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韩城,一条游动的龙(散文)

编辑推荐 【暗香】韩城,一条游动的龙(散文)


作者:自然刘琳 布衣,19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6发表时间:2020-10-28 22:56:53
摘要:外国人说中国人现在已经没有了信仰。而,什么又是信仰?是金钱?是地位?是房子?是票子?这些,都不是,这些只能成为人的短暂的生命中的一点点自私的物欲罢啦。而信仰,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世世代代的最根本的传承,信仰,是城市的希望,信仰是国家的希望,信仰是民族的希望。


   记得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在韩城,站在毓秀桥上,朝北而望,就可以看见金塔的塔顶。”于是,无数次地站在毓秀桥的当中央,踮起脚跟,使劲的朝北方张望,却怎么也看不见塔顶的影子。一次听课,老师说:“80年代的时候,有人说过,韩城的古街道,就是一条游动的龙,龙头是金塔,龙尾是毓秀桥。韩城千百年来出人才,与韩城的好风水有很大的关系。”风水,对于一个没有研究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而对于一个知道韩城历史的人来说,韩城这个地方,确实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波澜壮阔,大气磅礴。
   《诗经》大雅中有诗句:“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说的就是韩城。梁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阳城是大禹居住过的地方,韩城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叫夏阳,也就是说,韩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首都——阳城所在地。《诗经》大雅中还说:“韩侯受命,王亲命之。”“有熊有罴,有猫有虎。”“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说的就是当时封的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的小弟弟的封国——韩侯国,是燕国的军队帮助完成的,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们生活非常富裕。春秋早期在韩城还有一个梁博国,后来秦国要灭梁博国的主要原因还是“梁博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三国分晋以后,韩城很长时间由魏国统治,还在此建起了魏长城,魏国的第二大城池少梁城就在韩城。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把夏阳改为韩城。现在的韩城城池就是公元598年所建,距今1400多年。金代的时候韩城的建制上升了一个规格为州,叫桢州,下辖韩城、合阳两县。元代废州立县后,复名韩城。
   明崇祯年间,文渊阁、武英殿大学士薛国观(现在韩城的城隍爷),上奏皇上,建议把韩城的土城墙在“不累民财,不动国资,由地方乡绅捐资”筑成砖城墙;从此,韩城就有了砖砌的城墙和四个阔绰的城门,城门上有四个门匾:东门匾“黄河东带”,西门匾“梁弈西襟”,南门匾:“溥彼韩城”,北门匾“龙门盛地”。
   唐朝大诗人王勃有《夏日登韩城门序》:“韩原奥壤,昔时开战斗之场;秦塞雄都,今日列山河之郡。池台左右,觉风之助人,林麓周回,观岩泉之入兴。则有惊花乱下,戏鸟平飞,荷叶滋而晓雾繁,竹院静而炎氛息。赏欢文酒,思挽霄……”当你细细品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你又会对王勃笔下的韩城有什么样的感慨?
   韩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每一个国家的存在,都会留下它们特有的宝贵的财富。韩城,现在还保留着唐、宋、元、明、清等古代的建筑,集中元代的建筑,是中国最为集中的地方。
   在古代,城的建筑结构在全国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是和天上的星星的方位相结合的,韩城,也不例外,一定是东祖西舍,即天人合一。
   韩城古城东边有文庙、城隍庙、庆善寺、菩萨庙,乡贤祠,明宦祠等。韩城人中间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过世后,人们就要把他们的牌位放在乡贤寺,比如王杰、刘荫枢、师彦公等等。曾经在韩城做官的县长、州长,为韩城做过贡献的外地人过世后,牌位都放在明宦祠,比如明修水利的马攀龙、左懋第等等。
   记住别人的好,知道别人的恩,崇尚道德,知恩图报,这是韩城人,永远的品性。
   韩城现在还保存着“一条明清的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一条明清的古街道,就是老城的明清一条街,街道长(南北城门之间)九百五十七米,有八十七栋,三百二十六间店铺,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风貌。古时候出了四个城门,有北关、南关、西关、东关。出了南关,主要车马店;出了北关,主要是作坊;东关,有窦府坡、察院坡。
   古城有五条街道,指的是有门面的街道;有七十二巷,有隍庙巷、学巷、西街,宫钱巷,草市巷等等。七十二巷,是借用“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预示着韩城这个城市贤达之人遍布全城。
   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上了死牛(ou)坡(寺谷坡,柿谷坡),秀才比馿多;下来死牛(ou)坡,这里是销金锅”之说,可见韩城一直以来不光是文化底蕴很深厚,韩城的经济一样是很繁荣的。
   “韩城,这座精心雕琢了千年的古城,就像一位年过古稀的匠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用心打磨着它的作品。在韩城,捡起一块砖,就是一个段历史,拾起一片瓦,就是一段故事。”韩城现在与世人相近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也是着历史的温度。比如韩城街道的命名,新城以人命名的街道有:状元街、太史大街、乔南路;以建筑、山脉、自然风光命名的街道有:西峙路、东峙路、烟泉路、普照路、香山路、盘河路、金塔路、黄河大街等等;老城以姓氏命名的街道:强巷、吴家巷、贾巷、薛巷、高巷、杨洞巷;以庙宇命名的街道:隍庙巷、九廊庙巷(救郎);以重要建筑命名的街道:狮子巷(文庙前两个大狮子);以作坊命名的街道:箔(bo)子巷;以官职命名:天官巷……
   当走在韩城的大街上,人们与韩城的古建四目相近的时候,展示在眼前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浮光掠影,也有着和韩城的今日发展的丝丝相连的脉络!
   外国人说中国人现在已经没有了信仰,而什么又是信仰?是金钱?是地位?是房子?是票子?这些,都不是,这些只能成为人的短暂的生命中的一点点自私的物欲罢啦。而信仰,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世世代代的最根本的传承,信仰,是城市的希望,信仰是国家的希望,信仰是民族的希望。
   如果把韩城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韩城确实像是一条龙,它不是一条静止的龙,它是一条永远翻腾着浪花的龙。你,也许就是龙身上的一双眼睛,一只耳朵,一片鳞片,一根胡须,一只爪子……
  

共 21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散文,描写了韩城,如同游动的龙。韩城,在八十年代便听过的由来,韩城是古代的夏阳。当时的夏阳,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裕,直到隋文帝改夏阳为韩城,距今千年之久!还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诗句,而在韩城也依旧保留着各朝代的建筑,特别在元朝。韩城还有建有许多庙宇,多是贤能之士,为了纪念他们的为韩城的贡献……除此之外,韩城还保留着胡街道,古巷等!行文细腻,文笔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一篇娓娓道来讲述了韩城的历史悠久,文化名城,如同游动的龙那样,演绎着最珍贵的历史韩城,历史是不容褪去的,应当保护!品读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易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0-10-28 23:00:28
  文章娓娓道来,将韩城那份历史悠久叙写得那么精彩,读来让人身临其境之感!品读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2 楼        文友:自然刘琳        2020-10-29 19:07:12
  谢谢编辑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