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善打扶贫硬仗的向子寿(散文)
“向书记人很亲和,他每个月都会来我家走访,问寒问暖,把我家纳入了五保户,还不时地给我家送来粮油等基本生活用品,让我这个4口人家中有3个重病人的家庭生活有了保障,跟大家一样过上了好日子,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派来的好书记。”板桥村32组的马作均见到我们,笑容满面,对他们村的扶贫队长也是村第一书记的向子寿赞不绝口。
2019年6月12日,洪江市纪委监委干部向子寿被任命为黔城镇板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自上任以来,他为人实在,用心用情帮扶群众,体恤群众疾苦,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通过采访部分村民代表和该村的村支两委成员,向子寿确实把扶贫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里去了,用自己的真情帮扶温暖了村民的心。在我市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向子寿是一个善打硬仗的好干部,在2019年洪江市委组织部驻村办年终考核中,他被评为优秀驻村干部。
向子寿驻村以后,首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板桥村是原来板桥村、水源村和兰花村3个村合并而成的非贫困村。虽然是非贫困村,但全村1103户4015人中,竟然有贫困户171户580人。向子寿在半个月之内,就完成了171户贫困户的走访。在掌握了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之后,为每一户建立了档案,并分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脱贫措施。在摸清各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同时,重点做好全村重灾、重病户的摸底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申请到临时救助资金累计达20万元。
今年73岁的汪万全是板桥村九组的,俩老口跟他们的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子儿媳长年在外面打工,他的孙子去年在广州打工时,突然患了骨肉瘤,到长沙湘雅医院一次治疗就用了42万元,花光了他家的所有积蓄。如光靠他的儿子儿媳打工收入,其孙子的后续治疗费用将难以为继。
向子寿知道这个情况以后,首先到民政部门为其申请1万元的大病救助资金,又经过村里民主评议,为其申报了低保。还通过轻松筹、微爱大使等线上募捐平台,为其筹措到2万元的捐款。邻里有难,大家支援,向子寿同时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发动广大村民为其捐款。通过这些帮扶,避免了汪万全家因病致贫的问题。汪万全说:“我们家全搭帮向书记和村干部的帮扶,在过去像我们家这种情况,早就一病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了。向书记多次到我们家了,甚至晚上都来,安慰我们、鼓励我们,给我们想出路,他是真心诚意地来帮扶我们。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们家会世世代代记得的。”
朱桂香的家是一个单亲家庭,自己患有癫痫近十年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在读高三,家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也没有房子,一直寄居在自己的弟弟家里。向子寿经过调查后,首先通过村里民主评议,为其申报了低保,使其家庭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其次到学校为她的儿子申报了贫困生,学校每个学期补助他1500元。为了解决她家无房子住的问题,通过评议又把她家纳入该村危房改造项目,为她申请了4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使得朱桂香家住上了自己的新房子。
住上设施齐全的新房,朱桂香由衷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朱桂香这一辈子都别想住上这样好的新房子。没有向书记的关心,我儿子高中都会读不下去了。每逢过年过节,向书记都会提着米、油、衣服、鞋和被子来慰问,真是比亲人还亲。所以我经常给我儿子说,人要知道感恩。我要他好好学习,将来有本事了,好好感恩报答社会。”
“要致富,先修路”,板桥村是个非贫困村,享受的政策比贫困村少,因而在修路等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资金申请难度就比较大。板桥村的村组道路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村道组道路历史欠账太多。为此,向子寿积极向领导汇报,经常跑部门联系,通过财政一事一议等落实资金247万元,完成5条村组道路的硬化,总长度达8.1公里。在修路的过程当中,出现矛盾纠纷,向子寿都会及时去调解好。
18组修路的时候,路要从一户村民的屋前面过,因担心会塌方,影响他家房子的安全,就不准路从他房子前面过。向子寿为消去他的担心,通过细致地做工作,说服18组的每个人都承诺,如果发生塌方,由大家一起来给他家免费修好,这户村民就再也不阻止了。
209国道从板桥村中间穿过,弯道多路又窄,以前经常出事故。村民反映给向子寿,看能不能解决好这个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向子寿经过调查了解,又与板桥村干部一起统计近十年来,该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后,他一边跟市纪委监委领导汇报,另一边积极联系市交通局和交警队增加安全措施。一个月后,警示牌立好,人行道也有了,反光镜设了,路面增加了减震带,沿线村民纷纷伸手点赞。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放心,我去想办法。”这是村民经常听到向子寿讲的话。村民有什么事,都喜欢跟向子寿倾诉。村里的困难儿童,也是向子寿最牵挂的事,因为只有保证孩子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贫困家庭彻底走出贫困,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为此,向子寿联系了安徽省浦菲尔有限公司,资助10名学生,让他们的学习有了经济保障。
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向子寿积极落实了200户村民的“厕所革命”,基本解决好全村农户土厕问题。又通过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到7万元资金改变村容村貌,并在村里建立垃圾回收站14个,配置垃圾桶57个。美丽乡村是我家,我为乡村美丽添砖瓦,向子寿在全村组织了“五星家庭”卫生评比活动,村民之间相互争“星”竞比,让村里形成一种自觉讲卫生的好风气。
在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向子寿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万家”活动。邀请洪江市合唱团进村表演,同时通过书法、歌舞、迷你情景剧和知识抢答等方式,给村民奉献了一套内容丰富,表现新颖,又大众化的廉政文化大餐。为宣传板桥村,也让外界了解板桥村,向子寿在《中国网报》《新湖南》《红网》和《洪江新闻网》等新媒体发表了多篇文章,宣传、推荐板桥村,让美丽的板桥村频频亮相于众多媒体之中。
脱贫之后,怎样才能让扶贫对象不返贫,是每一个扶贫干部要面对的问题。向子寿认为,加强村支委的党建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可以解决这个为题。向子寿驻村以来,结合实际工作,加强了村党组织建设,让村支委在板桥村的发展中,成为最具战斗力的领头人。他和其他村领导,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前后引进了4家企业驻村来发展苗木和旅游观光产业。转包2个水库,栽育公益林1800亩,使得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板桥村是国家级第一批森林乡村,水源花海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游客遍及全国。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子寿带领村委班子,正在规划康养小镇项目的申报建设。
“亲民,平和,跟村民打成一片,是真心为村民排忧解难”,这是我采访过的板桥村村民共同的感受。大至耄耋老人,小至懵懂少年,大家都喜欢跟向子寿交友。板桥村的小康路上不能拉落任何一个人,这是向子寿为班长的村支委班子对全村人的庄严承诺。经过他们的努力,今年,板桥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同时,板桥村也获得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千乡万村无邪教村”“湖南省卫生村”“怀化卫生村”和“洪江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正是因为向子寿有一颗忠于党的初心,心系百姓,情牵困难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使得全村都能团结在村支委班子的周围,让板桥村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足,越来越有希望。我更相信,未来的板桥村一定会美丽绽放,芬芳在清水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