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试用期(微型小说)
早些年的时候,纸媒体一直风行,许多情感类杂志畅销,这些杂志社成为许多文科毕业生求职的热门。
这年夏天,《天下女人》杂志社招聘一名编辑,在一百多名应聘人员中,刚刚大学毕业的彭季陶和野四脱颖而出,顺利进入试用期,试用三个月。
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两人很快熟悉了杂志所有编辑流程,开始担任轮值责任编辑。这期杂志上半月刊,是野四当值,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入了工作状态,认真地编好了编前会拟定的稿子,最后,只等杂志社刘总编的卷首语了。
《天下女人》杂志有个惯例,卷首语一般由编委会的领导成员来写。这期杂志,刘总编说了他来写卷首语。野四已经将内文所有稿件清样校对了两遍了,一切稳稳妥妥。他的认真态度,当班主编和同事都看在眼里,相当满意,口头表扬了他好几次。但刘总的稿子迟迟没到,野四不免有些焦急,当班主编安抚他道:“不用急,刘总初稿很快,卷首语也就是一页纸的分量,加之刘总水平很高,基本不用改动,到时直接上就是,不会耽搁的。”
直到杂志快传送印刷厂开印时,当班主编才催到了刘总的卷首语,转给野四后让他赶紧编辑。野四非常严谨地看了一遍刘总编的卷首语,被这篇词句优美,转承流畅,荡气回肠的短文吸引了,一连读了三遍,这卷首语非常挈领这期杂志的主题,不由心里暗暗佩服刘总编的功力。只是,他还是发现这文章中出现一个明显的瑕疵,有个语句不通顺,句后用的标点也不对。野四敲着键盘,想改过来,突然心里一闪想,这是老总亲自写的,且不是那么特别明显的差错,自己擅自去改,是不是对刘总编不尊重?权衡了半天,他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原封不动把这篇卷首语编发了。
这期杂志一上市,立即被读者抢购,风头甚至盖过了以某音体而出名的国内某畅销杂志。在总结例会上,责任编辑野四获得了表扬。
一同进来的新人彭季陶和野四都暂时租住在一起,彭季陶也替野四高兴,两人当晚在一个夜宵摊上胡吃海喝了顿,一起畅想美好未来。野四很友善地和彭季陶分享了这期编辑心得。彭季陶听得心潮澎湃,欲欲跃试了。
杂志下半月刊的责任编辑就是彭季陶了。
《天下女人》上半月刊定位是走情感故事路线,下半月刊定位为情感心灵感悟。相对来说,故事类内容更吸引读者,所以许多编辑都愿意去编上半月刊。这期的下半月刊心灵感悟的来稿,质量普遍不高,遴选后,编前会讨论了三四次,才最终将拟用稿定下来。责任编辑彭季陶心里暗暗叫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算是遇到了现实版。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将每一篇稿子进行了润色加工,一丝不苟做着编辑应做的事。
这期卷首语,还是由刘总编亲自写,因为公务繁忙,他的卷首语也是等到所有稿件编辑好出清样后才到彭季陶手中。尽管来的很急,时间已经相当紧迫,彭季陶还是非常仔细地将刘总编的稿子审读了几遍,不禁为他的出色文采暗暗叫好。但他也发现了有一个句子用词不准确,还有一处句子明显多余,于是毫不犹豫地将这两处改成了自己想用的语句。
下半月刊杂志付印了。杂志上市后,反应平平。编前会上,尽管大家对责任编辑彭季陶的工作还是进行了肯定,但他听得出,那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当然,这也没有太影响他的情绪,因为他尽力了。
时间一直不紧不慢按自己的节奏在走,不经意间,三个月过去了。按照杂志社的规划,两名试用人员中,最终只能留一人。那一晚,杂志社编委会专门开会讨论,决定野四和彭季陶的去留。讨论过程中,几乎所有参会人员一边倒地赞成把野四留下。
具有最终决定权的刘总编在大家发表完意见后,一锤定音:“留下彭季陶!”
参会人员都大吃一惊,明明野四的表现好于彭季陶呀。
刘总编不紧不慢的从自己包里拿出两页纸来,让大家传阅:“这是我两个月前为两期杂志写的卷首语底稿,大家对着杂志正式发表的,仔细对着看一下吧。一个好编辑,应该不崇尚权威,坚持自我,硁硁之愚,这是起码的职业修养和操守。这两篇卷首语,我都故意留下过明显的瑕疵。”
与会人员仔细对照看了两篇底稿和杂志正式刊用稿,恍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