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舞】神农架:山水之间消块垒(散文)
“神农架”这三个字,总让人感到很神秘,让人心生向往和好奇。神农氏(炎帝)尝百草的传说,野人出没之谜,白色动物存在的迷惑……总之,神农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个九月,我们踏上了神农架的找寻神奇之旅。
我们一行六人,只有我家先生一个男士。一路上演绎着经典的笑话,说此行是“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的故事”,并为彼此分别起了叠字的昵称:晶晶、静静、蓉蓉、丑丑、芽芽、清清,叫得甚是亲昵。
在去机场的路上,我们便去服务区买了一瓶白酒,拿出买好的一次性小杯,笑着,闹着,喝着,把一个小小的商务车变成了喧嚣的欢乐场。
从早上六点出发,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到了木鱼镇。休息一晚,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了神农架之旅。
一
九月的神农架秋高气爽,昼夜温差相差十几度,我们倒没有什么不适应,因为气温和我的家乡相差无几,只是要比家乡湿润多了。
与走之前希冀的神秘相比,到了神农架,神秘的色彩褪去,就是来到了一个踏踏实实的大氧吧。
一座连一座的山被密密层层的树木所覆盖,高矮相间,这些树木相互竞争又相互依附。深深浅浅,放眼皆是绿色,呼吸的每一口都是饱满的氧气。
神农架是个林区,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县级行政区。要说起来,林区当然是大的,大到休想徒步上去,去每一个景点都要坐景区的交通车,绕着左弯右盘的山路被摇晃到头晕目眩才能到达。
同行的人说:坐在车上感觉被甩来甩去的。我说:感觉就和在洗衣机的甩干桶里一样。
山路顺山势而修,而沿路有一股清泉相绕,潺潺奔流,清澈见底。有了水,山就有了灵气,有了山,水就有了依托。山水相依,就像恩爱的夫妻相随,生生世世,谁也离不开谁。
一路笑闹拍照,所幸游客不多,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我们摆出各种姿势来留影。水声淙淙,鸟鸣啾啾,蝉音噪噪,整个山林是喧闹的。但因为没有大量的游客,除了大自然的声音,整个山林也是寂静的。
大自然的声音胜过人声的喧嚣,便是我们亲近自然的本意。
金猴岭、板壁岩、神农顶一路走来,还是神农顶的云海最为震撼。
在苍茫的山岚之间,云海奔涌着,升腾着,原本高低错落的峡谷被云填满。原本山是实的,云是虚的,而此刻却突然转换,实的山在云的遮挡下变为虚幻,而虚的云填充在山间成为实景。
山是云,云是山,云在山间,山在云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我,虚与实,得与失,生与死,有与无,都在这云海山岚之中翻涌,挣扎,消亡。在这一片风起云涌的山谷之中,容得下人间所有的悲欢。
在变幻角度照相期间,湿气渐重,神农顶的浓雾一阵漫过一阵,竟漫到了身前,渐渐挡住了视线,掩去了来时的路。
在雾中,我们从神农顶直奔大九湖。
二
大九湖是掩映在群山中的一片沼泽地,由九个大小不一的湖泊组成。
这里的景色和神农架一路走来的景色大不相同,平静的湖面上生着荧荧的水草,山映在水面,云映在水面,水草附着在水面,让本来看起来不甚干净的水面频添了几分妖气。
而在云朵的忽明忽暗中,整个湖面明明灭灭,真让人以为要遇到《聊斋》中的哪一个水妖。
或者就是《画皮》里的小唯吧,这纠缠不息的水草,多像小唯附骨而生的发丝。
也许就在下一个幽暗的水面,便会有一个美女对你魅惑而笑,柔夷轻摆:来呀,来吧。如此,你来还是不来?
在湖边的空地上,有一个网红景点——花架下的水晶球,游客争相在这里取景。
跟我们一个团的60多岁的大姐专门换上了长长的红裙子,翘着脚坐在透明的水晶球里,身材苗条,隐去了年龄,美得如同受人宠爱的公主一般。
这个大姐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她退休后就和爱人一起,每年去各个地方玩。她说:“不要想太多,好好活着,老了也得美美的!“
好的心态才有好的状态,这个年纪有这样的状态让人心生羡慕。我们一起约定,等我们老了,也要像这个大姐一般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体面而优雅地老去。
岩壁上栈道旁的小花也吸引着我的视线,有好多花都没有见过。细细碎碎的,虽然不起眼,但依然顽强地开放着。那股劲儿,就像在芸芸众生中努力生活的我们。
正如袁枚所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三
天燕景区是一个8字环型,一边的尽头是燕子洞,一边的尽头是野人洞。
从旅游车上下来,导游就指给我们看横跨天际的飞云渡。飞云渡,是一座横亘在燕子垭上空的全钢结构的观景彩虹桥,又名燕天飞渡、燕垭飞云。
导游说:“如果有雾,飞云渡会更好看,在桥上行走的人就像走在仙境中一样。”我不禁遥想,在云雾流转之中,彩虹桥时隐时现,桥上之人是不是便如苏词中所说:我欲乘风归去……
我和静直奔飞云渡而去。站在桥上,远山尽收眼底,流云斜飞,山峦叠翠,似有若无的轻烟从山间流过,一点也不遮挡视线。极目远眺顿觉心胸开阔,所有烦忧在此时此刻皆不值一提,只存眼前这远山,这流云,这清风。
杨万里诗云:满目奇峰总可观,在这样的景色中,当真不知今昔是何年了。
野人洞并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没有野人,只有洞。意外的是,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凿了些小洞可以攀岩。
看着两个小姑娘从岩石上攀下来,静跃跃欲试,我鼓励让她试试,而我就负责在下面给她拍照和录视频。胖胖的静没有丝毫害怕,灵活的身体攀上又攀下,倒让我有些意外。
在她之有个小伙子,攀上去之后腿抖得站不起来,说是自己有恐高症,上来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
有勇气挑战自己,也是非常不容易呢。
燕子垭因为著名的燕子洞而得名。
燕子洞在峡谷的山壁间,洞口宽大,洞内幽深,走到洞口,便可以听到唧唧的燕鸣。
我和静与同行的人走散,此时的燕子洞口只有我们俩人。静用手机的电筒照着,在前面叫我:“来啊,快来啊,你看这山壁上全是蝴蝶!”
站在洞口望着深不可测的漆黑的洞,耳边听到不绝的燕子叫声,我突然心生惧意,心像被揪住了一般,头皮发麻,想起黑暗中悄然而至的幽灵。
我最终还是没有进入燕子洞。
但我不遗憾。人越上年纪越是怯懦,因为牵挂的东西越来越多。
每一次的旅行是短暂的,却是又一次工作生活之余的放松。山水是美的,但出行更重要的,是和你一起出行的人。
有山水相依,有云海变幻,还有中意的人在眼前,这一次神农架之旅,足矣。
感谢副社辛苦编按,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