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写手奖励赛】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写手奖励赛】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随笔)


作者:苏夏 秀才,2647.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09发表时间:2020-10-20 00:31:34

杨德昌导演的早期电影《恐怖分子》(1986),几年前在大陆重映时改名为《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但是我看完整部影片后,还是觉得《恐怖分子》更适合导演所表达的主题。很多人通过《恐怖分子》认识了杨德昌,就像通过影片的片尾曲《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而重新想起了蔡琴一样。杨德昌被业内人士称作“台湾社会的手术刀”在我看来不足为过,他从来不会在影片里向观众灌输自己的观点或是自身对这个社会的批判性看法,而是通过他那特立独行的镜头语言,将病态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大给观众看,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这或许就是他拍摄的影片的高明之处。
   《恐怖分子》围绕着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位混血女孩的故事,采用明暗线混合交叉的叙述语言展开情节。警察老顾率领着他的同事一举捣毁了某个隐藏于弄堂深处的贼窝,唯一跳窗逃跑的混血女孩淑安摔断了腿骨,被摄影爱好者小强送去了医院。淑安回家后,被母亲关在家里,她和母亲的关系一向不好,为了发泄情绪,无聊时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将那些孩子沉迷于其中的恶作剧一个个地发送到了那些陌生的家庭里,并自得其乐。某天,她把电话打给了一个叫周郁芬的女人,告诉她自己是她丈夫在外面的情人,现在怀孕了需要她出来谈判。周郁芬嫁给李立中已经有七年了,李立中在一家医院工作,是个安分守己的男人,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周郁芬婚前在一家公司就职,事业顺利有望升迁,为了生孩子她辞职在家写作,可是很多年过去了孩子一直没有怀上,而她写作的灵感也远远比不上当年求学时那么生机勃勃,因此她陷入了苦恼之中。
   匿名电话深深刺痛了周郁芬的心,她没有勇气跨越鸿沟从和丈夫的沉默对峙中走出来,她对这个家庭失去了信心,从李立中身边搬了出去。与此同时,初恋男友沈维彬的出现给她的生活点亮了希望,她一意孤行,搬到了沈的寓所和他同居。在这段彷徨的时刻,周郁芬根据自己经历写的小说意外获奖了,报纸登出了她的照片和小说原稿。分居使得李立中十分苦恼,后来他得知妻子的离去仅仅是由于一个恶作剧电话时,他的情绪已经无法自已了。李立中在一次酒后偷偷拿了警察朋友的手枪,于是善良的他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
   这部电影我整整看了两遍,看完之后我反复地问自己,影片中谁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是李立中吗,是周郁芬吗,还是那个游手好闲的混血女孩淑安?其实当我们仔细地浏览影片中的某些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出现在片子里的几个主要角色,都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恐怖分子”,只是有些是明面上的,比如混血女孩淑安和她的盗窃团伙成员,有些是暗处的,比如李立中、周郁芬、沈维彬,还有医院主任也可能成为隐形的恐怖分子。当影片接近尾声时,我看到李立中怀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表情去拜访了他的警察朋友老顾,他告诉老顾“医院里的任命刚刚出来,我被选为新一任的组长,看来我们主任还是非常欣赏我的。”而我们都知道,他并没有当上小组长,他的主任将这个名额给了一位更年轻的医生,而之前对他的承诺已经化为了泡影。镜头里的李立中笑得那么狰狞,仿佛全世界抛弃了他而唯独他自己不愿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似乎有点精神错乱了,可是又假装生活得很平静,好像妻子的背叛,上司的出尔反尔对于他丝毫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内心所承受的痛苦煎熬,这种折磨几乎要将他拉到崩溃的边缘。我能想象这部电影最终肯定是以悲剧结尾的,只是没有想到李立中最后杀害的不是那些压迫和折磨他的人,而是他自己。他在想象中刺杀了他的上司和情敌,甚至不顾一切地给那个制造恶作剧的女孩打恐吓电话,不过那统统只是幻想而已。当我在影片的结尾看到随着一声枪响,李立中倒在浴室的地板上,而他的眼睛却没有闭上,随之响起了蔡琴那凄楚哀怨的歌声,我仿佛才忽然间明白了,原来最悲伤的结局莫过于此啊。
   李立中这个人物的设定,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了一部分人,人到中年,安分守己,怀抱理想却处处碰壁;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样,但他至少代表了某一类人。电影中介绍,周郁芬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嫁给李立中的,两人的感情基础并不是很敦实,婚后李立中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从不过问周郁芬年轻时的事情。他的刻板而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的不是对妻子的信任,而是对她的无所谓。他每天下班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进卫生间洗手,这种千篇一律的习惯被他当做个人兴趣一般地坚持了下来,他宁愿花时间将家里的琐碎而繁杂的事情做到极致,却不愿意花几分钟时间和妻子做一次心灵的交流。所以这场婚姻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是很脆弱的,一通恶作剧的骚扰电话就能够将它击得粉身碎骨。周郁芬情愿相信那个从未谋面的坏女孩,情愿找她的前男友倾诉苦闷,也不愿信任和她结婚七年的丈夫,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每个观众心里自有答案。在工作方面,李立中绝对可以说是个兢兢业业的男人,他的自律与认真是以他的野心为铺垫的。科室里的前任组长因病去世,为了争取到觊觎已久的组长位置,李立中将此前的医疗事故栽赃给他的好朋友,也是他在科室里的重要竞争对手小金,殊不知科室主任对小金失去信任的同时,也对他失去了信任,而他之前一直对他的理想是稳操胜券的。由于婚姻基础的脆弱,为了牢固这段感情,李立中无奈地将他的事业赌注全部押在感情的戏码上,他单纯地认为只要自己在单位里受到领导器重了,他的婚姻就一定能够大踏步地稳固走下去。
   他的崩溃往往是伴随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断裂而断裂的,在科室里的行政任命正式下达后,李立中就变得精神恍惚了,仿佛生命里所有的希望与愿景都离他而去,剩下的只有别人的冷嘲热讽和他自己内心的痛苦了。他来到老顾家喝酒时讲的那些话我总感觉不是一个正常人说的,好像是在说梦话,又像是一位失忆症患者的喃喃自语,或许由于他假装的平静(真不知他花了多大的努力才做到的那么如此镇定)和他没有半分情绪渲染的说话语气,连从警多年的老顾都没有发觉端倪,一直沉浸在饮酒的乐趣中。
   他的复仇行动刚刚“开始”,手枪“瞄准”了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科室主任是“恐怖分子”,表面上装作正人君子的他,暗地里是个不守信用、卑鄙龌龊的小人,然而不管他错在哪里,罪不至死吧。周郁芬是“恐怖分子”,永远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从不去考虑她男人的情绪和她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沈维彬是“恐怖分子”,因为他的私欲勾搭上了前女友周郁芬,致使她原本就不和睦的家庭婚姻生活土崩瓦解,但是他的错误也是罪不至死。淑安是“恐怖分子”,她是明面上的坏女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却真实得毫不掩饰自己的恶习,她不怕死,单亲家庭让她厌倦了现有的生活,面对别人的挑衅她是无所畏惧的。
   然而,最终李立中的手枪子弹击中了自己的脑袋,那些让他幻想无数次的复仇行动永远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中,那些足以使得屏幕前的我们为之兴奋为之激动的(不明白作为观众的我们有什么可以激动的)复仇从来就不曾在他的世界里出现过。李立中倒下了,一个原本有可能成功的男人倒下了,而那些试图伤害他人的“恐怖分子”却潜藏于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他们没有倒下。
  
  
   2020年8月17日
  

共 28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写得很透彻,也将人性展露无遗。这里的恐怖分子,和我们生活中认识的恐怖分子略有差别。这里的恐怖分子,是人性心里的恐怖分子,也是作者心里想表达的东西。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有的魔鬼跳出来了,有的魔鬼还在心里肆无忌惮。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心里的幻愿,无数次的纠结,甚至心理极端的走向,都在那一枪结束,彻底结束。魔鬼都还活着,自己的魔鬼连同生命都在那一枪轰然倒下。有时不禁感慨,假如李立中能和周郁芬多沟通,周郁芬就不会轻易相信一个陌生电话的恶作剧,那么周郁芬也不会离开他,他也不会对自己开那一枪。生活是一本书,它是由很多很多文字组成的,是彼此之间的合作。好书和坏书,就看文字精彩不精彩,合作愉快不愉快。都说沟通是桥梁,我们都在架桥,桥能走多远,就看桥是怎么修建的!看电影想人生,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舍不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假装,只会让恐怖分子越来越猖狂,直至最终伤害。精彩好文,文章人性描写细致细腻,对电影写出了另一种读解,也解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0-10-20 00:33:16
  一部电影就被老师写出了一种人生,佳作佳作,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何叶        2020-10-20 07:08:51
  欣赏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社团。敬茶!
何叶
3 楼        文友:苏夏        2020-10-21 15:42:25
  感谢编辑老师的精彩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