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怀念亲人(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怀念亲人(散文)


作者:木文子午 秀才,106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8发表时间:2020-10-27 14:29:35
摘要:雪花片片飘,带走了一位又一位我的亲人,谨以此篇,留住亲人的点点滴滴。

岁月不饶人,一年又一年,桃花朵朵开,雪花片片飘,带走了一位又一位亲人。不论是哪位亲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勤劳。时光一去不复返,亲人勤劳的形象永不磨灭。勤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永远盛开在每一代人的心中。
  
   一、没有文化的三舅
   没文化的三舅一生也没有离开过黄土地。他忠厚老实,农业社时,他是社里放心的饲养员,把二三十头牛马喂养得膘肥体壮。夜晚,他常常睡在饲养室里,嗅着难闻的气味,失去了家的温馨。
   20世纪90年代,四舅家在城里买了一块庄基地。建房时,三舅给看管工地,年过五旬的他别妻离子,一个人不分白天黑夜,就住在隔壁那潮湿阴冷、无门无窗的毛坯房里,一住就是四个月。
   不擅长辞令的五舅伤心地说:“我三哥苦了一辈子呀!”是的,确实如此。
   三舅年过六旬,儿女均已成家,三舅也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可谁知,命运却和三舅过不去,家庭的不幸接踵而至。他61岁那年,大儿子因脑溢血半身不遂,至今生活不能自理;他62岁那年,二儿子因夫妻不和服毒身亡,儿媳离家出走,给他留下一个五六岁的孙子。他63岁那年,三舅妈又因脑溢血瘫痪在床。
   一个干惯了体力活、不会料理家务的老人,既要学做饭、洗衣服,又要侍候病人、照顾孙子,这是多么的艰难。不干则已,一干就是七年,这是多么的不易。一匹好马都需要休息,更何况一个老人呢?
   三舅终于倒下了。村里人说,三舅是累死的,也许这一点都不过分。
   三舅病倒了,因上学而有了工作的五个舅舅共送了6000元钱。但是,金钱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
   从那天起,三舅再也没能爬起来,慢慢地不吃不喝。半月后,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2007年,那天早上,四舅的儿子打来电话:“今天黎明,你三舅去世了。”
   噩耗传来,真如晴天霹雳。勤劳朴实的三舅只有69岁呀!
   当亲友们赶到三舅家时,他已经枕着大公鸡寿枕静静地躺在单人床上,脸庞瘦削,脸色苍白。我绕着三舅的遗体默默地转了三圈,注视着他那毫无血色的脸,心情十分沉痛:厚道的三舅永远走了。
   走进里屋,四舅回忆往事,泪水禁不住流下来。
   四舅哽噎着说:“我们弟兄6个中,唯有老三没有上学。早年一家老小近20口人生活在一起。在大家庭里,老三常常是鸡叫头遍就起床,三九寒冬也这样,套骡子在碾子上磨面。鸡叫三遍,他已磨好二斗面。然后,他到井台上摇辘轳绞水,一担一担地往回挑,天亮时把一个大水缸挑得满满的。他还没喘口气,大人们要下地了,他也就跟着一道去了。”
   安葬了三舅,我和四舅一家同乘一辆小车回城。车上一片沉寂,只能听到车轮滚动的声音。
   “我三哥命苦呀,苦了一辈子。”四舅妈打破沉寂,痛心地说,“小时候,他为啥不和那五个兄弟一样要着去上学呢?如果这样,他的一生也许不会这样苦命。”
   但愿三舅的儿女们能悟到这一点,不要贻误了自己的孩子,三舅的孙子。
   苦命的三舅,安息吧!
  
   二、迈着小脚的外婆
   我的外婆李秀华女士是一位普通、善良的妇人,生于农历1916年7月19日,于农历2009年4月14日安然离世,享年94岁。从此,我的外婆步履艰辛地走完了自己勤劳、漫长而又幸福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外婆去世后,亲友们、儿女们、孙儿们泪水涟涟。外婆是上午八时离世的,下午便天降细雨,至安葬日4月19日阴雨绵绵,那是爱戴她的人们伤心的泪水。
   我的外婆于1935年嫁到三臣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此,她就爱上了这个家庭,为这个家庭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爱心。
   我的外婆生养6个儿女,加上失去母亲的3个侄子,1个失去父母的外甥女,她和祖辈人共抚养10个儿女健康成长,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30多岁,她生一位儿子时,昏死了过去,急得家人向她头上浇了一盆凉水。虽然她苏醒了过来,从此却终生害冷,不论春夏秋冬,总是头顶厚帽。她时常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与家人一起支撑着这个大家庭,关心照顾着全家老老小小近20口人。
   为了这个大家庭,她迈着一双勤快的小脚,承担了全部家务。她常常起早贪黑,含辛茹苦地料理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儿女们至今也难以忘怀她年轻时为了一家人的穿衣吃饭,白天围着锅台转,夜深了还坐在油灯下、抑或月光下纺线织布的情景。儿女们耳濡目染,从她身上学到勤劳的品质。
   她对儿女有着无限的母爱。儿子要去外地求学,她就节衣缩食,想法设法让儿子吃好、穿好,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心甘情愿。女儿们从小就跟着她学习纺线织布,承担起一份家庭的责任。前几年,老三因病早逝,得知噩耗,年过九旬的外婆失声痛哭,一声又一声、一遍又一遍地哭喊:“他还是个娃,咋就死了。”浓浓的母爱,感天动地。
   我的外婆一生诚实忠厚、勤劳朴实、平易近人、乐善好施,赢得了左邻右舍、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的尊敬与爱戴。
   我的外婆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博大无私的爱心,营造了一个美满幸福、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在她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下,儿女们个个奋发向上,勤奋好学、勤劳肯干,人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儿女们成家立业了,她又开始了新的长征,长久的奔波。帮这个看几年孩子,帮那个管几年儿女,从没停下她那辛劳的脚步。从中,她也感受到儿女们的细心关爱,体会到幸福的天伦之乐,领落到城市的迷人风光。
   到了晚年,儿女们、媳妇们、孙儿们纷纷尽孝心,尤其是老五媳妇,待婆婆像亲娘。在家人们无微不至的回报中,我的外婆度过了自己幸福的晚年。
   我的外婆是一位慈祥善良的妇人,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永不磨灭。
  
   三、被下放回乡的父亲
   父亲生于农历1937年1月19日,因患病于农历2017年8月28日(公历10月17日)去世,享年80周岁。
   父亲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做为长子,他满月刚过就被过继给塬上富裕的人家。父亲的童年是快乐的,父母视他为亲生,当作宝贝。他8岁上小学,小学6年,属完小毕业。那时候,乡下读书的人不多,完小毕业就算文化人了。尤其是他的珠算娴熟,算盘打得“啪啪”响,令人羡慕。
   1949年,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国家大搞建设,招工颇多。1955年3月,父亲自愿报名,成了一名铁路建设工人。他先在宝成铁路工作,工作地位于陕西宝鸡西18公里的二里关,然后前往陇县,之后挺进甘肃天水葡萄园。1960年,他奔赴青海。那时修铁路,主要靠的是人力,运沙石、枕木,人抬肩扛,辛苦至极。炮打山洞时,人员伤亡时有发生。由于条件简陋,工作艰苦,生活艰难,父亲落下胃病。胃病严重时,他不得不回家休养。自此,胃病伴他一生,每年时有发生。
   1962年,国家遇到困难,压缩建设,下放工人。在铁路上,凡1958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予以下放,回家种田。父亲是1955年参加工作的,本不在下放之列,可他自感体弱,多次申请下放,终被答应,于1962年5月返回老家。他在铁路上工作了7年余。
   自1962年至1982年这20年间,父亲一直待在农业社,他不但从事农业生产,还兼职过小队会计、出纳、记工员。其间,他还担任过小队队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时外出挖河是常有的事。冬季农闲,父亲也加入了外出挖河的行列,住在工地冷嗖嗖的帐篷里,寒风刺骨,非常辛苦。他也在农村水利上干过1年调水工作,较为清闲。
   1982年,国家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分田到户。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以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全家的生计。那时,家里也养猪,他常常干完农活,又去拔猪草。他的勤劳闻名于村。后来兴种果树,父亲也不例外,种了二三亩苹果树,辛勤作务,连果树地里的杂草也拔得一干二净。他几乎年年在果树地里套种一些蔬菜,遇到旱季,便拉水或挑水浇菜。
   年过七旬,他不听家人劝阻,依然种果树,直到七十五六岁。
   年轻时,父亲为国家出力,奋斗在铁路线上,历时7年余,落下胃病。然而国家并没有忘记那一代人,从2012年起他开始领取国家补助。虽然补助不多,但父亲心满意足。
   空闲时,父亲喜欢唱秦腔,还置办了一些乐器。有时,还当红娘,为农村青年穿针引线。
   父亲曾经和母亲一道去过河南老大家,四川老二家,山东青岛女儿家。儿女们对他们极尽孝心,常常关心他们的生活,陪他们外出游玩。
   2014初,父亲和母亲住进县城,儿女们在小城里为他们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两室一厅。住进城里,他从陌生到适应,逐渐开心起来,结识了好多秦腔爱好者,三天两头聚会唱戏,自娱自乐。
   父亲的身体一向较好,年近八旬了,还喜干农活,时常奔波于城乡之间唱秦腔。然而一年之后,2015年3月21日他猛地垮掉了,突发脑梗让他的生命失去光采。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被很快送进医院。万幸的是生命还在,人还在。但从此,他的左臂活动不便,左手不能伸弯,不爱言语。病前病后,判若两人。生病这年父亲78岁,他再也不能唱秦腔了。
   至今,父亲生病两年余。两年多来,他的病情时轻时重,他的心情时喜时忧,他的情绪时高时落。
   人常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只要父母在,天地就在,儿女们就会快乐地生活在天地间。为此,两年多来,儿女们为父亲尽力治病,逢年过节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家陪伴他;亲朋好友也经常看望他,让父亲开心。
   后来,父亲什么也干不了了,但做为家人,都希望他能更健康些,人生的路能更长些,尽情安享晚年。
   农历2017年8月28日,父亲突然犯病,躺在大儿子的怀抱里安祥地离世。
   父亲与母亲1956年结婚,生养了四个儿女。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开心的一生,幸福的一生。
   父亲在去世前还关心孙女LSW的工作,还说他还要参加孙女LXY的婚礼,明年春天和母亲一起去女儿家游玩,看望外孙ZZ,看望长子及家人。
   可您却突然走了,今后儿孙们只能凝望您的照片回忆您的音容笑貌。
   爸爸,您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您永远活在亲朋好友们心中,您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朴实。我们后辈人一定会继承亲人们的美好基因,勤劳踏实,勇于创新,只争朝夕,为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共 40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三篇散文内容朴实无华,感人催人泪下。文中的三舅则是通过间接描写,即通过四舅的语言描写,来突出三舅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三舅是不幸的,他61岁那年,大儿子因脑溢血半身不遂,至今生活不能自理;他62岁那年,二儿子因夫妻不和服毒身亡,儿媳离家出走,给他留下一个五六岁的孙子。他63岁那年,三舅妈又因脑溢血瘫痪在床。三舅被生活的压力倒下了,作者心中无限的悲伤。文中的外婆与父亲也是感人至深的人物,外婆不屈不挠,博大无私,慈祥善良。父亲是勤劳的一生,开心的一生,幸福的一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继承亲人们的美好基因,勤劳踏实,勇于创新,只争朝夕,为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语言朴实无华,满满的正能量,倾情推荐!【编辑:烛光里的微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烛光里的微笑        2020-10-27 14:43:49
  语言朴实无华,满满的正能量,倾情推荐!欢迎赐稿!
回复1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0-27 15:09:34
  感谢编审。在文学的路上,不分年龄,我们因爱好而相聚,因讨论而提高。
2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0-27 15:06:37
  感谢编辑烛光里的微笑的辛勤编审。您的编按串得很好,自然流畅。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0-28 07:45:51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0-28 11:34:09
  作者对三舅、外婆、父亲三个人的一生做了简单叙述,这也是中国所有大众人群的缩影。“命运”这个话题似乎有点神话,但是,用这两个字去解释每一个人又都能说得通。愿所有活着的人珍惜生命,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4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0-28 12:00:5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这就是历史的烙印。文章就是历史的反映,具有时代特色。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