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说说近体诗词的重字问题(散文)
写好近体诗词(唐宋以来的,通常也称古韵),是我们每个搞文学创作者一种梦想,诗人不会填词就是最大的遗憾。
怎样才能写好词牌呢?一句话:就是多写多练!这里除了一部分词人天资聪慧,经过一段时间勤学苦练,渐入佳境,其他没有窍门,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秘诀”。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文友,要写好古韵,不是没有不可能,而是你一定能!但是一定要记住:多学多写,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取笑!一位优秀的词人,也是从低俗平淡,甚至废话连篇开始的,没有开始不断失败,就没有后面的不断精彩。系统收录宋词八百多个词牌词谱,我们从小令第一个开始写,直到词牌写尽,我相信你就成了最出色的词人。
我学填词,二十多年前就开始有所行动了,《德山老龙》里面有五阙词,特别提示:里面的《菩萨蛮》就是那时候写的,当时却遭到很多人质疑,直到这篇故事发表前,我才搞清楚里面有几个地方确实出律了。我承认,那时候的我连一知半解都没有,完全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生拉硬扯而成。自己也清楚,没有老师指点,全靠自己摸索,进步实在太慢了!
2012年,开始上网,在QQ空间写文,QQ群很多朋友拉我进群,说是交流创作。记得我写了几阙下令,要求文友指点,几乎没有一个人啃声,我也很生气,连退了几个群。最后一个忠实文友告诉我说:“我也是刚学填词。说不出你的词究竟哪里不足,只知道古韵不能重字!”经文友这么一点拨,我心里豁然开朗,就似乎掌握了技巧,信心也更足了。以后,我填词一直坚持不出现重字,直到2019年。
时间久了,在QQ群里,在微信群里,遇到最多的,也是学历比我高到天上去的诗词大师,发表很多写古韵不能重字的观点。我一直对这个观点认识模糊,当时有很多文友质疑,甚至针锋相对回应,最后,以说服力不够而保持沉默。
我在QQ群听过名人讲课,也讲到重字问题,说了一句我最喜欢的话:“词不害意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重字”。七绝《巴山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往往重字多了,对诗意有降低或者变得毫无意义,重字必须谨慎,但是,绝不能拿重字否定别人的作品。
我默默地写了两百个词谱,填词有不少收获,很多词牌受到粉丝们赞扬。当然,很多“专家”能挑出我诗词里很多毛病,我也没有非说自己的词作已经登峰造极了,有一点我还是要说:我还在不断努力!
学习时间久了,终于对近体诗词多少有了自己的心得,发现填词(近体诗当别论)不能重字是一种很严重、并带有危害性的说法,特别对刚入门的朋友会陷入困境,引入死胡同里。
词不害意的情况相对指的是诗歌,比如七绝,七律,词根本不在其中。古人对诗歌要求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怕我们因为选词、字对所表达的意思产生冲突,才定下这么个要求,意思是宽严适度!偏偏有人说:一三五也要论,二四六更要严。我真佩服,拿我们家乡一句俗话说此人:黄牯牛黑尿包,另外一条筋!他说他的,我们就当吹来一股阴风罢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填词(包括近体诗),一直原用前人留下的词牌词谱,必须严格遵循词谱平仄韵,否则就出律。我们在学习中,不是一定要回到唐朝、宋朝,文学创作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唐宋,也不能一味拟古。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拟古值得可笑!通常我们填词都叫“古韵新作”,就是按照前人的原词牌词谱搞文学创作,这是规矩,没有规矩,谈何方圆?否则,就是现代自由诗!但是,我们要遵循前人的词牌词谱,写出新时代的气息,写出自己的特殊风格,必须独树一帜,否则就是拟古!
我在不断学习中发现,系统检测除了诗歌提示注意重字外,词牌根本没有一例。试问:我们是遵循系统还是服从个别“专家”的特别要求呢?然而,宋词里重字的词牌多的举不胜举,现在我简单列举几阙重字词牌。一、小令《忆江南》,白居易体,共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四句里有“江”字,前后两句有“江南”二字,试问,谁能站出来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不是传世佳作?谁能说这阙词是废品!二、《苏幕遮》里“天”字出现两次。《檐前铁》里“前”字也出现两次,我们的领袖填的《贺新郎》里“人”字也出现了两次,这类重复出现两次的词牌多的去了,就不多说了。宋词里的小令很多都有重字,谁能公开宣布这些词重字太多,谁能说脍炙人口的《忆江南》不能算好作品,应该删除?
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鬼,就是人在闹鬼,或者说自己就是鬼。我们搞文学创作,要创作出精美作品是必须的,要创作出自己的风格,谁都不是天生的!至于说别人的作品是垃圾,这种人他有多少篇文章是传世绝作呢?我想,这种人也是从“捡垃圾”开始的!
特别告诉初学者,在填词的时,一定要把句子写顺,把想说的话写清楚,自己满意了才是最好的作品。平淡中见神奇,用不用典,看自己掌握的情况而定,看自己内容而定!至于“专家”的评论,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点评、建议、指导。不是一味地攻击、打压、否定。谁都抹杀不了一篇好文章,因为,读者不是他一个人。我们写好自己想写的,不要过多计较别人怎么理解,他们的精品之作我们可以借鉴!
填词不要担心重字,但也要合理用字,重字堆砌,内容空洞,模棱两可不值得提倡!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不当之处,一定纠正!
2020年10月16日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