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球迷忆旧(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球迷忆旧(散文)


作者:严真 秀才,100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3发表时间:2020-10-27 15:05:43

球迷,是篮球球迷。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期,城市里篮球活动最广泛,厂矿单位打球的多,观众更多,那时候工厂单位管理松懈,下班后无所事事,文化生活又贫乏,看篮球赛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形式,球迷自然众多。我所在的城市郑州,凡工厂单位、驻军部队,几乎都有篮球场、篮球队,大点的工厂,家属区还建有晚上可以赛球的灯光球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厂大门口贴出球赛的海报,和放映露天电影一样,早早的就会有大人小孩搬板凳占位置,甚至附近郊区的农民也会赶来看热闹,至今我还保存着一张当年我们郑州电缆厂,灯光球场赛球的老照片。球场周围第一圈第二圈的观众高高低低的坐着,后边摩肩接踵还站着四五排,球场围得水泻不通,仅看照片仿佛就能感受到人声鼎沸的喧闹。一场水平低下的业余厂矿篮球赛,竟然吸引了一两千的人观看,且那么高的热情,让如今的NBA、CBA球迷看来,也许太匪夷所思。
   那时候,郑州电缆厂和第二砂轮厂都有五六千工人,在郑州均是著名的大厂,两个厂的厂区、生活区一路之隔,“鸡犬之声相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动乱,到了70年代初,形势已趋于稳定,两个厂都成立了工代会(大家俗称工会),当时的工会其实主要就是露天放电影和组织篮球队。有一次电缆、二砂两厂工会联系赛篮球,先在二砂灯光球场赛。岂料两厂的队员和观众都认为自己的厂子比对方大,比对方高一头,谁都不服谁,球赛一开始就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场上双方的裁判,相互吹对方犯规,比赛还没到结束的时间,再也赛不下去了,只好不欢而散,本准备之后,易地电缆厂灯光球场的比赛也无法再打了。
   本来两个厂距离近,篮球队相互邀请赛赛球,丰富活跃职工家属生活,多好的事,可是两厂球队再不比赛。后来,郑州市工会在每年的五一节,举办全市的职工劳动杯篮球赛,两个厂的球队不得不照面。记得那年在河南省文化宫的篮球场,文化宫距离两个厂很近,因此双方去了许多观众。裁判员是市里聘请的,电缆,二砂两队打得难分难解,最后结束锣响的同时,二砂投进一个压哨球险胜。电缆厂的人一下泻了气。不料电缆厂一个绰号“球痞”的球迷,偶然发觉裁判台挂的计时表的秒针偏过了一点点,他和一群观众涌进场里高喊:两分不能算!两分不能算!随即摘下计时表让裁判看,要求比赛按规则延时继续打。二砂的篮球队员匆忙退场了,电缆厂的队员感到胜负难料,也不愿再打了,卷衣服走人,剩下观众仍在和裁判吵闹不休,直到球场的灯光关掉,还有人没有散去。为了避免观众纠纷,市里举办篮球赛,凡遇到这两个厂的比赛,就安排在距离两厂较远的球场。有一次安排在上街503铝厂,那里距离市区有四五十公里,观众闻讯后便到各自工会要求派车,拉人去观战助威。派的车就是解放牌,生产拉货车呗,他厂出几辆,另一个厂也会出几辆,谁也不输谁。
   大概从1974年开始,郑州市的几个大厂,像烟厂、水厂、煤机厂兴起到省队或部队挖篮球队员的风,藉以提高水平。二砂神出鬼没,竟然把国家前卫队的两个退役主力队员挖来了。一个是打后卫的叫李宗林,个子低却十分灵活,据说和国家队的钱澄海一个档次呢;一个是中锋大杨2.04米高,当年在郑州可是最高的篮球巨人。有了他俩加盟,二砂球队打遍全市无敌手,电缆厂的球迷再没了脾气。于是他们三番五次找工会,希望领导也去挖明星。可是好队员来厂提条件,工资、岗位,待遇满足不了就办不成,仅厂工会一己之力,难呐。几年后改革开放,电缆厂的经济效益在厂矿企业中一马当先,春风得意,八十年代初,建成一座郑州厂矿单位独一无二的封闭型篮球场,吸引了省市级别的篮球队来这里比赛表演,电缆厂的球迷才扬眉吐气。
   可是,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工厂的灯光球场改成了舞场,交谊舞成为时髦。电视普及了,自娱自乐的卡拉OK、豫剧清唱流行了,看球赛和露天电影一样慢慢淡出了城市职工的业余生活,如有人打球那是参与者自己健身,没了观众。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看球赛的场景和囧事,仍保存在记忆里,两仨六、七十岁的老头球迷,坐在一块聊天,眉飞色舞地津津乐道吧。

共 16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篮球赛和露天电影,是厂矿单位、驻军部队的主要娱乐形式。作者从球迷的视角,以(郑州电缆厂)一张灯光球场赛球的老照片为引子,追忆了电缆厂和二砂轮厂之间那些记忆犹新的赛事和囧事。鸡犬相闻的两个厂,因了好胜与斗气,几次赛事都不欢而散。先是二砂球队挖了国家前卫队的两个退役主力队员,一度打遍全市无敌手。改革开放,电缆厂经济效益好,建了封闭型篮球场,电缆厂的球迷因此扬眉吐气。两个“宿怨”的球队,各领风骚,此消彼长。随着业余文化生活的多彩,看球赛和露天电影都淡出城市职工的业余生活。只有老头球迷,津津乐道昔日看球赛的盛况。一篇球迷碎碎念,还原了特定时代的娱乐形式和精神风貌,真实,有趣,有生活气息。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0-10-27 15:09:12
  球迷囧事,争得是一口气。
   特定时代,工会的作为,贫乏的娱乐,都历历在目。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严真        2020-10-27 20:07:43
  球迷忆旧作者谢谢编辑老师的推荐,本人是一个老头,刚电脑入门,一篇处女文章,被推荐受宠若惊。以后加倍努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