面,是市里的一所重点小学,不远处还有一所中学。所以这里的刊物,有许多是适合孩子们的读物。比如《儿童文学》《萌芽》《男生女生》《少年文艺》或者一些漫画书及科普读物。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来选购刊物时,大姐都会微笑着帮大家挑选,有时还会在对方需要时,推荐几本对方感兴趣的。常年累月,我所看到的,都是大姐那张温和的笑脸。
   我问过大姐,为何不像别人那样,也捎带出售一些饮料、零食,那样经济收益不是更好?大姐却说她喜欢那份墨香和纯粹。这些刊物,大多每月都会销完。还有些是代别人销的,销不完对方会收回,而且收回前,她已全部阅览,还是免费的。虽然书报亭利润不高,但她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很满足。
   原来,大姐自小喜欢看书,但那时经济条件有限,都是借看同学的课外书,根本无法满足阅读需要,心里总有着遗憾。大姐的梦想,就是以后开个书屋。工作后,虽然经济好转,但时间太有限,忙生活、忙家庭,还有三班倒的工作,每天感觉精疲力尽,很少能抽时间静下心来看书。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看书,虽然开不了书屋,但这个报刊亭,也满足了她的梦想。
   我有七、八年时间,手中所读的报纸、杂志,大部分都是从这里购买的。有时新刊物来了,我一直没去购买,她都会特意给我留一本。有时休假或出差,很长时间没去书报亭,再去时,大姐也会关心地问候着。记忆里,我心情烦闷时,大姐总会说:妹子,简简单单地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三
   2009年8月,为了孩子上学,我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区。
   新家不远处的站台,就有个书报亭,但那是个出售报纸、杂志和零食的综合书报亭。我曾在这个综合书报亭里,给女儿买过许多她喜欢的刊物,偶尔,也会给自己买几本喜欢的杂志。
   女儿上学后,离家不远的这个综合书报亭,成了女儿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她常会抱着自己喜欢的漫画读本或科普照类书籍回来,空余时间,都沉浸于其中。女儿最初只喜欢漫画,后来为了解决她写作文的难题,我给她购置杨红樱、曹文轩的书籍,谁知从最初的排斥,到完全接受,只用了十天时间。
   十天时间,女儿从文字里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当我来不及带她去书城选书时,她自己从书报亭里买回来了《儿童文学》《意林》《作文世界》。看着女儿喜欢上阅读,而且在阅读中,作文水平也在直线上长,我还是很欣慰。
   女儿上中学后,我给她订阅了《读者》和《意林》两本杂志,中学功课紧,但这两本杂志,是她抽空必读的。里面的很多小短文,在后来都成为了她作文的素材。
   当网络开始越来越便捷的时候,我们都逐渐习惯了有问题,随手问百度。吃穿用住行,任何问题,任何想要了解的事物,它都会全部呈现。文学、时尚、生活百科等等方面的知识,以前需要靠书籍来了解世界,现在却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浏览自己喜欢的网页。
   虽然我一直钟情于纸质阅读,但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我都会订阅喜欢的杂志,但不再去专门购买。每月邮局会将读物,按时送达我手中。似乎,我也开始渐渐遗忘书报亭。再路过站台时,也不再留意那里还有没有书报亭。
   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看一本杂志,那种纸质的彩印杂志。出门去寻找,当我来到离家较近站台书报亭时,却遗憾地发现,这个亭子不知何时,早已关闭。一直往前走了两站路,在那两个站台,甚至是曾经我路过的最大的一个书报亭的位置,都已经找不到书报亭的痕迹。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站台旁,用来出售报刊的亭子,全部变成了小卖部,里面统一都是出售饮料、零食、玩具或者水果。
   我曾很好奇,问过那些亭子的经营者,为何突然之间,书报亭都变成了小卖铺,都不出售报纸杂志了。一位中年男子边给我取饮料,边回答着我的问题。他说:这应该是时代进步的体现,网络、手机那么方便,人们越来越热衷、依赖网络、手机,电子阅读更是涉及方方面面。报纸、杂志市场越来越小,开书报亭,根本赚不到钱。
   书报亭,曾真实而热闹地成为城市一道别致的风景,或许它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在曾经的岁月里,这些遍步城市各角落的书报亭,曾让我们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世界。那里文字花开,芬芳溢满心间;那里是一片海、是一座城,盛载着属于各自的故事;那里记录着一种岁月,是对更多知识的渴望,是精神上一份沉甸甸的满足。
   远去的书报亭,留下的是真实而温暖记忆……

共 38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几何时,书报亭的意外出现,陪“我”以及家人度过了许多难舍的时光。然而,当我与其邂逅,并结下不解之缘、沉浸其间的时候,书报亭因为不适时代潮流,随着历史的变迁悄无声息地退出她曾经光亮的舞台。因此。不得不说,这样的经历是一种怀旧的真实表现,更是朴实生活的一种完美还原。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笔者一样,将心底的那个小秘密勇敢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亦或者,分享自己的喜与悲原本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另一点,笔者通过敏锐的笔触,告诉我们一个恒古不变的道理:任何事物都必须遵循时代的发展,如若一味地因循守旧,换来了只能是覆灭的结局!感谢赐稿宁静,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峙榛起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02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0-10-19 23:55:21
  感谢支持征文,问候。祝副社佳作多多,红豆多多!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回复1 楼        文友:静好时光        2020-10-21 22:33:51
  老师辛苦,编按写得好极了,本来这篇文完成时,自我感觉并不好,但看完老师的编按,瞬间感觉文章规格有所提升。
2 楼        文友:鸿鲲        2020-10-20 10:03:26
  静好老师的文章,又撩拔起一段温馨的记忆。
   爱书人,谁沒攒着几元钱买杂志的经历呢。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2 楼        文友:静好时光        2020-10-21 22:38:00
  看来杂志、报刊亭,陪伴过许多人的温暖岁月。2015年以后,这个城市的报刊亭开始减少,这两年在逐渐消失,到此时,在 面上,已经看不到报刊亭的踪影。不过书店或书城,还有报纸杂志出售。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征订吧,更方便。
   问好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0-21 12:31:44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3 楼        文友:静好时光        2020-10-21 22:38:27
  谢谢淡泊宁静社,辛苦了~~
4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10-21 20:49:06
  远去的书报亭,带走的是一段难舍的旧时光,念念不忘那些驻足于书报亭的岁月。我是幸运的,经常去理发的那家店附近就还保留有一个书报亭,好像是热闹的街上唯一一个书报亭了,所以每次理发回来的路上都能带回一本自己心仪的杂志,真好!
回复4 楼        文友:静好时光        2020-10-21 22:41:22
  我生活的城市,已经看不到报刊亭了,报纸刊物,许多都选择了征订。单位的阅览室订了很多报纸杂志,但我却觉得少去书报亭购买时的那份期待与乐趣。
   问好风吟姐,秋祺~~~
5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0-21 21:22:01
  爱好阅读,喜欢报刊亭,见证了它的变迁,甚至消失。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阅读,传承的也是阅读。变是进步,回忆是记录,让我们从记录中感受变的美丽,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5 楼        文友:静好时光        2020-10-21 22:42:39
  文字真好,可以留存住所有值得回味的片断,亦如远去的书报亭,却是我回忆里的温暖篇章。问好木文子午老师,编创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